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七層寶塔的批判性思考

準備寫一系列對於大師體系的學習和思考, 先從巴菲特開始把。

-----------------------------------------------------------------------------

長期穩定獲利的高手,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體系。

而一個人的投資風格和體系形成過程中,對於很多非科班的投資者,悟性非常重要。

靠自己的領悟,一般的投資者往往是通過實踐,總結,再實踐這樣試錯性的方式來進行的。


然而,從我自己看盡千帆後的體會來說, 真正的登峰之路早已經有大師指引。

有意思的是,我自己隨著認知成熟度的不同,每次看大師的觀點, 總會有些啟發。

好幾次在再次翻閱大師作品時,發現自己的實踐體會原來大師早有總結。

可謂:少年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年青人就是這樣的,別人的忠告,總是要等到走了彎路碰了壁才知道。

李嘉誠就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

講一萬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


這也那怪, 古今中外的大師觀點精彩紛呈,但往往各有千秋,甚至互相對立。讓人如何適從?

巴菲特是價值大師,索羅斯是博弈天才,費舍爾成長股見長,彼得林奇風格廣泛。。。


我的建議就是“擇善而從”。直白一點就是,聽別人的說法,走自己的路。


今天午後陽光正好,音樂流淌,就說說這些大師給我的啟發吧。


第一位 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七層寶塔的批判性思考

作為股神,巴菲特得到很多投資人的景仰,也成為激勵很多人從事股票投資的一個原因。

但是巴菲特的理論知難行易,一般投資者很難進行實操。也有很多誤讀,大家基於自己的片面理解進行解讀。在價值投資的大旗下迷失了自我。

任俊傑先生有一本書叫做《奧馬哈之霧》, 對巴菲特的理論做了比較精彩的總結,頗有共鳴。

巴菲特的投資框架,就像一座“七層塔”一樣,即

塔層1:將股票視為生意的一部分

塔層2:正確對待股票價格波動

塔層3:安全邊際

塔層4:對“超級明星”的集中投資

塔層5:選擇性逆向操作

塔層6:有所不為

塔層7:低摩擦成本下的複利追求

其中,“將股票視為生意一部分”為整個塔(投資框架)的承重點,換句話說,投資者在上塔頂之前,一定要十分紮實地瞭解及分析不同股票的生意運作,並將自己的投資操作建立在“購買生意”這一基礎之上。

塔層1,

買股票就是買企業,這是巴菲特投資的基石,決定了你是股票交易者還是企業投資者,是投資和投機的分水嶺,作為底座,也直接影響和決定了上面的塔層。


【山哥理解】

完全同意。

作為價值投資者買股票就是企業的一部分,

而投機者並不會把企業基本面作為核心決策因素。

不清楚自己風格的,可以換另外一個簡單的問題問問自己。就是如果這個企業是非上市企業,或者即日起停止交易,是否還是願意買入?


如果是買企業,就應該關心商業模式,經營策略,管理團隊,經營成果等等。

而如果是買籌碼,也許就簡單多了,看看市場熱度,題材熱點,主力資金等等。


塔層2,

利用市場先生,而非被市場利用,市場提供的是價格,而非價值,所以我們應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獨立地對企業做出價值評估,利用市場先生的過高賣價賣出和過低買價買入。如果你總是相信市場是有效的,並使用市場衡量企業的標尺來作出買賣決定,你就是市場的奴隸,註定被市場收割。


【山哥理解】完全同意

市場價格圍繞價值而上下波動, 價值投資者需要有對企業價值的認知和定價能力。

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市場價格是高估和低估的判斷,從而進一步進行交易決策。


我做過散戶,如果我用兩個字來總結散戶最大的問題,就是:

“沒根” - 在買入決策時,沒有價值錨。

因此散戶往往像浮萍, 心情和賬戶價值隨市場波動而上下起伏。

會為難得的一個漲停歡喜雀躍,為套牢而憂心忡忡。

即便牛市能夠憑幸運得到一些收穫,又會在市場波浪起伏中還給市場。


有了估值錨,就可以作為一個

遠期的價值座標。

當前的買入價格,就是一個當期的價值座標。

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就是估值錨和買入成本之間的差距。

時間,就是連接當期和遠期價值座標的關鍵要素。


塔層3,

以低於企業潛在價值的價格買入,即可以給過於樂觀的估值提供緩衝,又能提供為我們提供更高的投資回報,安全邊際就是買得要足夠低,這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山哥理解】部分同意

低買高賣是說起來容易,但是沒有價值錨,談何高拋低吸?

