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文|潛龍交易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創業板快要試行註冊制的消息傳出,市場一度上演驚魂殺跌,科創板跌幅居前。

不難理解,物以稀為貴,本來科創板還有些先行者的“獨特性”,創業板插一腳進來後,獨特性被稀釋,爛大街的東西,市場自然不會給好臉色。

創業板註冊制與科創板註冊制的區別

(1)兼容性更強。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更具包容性;而科創板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設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6大行業,“硬科技”針對性更強。

(2)上市的基本面要求更加靈活。一般企業上市標準由科創板五套簡化為三套,財務指標方面,創業板採取科創板上市市值分類與傳統上市條件相結合的辦法,多維度提供上市標準,相對更靈活。特別地,對於無需盈利的條款目前還要暫緩一年執行。

(3)投資門檻更低。創業板要求增量投資者資產不低於10萬元,A股交易經驗滿24個月,而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資產要求不低於50萬元,因此創業板相對門檻更低,客觀上帶來的潛在流動性增量或更大。(資金不夠十萬的投資者還沒開通創業板,要抓緊時間了!)

(4)創業板跟投範圍縮小。徵求意見稿提出僅對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高價發行企業實施強制跟投,範圍小於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

5)退市制度更嚴格。在交易類強制退市設計上,創業板如果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出現低於5億元將面臨強制退市,而科創板對其要求是3億元。優勝劣汰,有助於將最稀缺的資源分配給最優質的公司。

科創板的選股邏輯

實行註冊制之前的創業板個股,給一般投資者的感覺,除了和主板個股的代碼不一樣,幾乎沒有區別。實行註冊制後,即將到來的海量上市潮,供大於求的擔憂,將改變投資者的預期,創業板整體估值必然下降一個臺階,而且漲跌幅放寬至20%,制度環境的根本性改變,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交易邏輯。

還想像以前那樣無差別地玩創業板個股,已經不可能。面對新的變化,交易者必須調整心態和手法,跟上新形勢。

那麼,實行註冊制後,如何玩轉創業板個股?

不妨參考一下實行註冊制的“老前輩”科創板的交易邏輯。

2019年7月22日第一支科創板個股上市至今,剛好湊夠100整數。

其中超過三十隻個股股價曾經或正在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意味著你投資這類股票無論如何都有機會賺錢,為什麼這些股票與眾不同?

分析這30只表現突出的個股,發現有如下共同特徵:

  1. 細分行業龍頭
  2. 業績靚麗
  3. 機構控盤

舉例688111金山辦公

行業龍頭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金山辦公三十年磨一劍,是國內領先的辦公軟件和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WPS Office 辦公軟件產品及服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推廣,全球用戶超4億,日活躍用戶接近3億,付費會員增長104%。疫情防控期間,受延遲復工影響,金山文檔等遠程辦公產品需求高速增長。

業績靚麗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3月25日,金山辦公(688111.SH)發佈2019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全年營收為1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8%,淨利潤4億元人民幣,同增長28.9%。

雷軍在《致投資人的公開信》中表示,“這是金山辦公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度業績答卷,也是一份讓我們有充足信心的答卷。”

機構控盤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金山辦公十大流通股東

截止3月31日,各類機構持有公司2324.01萬股,佔流通股本34.87%,達到中度控盤的程度。新進機構55家,共有216家機構持股,增持52家,減持32家。

股東戶數從上市之初的46069戶,急劇下降到7252戶,降幅高達84%!戶均持股從1446股飆升上升至9189股。籌碼迅速集中到少數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手中。

行業龍頭意味著品牌效應、市場份額,初創企業最艱難的任務就是活下去,行業龍頭不但證明自己活下去的能力,還說明活得挺好。排除投資風險最靠譜的方式就是選擇優質公司進行投資。這類型個股尤其容易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業績持續增長,這是股價持續上漲的最大驅動力。連續多年淨利潤增長率都保持兩位數以上,淨利潤額創出歷史新高,這是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充分不必要條件。之所以說這是【充分不必要條件】,是因為即使業績很爛的個股,也可能遇到風口,股價漲到天上去。但是股價想要每年都創出新高,業績保持強勁增長則絕對是充分必要條件!

機構控盤的個股,才能走出慢牛行情。

由於機構資金體量大,加上內部嚴格的風控機制和外部監管層的嚴密監控,使得機構投資者,手法上以價值投資中長線持股為主線。遊資散戶控盤的個股,為了避免給機構投資者抬轎,防止被機構反殺,所以往往選擇攻擊沒有機構控盤的績差股。績差股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所以遊資控盤的個股,行情來得快,衰退得也快。股價基本從哪裡漲上來就會跌回到哪裡去。

科創板的交易邏輯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由於大部分投資者都沒有研究基本面的習慣,在他們眼裡,科創板和主板的最大區別是漲跌幅限制不同。20%的漲跌幅,無疑放大了科創板個股的風險和收益。

交易邏輯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比以前更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

由於漲跌幅放大了一倍,意味著平均波動幅度增大,喜歡做T+0差價的交易者要調整交易節奏和習慣。以前能抄底的位置,現在可能只是下跌到半山腰,以前高拋的位置,現在或許可以再等等。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打板一族,連板數少,以前用在主板上的打板手法和邏輯基本要推倒重來。

至於用於技術分析的各種指標,在科創板個股上的應用,大方向上沒什麼問題,個股參數需要做一些微調就可以了。

創業板的選股和交易邏輯

實行註冊制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創業板個股,股價上漲潛力大

比照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上市條件,發現兩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除了行業限制不同,上市條件相差無幾,漲跌幅限制也一樣。因此,創業板個股的交易邏輯和科創板一致,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兩者的分別還真的就是代碼不同而已,交易邏輯可以互鑑。

值得注意的是,完全採取技術分析的方式交易,可能效果不如從前,建議投資者採用“基本面選股,技術面交易”的方法投資註冊制時代的創業板個股。

基本面選股並不複雜,參考優質科創板三個條件就可以了:行業龍頭、業績靚麗、機構控盤。(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