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要求經紀行防原油期貨交易風險,審慎設定客戶限額

4月24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出通函,要求商品期貨經紀行採取防範措施,以管理買賣原油期貨合約的風險。

在通函中,香港證監會提醒經紀行,如客戶並不全面瞭解這些合約或沒有財政能力承擔潛在虧損,便不應為他們開立新持倉。鑑於香港的公眾假期將至,證監會亦敦促經紀行向客戶收取充足的保證金。

這些具體的措施包括:

1,及時監察並處理個別客戶的集中風險。

2,審慎地設定客戶的交易限額及持倉限額,以確保有關限額與客戶的財政實力和交收往績,以及商號的財政資源相稱。

3,審慎地為客戶訂立保證金規定,並考慮:將保證金規定調高至結算所或結算代理所要求的水平之上,以適當地反映當前市況,客戶的財政實力和交收往績,以及商號在支付結算所或結算代理就客戶持倉要求的追繳保證金(包括即日追繳保證金)方面的能力;及增設保證金緩衝額,以涵蓋在假日及週末(尤其是長週末)期間未能向客戶收取額外保證金的風險。

4,僅在收取充足的保證金後才為客戶開立新持倉。

5,迅速向客戶收取未清償的追繳保證金。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Alder)表示:“原油市場近期經歷前所未見的轉變,以致買賣原油相關金融產品的風險大幅上升。各公司應審慎地管理有關風險,以保障投資者。 ”

香港證監會今天還發出了另一份通函,提醒香港證監會認可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簡稱ETF)的管理公司保持警覺,務求在極端市場情況下,以符合投資者最佳利益的方式管理基金。總體而言,香港證監會會提醒各個公司在提供期貨ETF的交易服務時,應確保遵守操守規定。

原油ETF及其他商品期貨ETF已通過了解有關風險的投資者作為對象的衍生產品。商品期貨市場極為波動。投資者可能在短時間內蒙受重大損失,甚或損失全部投資資金,故在買賣這些產品時應審慎行事。

香港證監會亦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如果他們以槓桿或保證金方式買賣金融產品(例如原油期貨及交易),有可能就其持倉在短時間內被追繳大額的保證金。他們可能會因市場走勢不利於其持倉而被強制平倉,而他們可能要為任何超過其保證金沉積的變現負責。

歐達禮還指出:“投資者應只買賣他們完全瞭解的金融產品,而非純粹因相關資產的價值跌至很低的水平便進行買賣。”

國際原油期貨市場近期出現巨震。

4月21日凌晨,歷史上首次出現原油期貨交易價格為負的情景。短短兩小時內,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接連跌穿從10美元到1美元十道整數位心理關口,最後收報每桶-37.63美元,跌幅高達為305.97%。接下來的幾日油價反覆上演暴漲暴跌的巨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