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55場“縣域強音”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我省認定了15個縣(市)作為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明年和後年,還將認定各10個示範縣(市),總數將達到35個示範縣(市)。

示範縣(市)主要測評各縣(市)強縣富民、改革發展、城鄉貫通3個方面具體指標。

本次公佈的我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分別為:

長垣市、長葛市、孟州市、新安縣、蘭考縣、舞鋼市、永城市、新鄭市、鹿邑縣、林州市、靈寶市、臨潁縣、鄧州市、固始縣、淇縣

名詞解釋

2014年春,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提出了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要求,即“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新聞1+1


產業強 百姓富 鄉村美


——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鶴壁實踐

城區內,綠樹成蔭、路暢街淨、活水環繞,一幅生機勃勃、美麗和諧的畫面;鄉村間,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城內城外處處展現著城鄉面貌的新變化。淇縣大力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通過狠抓城市提質、環境綜合整治、城市水系建設等工程,實現了交通更暢、環境更優、生態更美。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淇縣。(資料圖)

近年來,鶴壁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緊緊抓住省政府支持鶴壁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重大機遇,堅持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統籌做好三大攻堅、產業轉型、城鄉融合、全域旅遊、生態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工作,縣域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城鄉面貌為之一新、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 綜合實力再上臺階


春風宜人,鳥語花香。鶴淇產業集聚區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的尼龍66生產車間,機器正在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尼龍66短纖作為一種新型系列化纖產品,一舉打破國外對高端尼龍短纖造紙毛毯行業的壟斷。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圖)


總投資12億元的藍耐潤滑油工業園項目,採用國際領先的脈動氣動調和生產工藝,日調合能力500噸以上,生產的30多種優質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年產值達15億元。

河南飛天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成為國內小麥加工行業第一個獲得國家級小麥綠色工廠認證、制定國內第一個小麥精深加工綠色工廠評價標準和第一個小麥精深加工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研發國內第一個小麥精深加工產品全生命週期評價軟件的企業,果葡糖漿等60多個種類產品出口韓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目前,總投資13億元的60萬噸/年玉米精深加工等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 ……

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得到鞏固提升,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產業實現迅猛發展,新亞服裝、飛天農業等一批重點企業逆勢增長,中維化纖、藍耐潤滑油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投產。鶴淇產業集聚區目前已經入駐規模以上企業60家,2019年成功晉升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淇縣先後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高質量發展步伐走得格外堅實。

立足縣域產業基礎和發展規劃,淇縣明晰綠色食品、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不斷探索“龍頭企業+園區+產業鏈”發展模式,以開放招商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三大改造”、延鏈強鏈工程,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2019年,淇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

產業強則縣域強,產業強則人民富。淇縣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做強做優主導產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完善提升載體平臺,打造強縣富民新引擎。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51家。2019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餘元,實現了縣域經濟發展與富民增收相統一。


浚縣的產業發展也在轉型提速,截至目前,全縣71個“三大改造”項目完成投資34.9億元,新增上雲企業133家,產業集聚區全省綜合排序前進68個位次,白寺產業園納入全省現代物流運行體系佈局,農副產品物流、電商快遞物流、冷鏈物流等產業,京東亞洲一號倉、九州通醫藥物流配送中心、萬邦農產品冷鏈物流園等一批高質量項目落地建設,新大陸物流港被評為全省物流示範園區。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河南貝迪塑業車間(資料圖)


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 經濟社會活力迸發

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方內,小麥青青,在春風吹拂下,泛起層層漣漪,田疇裡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浚縣是傳統農業縣,自古就有“黎陽收,顧九州”的美譽。近年來,浚縣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全省小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縣、“糧改飼”試點縣優勢,推進“四優四化”發展,高標準糧田單產保持國內紀錄,形成了“種子—優質小麥種植—麵粉等粗加工—食品及物流”的產業鏈條,實現了優質強筋小麥就地轉化增值。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標兵縣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19年全縣夏季糧食總產58.7萬噸、單產566.4公斤,均創歷史新高。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浚縣發揮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優勢,率先實施了“三變”改革,24個試點村掛牌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有效激活了農村發展潛能,已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5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723家,帶動農戶15萬戶。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麥收。(資料圖)

在奠定農業強縣的基礎上,浚縣深入實施工業興縣戰略,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持續強化招大引強,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綠色食品、現代家居兩大主導產業百億級產業集群逐步形成,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截至目前,浚縣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達到45家,規模以上現代家居企業達到27家。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就是要把縣域發展潛力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精農業、做強工業、做大服務業,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市發改委地區經濟和城市發展科張國平說。


抓改革必須堅定發展定力,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淇縣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縣域治理根本保障,拿出最優政策、最實舉措、最高效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掌上辦”“秒辦”等服務,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嚴格落實上級減免緩返政策,出臺用工到崗、物資供應、資金保障等6項措施,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城鄉融合日新月異


春夏交替的時節,漫步浚縣古城,古城牆、云溪橋、文治閣、古縣衙、古街區等處處透著厚重與輝煌。如今約上好友來浚縣古城打卡,已經成為眾多遊客的選擇。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浚縣古城(資料圖)


浚縣西楊屯村依靠泥塑產業,從以種糧為生的傳統村莊轉變為以文化創意為主的特色鄉村;淇縣趙莊村引進網紅橋、水上漂等熱門旅遊項目,省級貧困村變身“網紅村”;秦街村歷經3年打造了朝歌民俗文化體驗地,累計接待遊客數百萬人次;涼水泉村通過整村旅遊開發,村子變了樣、農民脫了貧,“石頭村”唱響了富美歌。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淇縣趙莊村(資料圖)

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浚縣立足農業資源、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農業現代化等優勢,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田園綜合體等載體建設,促進農業與大數據、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從主要“賣產品”向更多“賣文化”“賣風景”轉變。

我省公佈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名單 鶴壁淇縣入圍!

▲淇縣黃洞鄉紂王殿村(資料圖)

在構建城鄉融合新格局方面,淇縣堅持規劃引領,聘請中國規劃研究院、深圳大學等高資質單位專家,在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高標準編制鄉村振興、歷史名城、全域旅遊等專項規劃40餘項,做到規劃先行,統領城鄉發展。

淇縣在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的同時,深入挖掘古都文化內涵,開放朝歌老街、文昌閣及衛國故城遺址公園,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將小城鎮建設作為城鄉融合的重要平臺,建設了高村商衛文化、靈山全域旅遊等特色小鎮。聚力補齊鄉村短板,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投資3000餘萬元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環衛體系,建設四好農村公路260公里,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油路、通客車。

張國平說,城鎮和鄉村是一個血脈相融、地域相連的有機整體,只有兩者貫通起來,才能共生、共存、共享。把城鎮和農村貫通起來,就是要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鎮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形成城鄉互動、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讓城鎮建設和鄉村振興互促共進、相得益彰。

來源:綜合河南日報、鶴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