然而,認識企業,明確價值錨只是頭兩步。

非常同意,只有買的好,才能賺得多。

市場,漲的時候會漲過頭,跌的時候又跌過頭。

很多人低估了市場的威力,同時也高估了自己的耐心。

所以買入時機需要像獵人一樣伏擊。


此外,需要注意一些其它的因素:

(1)對於企業和市場誤判是少不了的。買入之後下跌的情況也屬正常,

但是巴菲特研究比較深入,所以至少可以避免本金清零的情況。

(2)對於巴菲特的研究,成功案例研究的多,我更喜歡看他失敗的案例。

(3)巴菲特的資金池來自於源源不斷的GEICO保險

,所以巴菲特可以在股價不如預期時,源源不斷的買出底部。

(4)而一般人和普通機構沒有這樣的條件,無論資金來自客戶或者自己。持有資金等待見底與持有股票忽略波動的過程,都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過程。


塔層4,

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然後牢牢看住,這一點是巴菲特從以便宜的價格買入一般的企業到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企業的進化,也代表巴菲特對老師格雷厄姆的“撿菸蒂”的“背叛”。


【山哥理解】部分同意

有幾個原因:

(1)現代投資理論依據證明高度集中有益於獲取超額收益,適度分散有利於燙平波動。

然而,集中需要建立在對企業的深刻認識之上。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做不到, 集中持倉,單票滿倉在中國遭到黑天鵝斷崖式被迫平倉的很多。

(2)巴菲特基本上可以在投資企業有強大的控制權,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重大決策。在傳記書中有描繪,在董事會沒有開會討論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和CEO的私聊,首席執行官就被迫主動辭職。一般人呢?

所以這點上我比較贊同林奇的做法,通過鯨魚式的大體量吐納,在動態中增加對於企業的認識。

中小資金需要優先考慮風險,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獲得收穫,乃至於超額收益。

我對馮柳的“弱者思維”的理解也是,在資金量和話語權無法對企業產生足夠影響的前提下,把自己作為弱智,可能更適合中國國情。


塔層5,

所謂選擇性,就是在進行逆向投資時之買入自己心儀已久的股票,而非批量買入,這也是與塔層4一脈相承的,巴菲特很多重倉股的投資都是選擇性逆向投資,如美國運通、蓋可保險、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


【山哥理解】完全同意

優秀的交易者的交易體系中,有很多都是建立在順勢交易的體系基礎上的。 這方面在遊資手法和期貨市場上表現更為明確。

而我的理解,在中國,需要建立在資金量和時間成本上來考慮。

巴菲特的資金量富可敵國,很難一筆買入,所以只有逆勢建倉,左側買入, 以他的資金量和市場號召力,甚至就可以買出底部來。

此外,巴菲特的資金幾乎沒有什麼時間期限,都是十年以上的長期浮存金或者永續資本。

大資金,長週期,這兩點決定了逆向投資是巴菲特的主要操作模式。

逆向對普通投資者也是很好的方法,結合自己的資金量和時間要素,就可以確定自己的風格和打法。

對於長期能夠創新高的股票,每次調整都會得到突破前高的確定性空間,都是市場先生提供的禮物。

資金規模越小,進出越靈活,越可以通過週期的界定,頻率上的調整獲得超額的收益。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於之前的4層寶塔之上。


塔層6,

如芒格所說,“如果我知道會死在哪,我一定避免去那裡”,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投資上,明白不能做什麼至少和做什麼同等重要,比如投機,短線擇時,頻繁操作,以股價論成敗等等。

【山哥理解】部分同意

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就是做減法的優勢在於不受市場的誘惑,安守於自己的核心能力圈。從這點上來說,有助於遠離市場,不看報價器,忽略噪音, 安守寂寞。

但是,對於風格穩定單一的選手來說, 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自己。 從這點上來說,需要有風格匹配的長期資金和足夠的波動承受能力。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貴州茅臺是價值投資的典範,堅定看好貴州茅臺的投資者董寶珍也是我尊敬的投資者。但是在禁酒令和塑化劑的風波下,基金淨值一度跌倒5毛,這也讓很多投資者心驚肉跳。

雖然後續淨值漲到10元以上,但是普通的投資者,對業績回撤和風險承擔能力並不能和巴菲特老人家相提並論。

如果投資者已經在某個盈利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我不介意更多的探索。比如通過量化輔助優化自己的投資模型。

作為積極的風險管理者,應該主動的進行全天候的風險管理。

而連一個球都玩不好的投資者,就沒有必要再給自己加一個球。球越多,動作變形越快。


塔層7,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正複利是奇蹟,副複利同樣是奇蹟,不好的奇蹟,摩擦成本就是我們投資中的負複利,短期看似很微小,長期會極大地侵蝕我們的投資收益。

【山哥理解】部分同意

在中國的各種週期特別明顯,疊加市場的波動,股價受到的擾動特別多。全市場可以見到的大部分的投資策略都是在特定的市場情況下有效,但真正穿越時空可以獲得穩定收益的獲利模式並不多。

所以堅持不動是有隱含前提的,就是必須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

否則,固執和堅持截然相反的兩個詞,就是同一個行為在不同結果下的描述。

最終,市場會認為從五毛到十元的基金經理是堅持

而買入中國石油一路持有的基金經理就是是固執

所以一般投資者需要考慮“堅持”,長期持有,必須要先打下深厚的地基,把前面的6層基礎先打好。


更何況,在複利的描述之前,巴菲特在描述投資三大原則是:

第一,要保住本金。

第二,還是要保住本金。

第三,記住第一條和第二條。


只有做到穩定贏利,再來考慮複利。

通過不斷的複製成功模式在市場賺錢。


未完待續。。。下回準備說說索羅斯和彼得林奇


巴菲特七層寶塔的批判性思考

碼字辛苦,原創不易,歡迎點贊,或關注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