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夏天那麼熱武士還穿厚重的鎧甲,他們能受得了嗎?

徐大聊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實話,受不了。這裡面我們假設的情景是穿著厚重鎧甲的武士,考慮到大部分士兵其實是很難裝備上全甲的,但是我們仍然還是做一個假設情景吧。穿著厚重鎧甲,基本上就會有以下幾種事情發生。

一、 士兵體力勞損過大,損耗戰鬥力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所穿的盔甲都不太一樣,其穿在身上的感覺應該也不太一樣,例如說其中有布甲、皮甲、鐵甲、紙甲、藤甲等,因為其材質不一樣,穿在身上的效果也不一樣,但是我想了一下,這些鎧甲穿在身上,應該都是重、熱、累。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宋代步兵穿著步人甲,步人甲由鐵製甲葉用牛皮和鉚釘做成,重量有多重呢?據說一件步兵甲上有1825枚鐵片,重量高達29公斤。

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公斤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公斤;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公斤。傳說,宋太祖穿的鍍金甲有60公斤重。

這麼重的鎧甲,防禦性一定很好,但是也非常笨重,恐怕士兵會活活累死。這種笨重的鎧甲,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結成長槍方陣來對抗北方胡族的騎兵。士兵的鐵甲極重,搭配上長槍,那就是一個個的“鐵甲烏龜”,這樣接成方陣便可以用來對抗胡族騎兵。

但是在實際戰爭之中,這種方陣幾乎可以說是毫無用處的。一般來說面對著宋軍的鐵甲方陣,騎兵都不會主動攻擊,而是採用小股部隊不斷騷擾,讓步兵方陣不得安生,然後大部隊進行休息。因為裝備實在是太沉了,導致了步兵部隊難以主動進攻,只能被動防守,接連幾輪防守戰下來,士兵就是因為身上沉重的鎧甲而疲憊不堪,這個時候騎兵再趁機進攻,步兵方陣便不攻自破了。

在《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中,作者曾經描寫戚家軍進攻倭寇的場景,其中作者這樣寫到:

“曾有歷史學家統計過,明代士兵作戰時,身上的盔甲,外加武器裝備,負重至少在十五公斤以上,而攜帶多種武器的戚家軍只多不少。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連美軍特種海豹突擊隊平日演練時,負重也只有十公斤左右。而戚家軍在跨越淤泥之後,還要趟過海水,是名副其實的武裝泅渡。”

明代士兵身上的盔甲裝備是十五公斤中,戚家軍可以說是一支非常強悍精銳的部隊,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戚家軍一樣非常疲憊,我們可想而知鐵甲對於士兵來說是多麼沉重的負擔了。

因此綜上來看,穿著鎧甲很熱也很累,士兵們真的受不了。

二、 大將最怕的病:卸甲風

我們接著上面來說,穿上鎧甲之後非常熱,打仗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活動,運動量巨大,然後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士兵就會瘋狂出汗。我們現代人都知道,在劇烈運動出汗之後不能馬上脫衣服或者是洗涼水澡或者是喝冰飲料,不然很容易“閃著”,就是被冷風一激,就會得病。在古代,也有這種病,被人稱為“卸甲風”,說的就是卸了鎧甲之後受到風寒,最終得病。

卸甲風有中醫與西醫的解釋:中醫認為,人大汗之後,腠裡不固,風邪易侵,拘束經絡,使筋脈拘急,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按照西醫的說法,由於寒冷的刺激,引起了肌肉的一種無菌性炎症,叫"腰背肌筋膜炎"。

在各種古代的小說、傳說之中得了卸甲風而死的大將真不少,例如說在傳說之中,大將李存孝一日大戰二十八將,斬殺十五人,之後回到軍營之中,脫掉鎧甲,飲了滿滿三大杯冷酒,之後便得了卸甲風,差點死掉。在裡面,李存孝脫掉了鎧甲,受到了冷風吹,而且還喝冰涼的酒水,這些對於身體傷害都是很大的。(這讓我想到了溫酒斬華雄,可能溫酒的舉動也是為了避免關羽直接喝冷酒而損傷身體吧)

另外一人即大明開國大將常遇春,常遇春在史書記載中是在征討完蒙古人之後在返回途中暴亡,年僅四十歲。在民間傳說之中,常遇春打完仗後返回軍營,因為太熱便卸下了鎧甲,結果被草原上的冷風一吹,便一病不起,之後就得了卸甲風而死。

其實穿盔甲,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鐵甲一披就完事了。穿盔甲的時候,一般都是裡面穿個內衣,外面穿個襖,然後再披上鎧甲,有著襖裡面甚至是棉花,你想想這穿上去多熱啊,因此卸甲風也是這麼來的。

我們可見在很多史籍記載中,很多大將都是在打完某一仗後便一病不起或者是沒了記載,究其原因,很可能便是卸甲風在作祟。

三、 不穿盔甲行不行啊?

