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在即,做好這些細節確保小麥高質高產高收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在我國已有5000多年種植歷史,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根據播種季節一般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


豐收在即,做好這些細節確保小麥高質高產高收


進入五月中旬,全國各地麥收工作進入倒計時。那麼,小麥究竟什麼時候收割產量高、品質好、損失小,相信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那就讓萬村小編來告訴大夥小麥收割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爭取在最佳收穫期收割小麥。

小麥成熟期的判斷

1、小麥葉片稍微變黃,莖杆依然黃綠色,麥穗籽粒變黃,內部初呈蠟狀,這是臘熟初期至中期階段,一般持續5-7天。

2、觀察麥穗變黃,葉片枯黃,莖杆金黃,莖節帶綠,籽粒腹溝黃色,指甲掐開麥粒內部蠟質狀,即為臘熟期,一般持續2-3天。

3、小麥莖稈乾枯,莖節幹黃,籽粒縮小,硬度加大,顆粒變得不再充實飽滿,即為完熟期。


豐收在即,做好這些細節確保小麥高質高產高收


小麥收穫時機的選擇

1、選擇好天氣。除非天氣狀況不予許而不得不在陰雨天收割小麥,儘可能避免在陰雨天收割小麥。因為小麥粒的吸溼性很強,在陰雨天收穫的小麥粒溼度大,不能及時晾曬的話,容易導致小麥粒品質下降,影響收成。而好的天氣可以在小麥收穫之後第一時間進行晾曬,晾曬2-3天就可以進行小麥的收儲工作了。收儲完畢也就意味著麥收工作完美收官。

2、適時收割、寧早勿晚。小麥從播種到成熟整個過程可劃分為八個階段,即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抽穗、灌漿、成熟,成熟期又可分為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臘熟期、完熟期。根據多年的經驗,在能夠保證收割速度的前提下,小麥的收割最佳時機是小麥的蠟熟末期,最好在完熟期前完成收穫。這個階段收穫的小麥粒重量大、品質好。過早則顆粒重量、質量都不夠,過晚則會因過於乾燥,在收穫是斷穗落粒影響產量。如果不能保證收割速度,則可以相應的前提收割期。提前比推遲收割的產量還要高一些。所以寧早勿晚。


豐收在即,做好這些細節確保小麥高質高產高收


小麥收割時注意事項

一天當中,最好選擇上午8點到下午7點之間進行小麥收割。現在是機械作業,為了保證收割進度,時間可以不用太過講究。

現在大多是收割機進行小麥的收割,可以儘可能的調低割茬,收割時做到收割乾淨不遺漏,脫粒完全。

俗話說的好: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又有麥熟一晌的說法。可見麥子收割時間緊迫,錯過就會減產。為了保證收穫的質量、產量,我們需要用爭分奪秒的態度來搶收。今年豐收在望,預祝今年顆粒歸收糧滿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