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沙棘是青海省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是一種耐受性很強的植物,對外界環境的要求不高,在青海大部分地區可以存活。因此,要積極加強對沙棘栽培技術的研究,採用高效、實用的現代林業育苗栽培技術,達到土地沙漠化治理的目的,改善生態環境。

目前,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惡化嚴重,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林業工作受到社會普遍關注。林業育苗栽培是現代林業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改善環境的重要措施,在林業產業發展中,必須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的樹種,促進幼苗生長,給人們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保持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1 沙棘育苗

1.1 沙棘採種

沙棘採種是沙棘栽培中的重要環節,冬天沙棘的果實被凍住時,可以將果皮打碎,然後加水過濾,晾乾。

由於沙棘的種子較小,種皮較硬,油脂含量高,所以種子的吸水和出土能力都比較弱,在育苗前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提高種子發芽率。目前沙棘播種中常用的催芽技術有兩種:一種是雪藏催芽,將第1 年精選的沙棘種子進行再次精選,殺菌,放入儲水性強,不能直曬的地方,第2 年春天雪化後,按照1 ∶3 的比例將沙土溼化後鋪在沙棘種上,此時要嚴格控制溫度,延緩發芽時間,等到30%左右的種子裂開後就可以隨時播種,嚴防風吹日曬。雪藏時必須確保種子有足夠的水分、養分,提高催芽效果,出芽更整齊,抗性較強;第2 種是浸水催芽法,根據水溫不同可以分為熱水催芽和溫水催芽,溫水浸種催芽更常見,將沙棘種子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晾曬,然後放入40 ~50 ℃左右的溫水中,持續半個月左右,再播種。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1.2 苗圃地選擇與整地

沙棘育苗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土地進行播種,沙棘苗圃地要選擇土質疏鬆的地區,不能選擇土質黏重不利於吸水的土地。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處理,苗圃的土壤厚度不能低於30 cm,pH 值要保持在5.7 ~7.5,要根據土壤的狀況對土壤進行改良,如果土壤比較貧瘠,則可以適當添加有機肥料,偏酸性的土壤可以加入生石灰、草木灰等來提高其pH 值,偏鹼性的土壤可以加入酸性肥料來中和鹼性,使土壤的pH 值適合幼苗生長。由於沙棘喜歡透水性較好的土壤,所以要儘量減少沙棘播種地的含水量,地下水位不能超過1.5 m,否則苗木的根系因吸收過多水分導致爛根。同時,還要對土地進行翻耕,確保地平土碎、深耕淺翻、不破壞土層完整。土壤翻耕後還要進行殺菌消毒,常用的消毒劑為硫酸亞鐵、硫酸銅等,每公頃使用硫酸亞鐵225 ~300 kg 進行消毒,減少地下害蟲危害。為了提高土壤肥力,還要施用基肥,每公頃施用有機肥30~45 t、磷肥225~450 kg、碳酸銨225 kg作基肥,為沙棘播種育苗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礎。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1.3 播種育苗

沙棘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是13 ℃,最適宜的播種深度為5 cm,四月下旬播種最宜,選擇適宜的時機播種可以促進幼苗根系發展,確保根深苗正,而且沙棘的抵抗力較高,可以避開高溫、病蟲害概率較高的時期。播種時每公頃播種60 kg 種子,大約可以產出83 萬株。育苗時一般採用高床作業,即對育苗床的長度、寬度、高度進行有效控制,而且選擇芽比較飽滿的苗培子,在育苗袋上可以打幾個小孔,實現透氣、透水,避免下雨對其造成損害,育苗床的床面必須要保持平坦,確保樹苗正常生長。為保證幼苗成活率,必須保證幼苗的根系完整,並且及時做好澆灌工作,促進幼苗發育。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1.4 苗期管理

播種後的出苗期是關鍵,在出苗期間必須加強水肥管理,為幼苗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其生長,為移栽做好準備。苗木出土前應保證苗床水分充足,及時做好中耕除草,結合土壤的板結情況進行中耕除草,等到幼苗真葉生長一段時間後開始中耕除草,之後每隔1 個月左右除草1 次。苗木出齊後1 個月開始間苗,播種當年間苗1 ~2 次,第1 次間苗時間為種子出芽長出真葉後,去除長勢較弱的幼株,第2 次間苗在第1 次間苗後10 ~15 d 左右,通常每公頃留苗量為83 萬株。間苗後要及時灌水、鬆土,一年生幼苗每年要灌溉4 ~5 次,而且要及時施肥,促進幼苗生長,每年大約追肥3 次,首次追肥在出苗出齊後的1 個月左右,以氮肥與磷肥為主,每公頃施用尿素150 ~180 kg,每隔10 ~15 d 再進行1 次追肥。追肥以溝施為主,留床苗一般從生長之後開始追肥。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2 沙棘造林技術

