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没长成熟,为何父母就要将其嫁出去?

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到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取得了比前人都要自由的思想与生存环境,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可以说是改变了数千年的受压迫地位,表现在婚恋方面尤为突出。

现在的女性可以自主决定恋爱时间、喜欢的对象,就算是不婚在世人眼中也习以为常了。相比之下,古代女子就要心酸得无与伦比,甚至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要嫁人,这在如今看来还是女童的年龄,为何古代父母要如此狠心将女儿推入成人的人生呢?或许答案和你想得不一样。

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没长成熟,为何父母就要将其嫁出去?

首先,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非常守旧偏执,尤其是在养育儿女方面,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儿子在大家眼中是传承人,血脉的延续,所有的家族资源都要花费在儿子身上。而女儿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媳妇,所以只要知书达礼、勤俭持家就好了,到了懂事的年龄就可以马上安排嫁人,最大限度地减轻娘家的抚养资源。

这样一来,省下的资源还可以尽快给儿子娶个媳妇,为家族开枝散叶。要命的是,这在如今看来完全对女儿不公的习俗,却是千百年来的规制,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觉得天经地义。

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没长成熟,为何父母就要将其嫁出去?

其次,封建律法严格规定成婚年限。其实在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层对百姓的婚嫁年龄没有明确的限制,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到来与皇权专制的集中与升级,就将这一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划入了政府管控范围。

从汉代开始,每个朝代几乎都规定了女子出嫁的最晚期限,大的不过20岁,小的 到了十五岁、甚至是十三四岁。一旦没有严格执行这一律例,就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所以百姓唯一的出路就是赶快嫁女儿。

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没长成熟,为何父母就要将其嫁出去?

那么,为何封建统治阶层要干涉百姓的婚嫁年龄呢?说到底还是生产力落后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古代农耕社会若要增加社会产出只能通过不断投入更多劳动力的方式来实现,若是再赶上战乱频繁,壮丁的损耗速度将是惊人的。

而统治阶层能够想到的最好最快的恢复办法,就是加快新生人口数量和速度,缓解这一社会问题只有不断拉低女子婚嫁年龄,鼓励早婚、多育。

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没长成熟,为何父母就要将其嫁出去?

难道古人不知道十三四岁的女子尚未发育成熟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的中医水平早已经源远流长,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个并不复杂的生理问题。然而,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统治阶层又怎会在乎女性的健康问题?所以,珍惜我们当下的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