這時候肯定會有人問了,這盔甲穿起來這麼麻煩,不穿行不行啊?說實話,不穿還真不行。盔甲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防禦弓箭,畢竟有句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在壬辰之戰中,李如松率領著明軍進入朝鮮迎戰日軍,雙方均使用了非常先進的火槍進行對決。在這場戰鬥之中,李如松的弟弟被人用火槍瞄準腦袋開了一槍,結果因為頭盔質量非常好,沒事。李如松也曾經被日軍的火槍給擊中,因為盔甲質量好,也沒事。

由此看,盔甲非常重要,不能少。對付盔甲最好的裝備是什麼呢?我想就是穿刺性強的武器例如說長矛或者是說鈍器例如說是鐵錘了。

因此古代人打仗,即便是熱得受不了、累得要命,即便是擔心得卸甲風,也要穿著盔甲,畢竟盔甲是保命神器啊!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熱是肯定會熱的,甚至還會因此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這就要考驗將領的水平了。

古時打仗,並不是一窩蜂的上去狂呼猛砍,而是有相當多的講究。比如在應對自然條件方面,水流、地勢、風向、天氣等都在考慮之中。舉個例子,如果戰場上有風,那進入戰場是要搶佔上風位;如果是遭遇戰來不及調整怎麼辦?那就先做好防守,等風勢變弱再行出擊。

當年侯景應對慕容紹宗的渦陽之戰、後周世宗柴榮迎擊北漢,都將利用風向的學問發揮得淋漓盡致。

說到夏天炎熱的問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漢代以後,軍隊中成建制的鐵甲部隊已經比較常見了。這種裝備防護能力是很強,但是也有弱點:太重,不靈活,不方便將士做出細節操作;若長時間暴曬,人在裡面等於是變成了烤豬。

所以鐵甲部隊的使用要講究合適的時機,並不會一直讓隊伍全副武裝在烈日下傻等。不然我們為什麼在演義中時常見到“披掛上馬”的字眼,腦子有問題才會隨時穿著一身裝甲到處顯擺。

那會不會出現兩軍長時間對峙、不得不一直穿著裝甲的情況?有的,但是古人並不傻,為了保持軍人的體力、戰鬥力,將領們一般會採取多種對策:

安排偵察兵,及時掌握敵軍動向;

修築工事以及防衝鋒的設施,延遲對方的行軍速度,為本方爭取準備、列陣的時間;

受制於戰場寬度,兩軍開戰後,直接與敵人接觸的畢竟是小部分,一般的軍隊實行輪班制,前排累了會及時讓後排上前替換,如此循環。

所以,行軍打仗,對統帥的觀察、判斷、協調等能力要求極高;揮舞大刀上前猛砍的,那是武將、不是統帥。

這裡舉個真實的案例,將夏天如何打仗體現的淋漓盡致。

公元1140年,金國元帥完顏宗弼(即金兀朮),以收回河南、陝西之地為藉口,撕毀之前達成的和約,兵分四路大舉攻宋。

當時的南宋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錡北上途中路過順昌,得知金軍前鋒逐漸迫近,決定利用地利、堅守順昌,以屏蔽江淮。下定決心後,他採取了以下措施加強戰備:

派出多路偵察兵,及時掌握金軍動向;

發動城中百姓、將士,加固城池,在城外修築工事,並且設置了大量障礙,以抵消金軍的騎兵優勢。

六月,金兀朮率領十二萬主力抵達順昌城外,其中就有金軍的絕對精銳——柺子馬和鐵浮屠。鐵浮屠就是標準的重騎兵,史書稱“被兩重鐵兜牟,周匝皆綴長簷...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在平原上,這種重裝甲騎兵無異於後世的坦克,對步兵具有極大殺傷力。

而當時劉錡手下不過只有兩萬人,而且多為步兵,但他並非毫無對策。這天,他主動向金兀朮下戰書,約好決戰日期。金軍按期抵達城下,鐵浮屠擺開陣勢:“連山鐵陣、甚密不動”,相當有震撼力。

然而劉錡賴著不出城,他在烈日下襬了一副鐵甲,時不時讓部下去摸摸溫度;直到鐵甲燙的沒法下手時,劉錡才叫來一隊將士,吃好喝好,並事先服下降暑藥(有些史料稱是“五苓大順散”),帶著大鐵斧衝出城外與敵人交鋒。他們只砍敵軍的馬腿,敵軍三人相連,一馬倒下、三騎全倒,再加上他們早已渴熱難耐,戰鬥力大打折扣。

而這還沒完,每過一陣,劉錡就派出另一波隊伍出城與一線將士進行輪換,史書稱“曡出疊入”,以逸待勞的車輪戰連番攻擊下,金軍大敗。

經過幾天的戰鬥後,金兀朮的王牌—柺子馬和鐵浮屠損失慘重,不得不撤軍。順昌之戰,也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拉開了南宋軍隊反擊的序幕,其後才有岳飛的郾城大捷。

所以題主的問題非常好:夏天穿著鐵甲,真的有可能影響軍隊的戰鬥力,關鍵看統帥如何合理組織協調。


正史漫談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就是,無論冬夏,只要發生戰爭,士兵們肯定要穿上鎧甲!雖然炎熱、難受但總比送命要好。

這裡再跟大家說說實際情況和具體細節。在古代,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擁有全副武裝的鎧甲,這套裝備可不是普通士兵能裝備的起的,電視中我們看到的那些帥氣威武的鎧甲,基本都是將領們的裝備,普通士兵一般都是布衣。稍微好點的能有副藤甲就不錯了。

而且在古代,戰前準備相當繁瑣,最關鍵是戰爭週期比較長。一般備戰前都會避開夏季和冬季這兩個季節。因為這兩個季節都不適合糧草的儲備和運輸!所以有“冬夏不興師”的說法。這也是避免非戰爭減員的一種舉措。

其實古代士兵也不是天天需要穿鎧甲的,在夏天是都夏季軍裝的,只有在打仗時才裝備齊全。但如果戰爭無法避免,那就沒有辦法了,一旦交戰,首先想到的是保命,難不難受、悶熱與否這都是次要的了,能防身保命的傢伙一定全部往身上裝備,畢竟保命是最重要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