2.1 造林地整地

沙棘出苗後,要選擇適宜的時間將幼苗移栽至造林地點。首先,對林地進行整地處理,在較乾旱的地區可以採用魚鱗坑整地法,可以保留原生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其次,造林地整地應選擇在雨季或雨季前整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讓沙棘的成活率有效提高。整地時可以將土地規格分為60 cm×50 cm×30 cm、40 cm×40 cm×30 cm 的不同尺寸,呈“品”字形排列在集水線上,使降水集中到定植穴中。最後,將草根、石塊等清除乾淨,壘砌硬堰,再用表土、熟土進行迴穴,形成高度為15°的反坡,最大限度的截留雨水,提高定植穴的含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2.2 適時移栽

適時移栽可以提高幼苗存活率,促進其健康生長,沙棘移栽選擇在春季或秋季,春季的最佳移栽時間為3 月上旬至4 月下旬,秋季的最佳移栽時間為7 月上旬至8 月下旬,但通常以春季移栽為主,此時氣候更適宜苗木生長。因為沙棘幼苗發芽較早,所以在春季移栽時必須要適當提早移栽,通常等土壤解凍20 ~30 cm 後移栽,苗木不能太大,通常以1 ~2 年生、幼苗高度為4 ~100 cm 為宜,根長保留20 ~30 cm 即可。在移栽前,還需要對幼苗進行簡單處理,對幼樹的病蟲枝、枯死枝和幹裙枝等進行清除,對一些密度過大的枝葉進行修剪,為移栽做好準備。另外,移栽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植物根系受損,因此為保護幼苗根系,要加強移栽過程管理,動作要輕,不能傷害根系,做到“隨起苗、隨栽植”,減少苗木根系水分的蒸發,縮短起苗到栽植過程中的時間。為提高移栽成活率,可以選擇在陰坡或半陰坡、梁峁等立地類型地區進行栽植,將苗木根系用泥漿磷肥液蘸根,泥漿磷肥液中過磷酸鈣與水、黃土比例保持為1 ∶4 ∶10,然後帶水栽植,也可以使用ABT 生根粉、保水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蘸根處理,提高造林成活率。另外,還要對沙棘林的栽種密度進行控制,若是沙棘純林,初植密度控制為4 950 ~5 400 株/hm2 最佳;若是沙棘混交林,比如油松與沙棘混交,則栽植密度控制為沙棘1 050 ~1 650 株/hm2、油松2 250 ~3 300 株/hm2。沙棘前期生長較快,可以有效改善自然環境。沙棘苗與苗之間的最佳距離為2 cm,在具體插苗移栽時,要注意雌雄株的有效搭配,並且要保持沙棘樹根的含水量變化,提高沙棘成活率。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2.3 撫育管理

移栽到種植區域的幼苗要做好撫育管理,進行定期伐除,清除弱株與殘株,並做好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管理,促進幼苗迅速生長。

(1)在育苗時,要注意控制光照,過度的陽光照射會導致沙棘死亡,因此沙棘幼苗生長中必須要做好廕庇管理,採取遮擋措施,沙棘成活後,對土壤的肥力以及雜草進行監管,還可以適時封林,防止人為破壞沙棘幼苗。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2)修剪。每年定期對沙棘進行修剪,通常在開春時節進行剪枝,可以促進沙棘幼苗規範化生長,還能改善沙棘的光照環境和生長環境,提高沙棘幼苗成活率。

(3)病蟲害防治。沙棘抗性較強,病蟲害不嚴重,可以積極採取預防措施,以治療為輔助措施,儘量減少病蟲害。沙棘苗期的主要蟲害有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在生長中可以發現沙棘毒蛾、木蠹蛾、介殼蟲、沙棘長眼金龜甲等蟲害,可以採用混交林、良種壯苗結合的方法,對病蟲害問題進行有效控制。若病蟲害較嚴重,可以採用藥物治療,注意選擇適宜的藥物,並且交替使用不同的藥物,防止長期使用某種藥物使其產生抗藥性和藥害,有效提高沙棘幼苗生長水平。

沙棘育苗用這個技術能有效提高存活率,為造林提供保障

3 結語

林業育苗栽培是現代林業生產的關鍵環節,也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在育苗中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樹種。沙棘是一種耐受性很強的樹種,適宜在青海地區栽種。在沙棘育苗栽培中,要加強育苗管理,及時移栽,並且加強撫育管理,運用高效的栽培管理技術,為幼苗提供適宜其生長的環境,提高造林水平,有利於沙棘樹種廣泛栽培,促進我國林業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