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2020年雲南省旱情嚴峻,為歷史罕見。

針對此次旱災,中國電科大數據院成都分公司通過遙感影像水體智能提取技術,對昆明市雲龍水庫、松華壩水庫、清水海水庫三大主要供水水庫湖面面積進行監控與評估。

截至4月24日,大數據院通過遙感+大數據+AI技術分析,發現三大水庫相比於同期庫塘蓄水總量下降顯著,科學判斷雲南境內的乾旱情況,並將有關數據提供給相關部門,為抗旱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昆明市三大供水水庫地理位置位置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清水海水庫同期容量變化對比圖(2019年3月 vs 2020年3月,數據來源高分一號)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雲龍水庫同期容量變化局部對比圖(2019年3月 vs 2020年3月,數據來源高分一號)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松華壩水庫同期容量變化局部對比圖(2019年3月 vs 2020年3月,數據來源高分一號)

通過對比發現,其中清水海水庫水位下降最為嚴重,對其進行水體提取並進行專題分析和評估,生成清水海水庫2019年和2020年專題圖。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昆明市清水海水庫同期容量變化對比專題圖

在專題圖的基礎上,對三個水庫的面積進行計算,得到2019年-2020年水庫的面積變化定量估計。

遙感大數據+AI+雲南旱情監測

昆明市三大供水水庫面積變化情況

與地面監測相比,遙感技術獲得的監測信息具有空間和時間上的相對連續性,且動態範圍大,不僅有助於從區域層面把握流域水生態環境的特徵,而且有利於及時、全面掌握水體環境問題的發生、發展與演變遷移過程,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遙感影像水體智能提取技術採用國內遙感衛星組合,通過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遙感圖像大數據的水體智能提取算法,從海量遙感數據中自動化提取地表水體信息,大大提高遙感影像的解譯效率。

據悉,大數據院自2018年以來佈局遙感大數據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積累了海量多源遙感影像與豐富的樣本庫,基於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深度學習智能解譯算法,旨在農、林、測繪、國土、交通、水利、減災、應急等多個領域為政府提供完善客觀的數據支撐與執政依據,提高政府大數據治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