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語文綜合實踐課,有趣又快樂,咱們邊做遊戲邊學,邊演節目邊寫,邊開主題班會邊探討,老師跟大家一起互動,寓教於樂,大家一起來學習,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別擔心!

途徑:上好語文綜合實踐課,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語文活動課的出現,是語文教學中的一次大改革,是語文學科課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力途徑。

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初中語文每單元后都有這樣的課型:《綜合性學習_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訓練》,有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於這個往往視而不見,也有的為了應付完成任務就讓學生自己讀讀就略過。

其實這樣處理完全有悖於新課改的精神,因為語文教學的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語文能力不僅是字詞句的累積,還有口語交際與運用、語言交流與溝通、材料蒐集整理與運用,還有閱讀習作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這個課型來進行訓練,長期堅持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對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堅持就會看的見,就算一節課一學期都會天天見成長。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語文綜合實踐課上好,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密切配合,老師要把它當成一項重要的任務列在教學計劃中,並且認真開展,這將大大有利於語文教學整體的提高。

下面我就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的活動課《獻給母親的歌》為例,來做個簡要說明:

第一課時

第一確立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多策略的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

第二點緊扣活動目的:1學會蒐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情感及價值觀培養

懂得母愛的偉大,體會母親辛勞

第三點口語交際及技能關聯

邏輯思維與作文能力養成訓練

通過拓展閱讀及理性分析相結合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這綜合課:集聽說讀寫於一身的訓練,在教學方法上,強調老師的點撥與學生的自我實踐:

先讓學生分組蒐集跟母愛相關的資料:可以是故事,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音頻歌曲都可以;然後彙總梳理,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把重複性的東西合併,不足的補充,其實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大型的活動,孩子們自己當主人,積極性一定大增。

任務佈置一定要為孩子們預留出充裕的時間,比如週末佈置,到下週三或週四集中展示篩選,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這個作業佈置是有講究的。

到了展示課,同學們特別踴躍!

經過自己的努力,她們會有成就感,也會有困惑,這時我們可以交流互動,互通有無!一堂課搞定內容素材:

如:名篇朱德《回憶我的母親》佳作巜瘋娘》等,歌曲《燭光裡的媽媽》影視劇《我的孩子我的家》還有廣告:男孩給媽媽洗腳!表現動物母愛的感人故事:1高原缺水地區一頭母牛攔住水車咋拉打拽都不走,最後成功為自己的小牛求來了人們端給它的一盆水!

內容豐富,簡直是母愛大全呢!

第二課時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以《母愛》為題開個主題班會,要求大家一起刪增材料為主題服務。要求有演有講有唱,形式多樣,人人都得扮個角色,哪怕你是個集體中一員,但大家也要積極參與(這一步更有難度,但也更加鍛鍊學生的綜合素質!試想一下,演講的同學要自己寫稿,這就鍛鍊了學生圍繞材料為中心服務的能力,語言組織邏輯性思維等等,還有登山講演的颱風,膽量等多種能力,還有唱歌跳舞及詩朗誦等形式活潑,讓孩子們有話說有事做,哪怕是做的不夠完美,但只要做了,就會取得進步的,特別好!

這步設計排練工作 可以交給團支部及文藝委員學習委員等同學組織排練節目,然後我們用主題班會的時間來展現。

第三課時

佈置快速作文: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以“母愛”為話題當堂完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材料靈感才有切實的體驗,教會孩子記錄生活,感悟生活)

第四課時

作文講評(結合作文,給學生做個全面總結)

當然這樣很費課時,多數老師會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

確實是個問題,怎麼辦?不是所有的活動課都要這樣做,只想交給學生一種獲取知識的方法!

課堂授課需要整合精講,保證完成教學任務。

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個漫長的過程,想要授之以漁,教師必須要做好引導工作,也需要家長的理解及學校的支持!

一己只見,僅供參考,願我們的孩子都喜歡語文,積極思考,樂於寫作!

“提起作文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咬筆頭”別急,老師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