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热爱拍摄鸟类 想成为保护鸟类科学家

8岁男孩热爱拍摄鸟类 想成为保护鸟类科学家

他叫张霁阳,今年8岁,最大的爱好是拍摄鸟类,拍摄的一幅照片还获奖了。他说,自己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研究保护鸟类的科学家。

外公学习拍摄记录外孙

外孙也喜欢上了摄影

2011年9月,张霁阳出生后,外公吴振亮为了记录外孙的成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摄影,还曾专门去老年大学学习摄影技巧。

3岁时,张霁阳看到外公拿着摄像机的样子很新奇,便用小的卡片相机跟着外公学,那时候他认为只要拍到人的五官就是成功的照片,但实际拍摄的照片中,妈妈吴迪的脸占满了整个画面,像是大头贴。

5岁时,张霁阳已经不再满足于卡片相机,一直“盯”着外公的高档相机。吴振亮心疼自己的相机,就给张霁阳买了一个低配置、较轻的单反相机让他练手。

外孙有了自己的相机后,吴振亮每周末都带着他去渭河、浐河等地方拍鸟。一开始,张霁阳去了河边只喜欢拍人像,不喜欢拍鸟类。他发现,有时候外公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经常要在河边坐几个小时,而且周围的摄友都是跟外公同龄的爷爷们,没有小孩陪他一起玩,他觉得很无聊。

直到今年3月初,张霁阳跟着外公去拍摄凤头鸊鷉时,看到有凤头鸊鷉居然会在水里打架,觉得很好玩。“姥爷当时拍的一组水鸟照片我印象特别深刻,照片里是两个鸟妈妈背着两个小崽子在水面上游,我觉得挺好玩的。”张霁阳开始喜欢上了拍鸟,也愿意在河边坐一下午等时机抓拍。

有次要去富平拍鸟,他和外公早上5点多起床,6点多出发,当天他们拍到了反嘴鹬、三道眉草鹀、黑翅鸢。“跟着我爸出去,张霁阳都是自己收拾东西,把相机、吃的装在小包里,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应该在哪儿放。”妈妈吴迪说,“一开始我妈还不太同意我爸带着孩子出去拍鸟,担心影响学习,但他每次都自觉写作业,我妈最后也就默许了。”

家人用他的作品去参赛

获得优秀奖

4月22日上午,初见华商报记者,8岁的小男孩有些紧张害羞。他说,跟着外公拍鸟后,现在认识了十多种鸟类,去有水的地方时会拍水鸟,有树的地方会拍飞鸟,拍摄时鸟飞起来的时候是飞版、不动就是待版,而他最喜欢拍摄的是飞版。

说到自己的长项,小男孩马上轻松起来,俨然一位小行家。“我喜欢看到天上有鸟飞的时候就拍,都是抓拍,但不能拍模糊了,所以得等鸟刚飞进镜头时就拍摄,而且还要拍到鸟的眼睛,如果没有拍好,翅膀就会模糊,因为经常会遇到拍模糊的情况,也不会生气,再等下一个就好了。”张霁阳说,有时候拍摄一天只能拍到一两张满意的照片,也有等了一下午没拍到照片的时候。

4月初,吴振亮给女儿吴迪发了张黑水鸡的照片,让她帮忙取名字准备参加西安市第39届“爱鸟周”鸟类摄影作品比赛。当时,吴迪觉得这张照片很一般,没有父亲之前拍摄的好看。

“我那会儿不想让这张照片参赛,就跟我爸开玩笑说,不如就叫‘九阴白骨爪’,所以最后选定了我妈起的名字‘追’。”吴迪说,直到比赛颁奖的前一天,她才知道照片其实是儿子张霁阳拍的,“颁奖前一天,我爸说第二天要带张霁阳出去拍鸟,但第二天天气不好,我不想让他们去,最后,我爸才告诉我,其实是要去领奖,张霁阳拍的照片很可能会获奖。”

4月11日,西安市第39届“爱鸟周”活动在兴庆宫公园启动,颁奖仪式后吴振亮拿回两张奖状时,张霁阳才得知其中有一张作品是自己的,回想起拿到奖状的场景,张霁阳笑得有些腼腆,“拿到奖状后感觉特别特别好!”

张霁阳的摄影作品《追!(黑水鸡)》获得鸟类摄影比赛优秀奖,照片中,两只黑水鸡在水面上一前一后振翅,翅膀和爪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我当时看到有两只黑水鸟在水面上打架,就立马转动镜头抓拍了下来。”张霁阳边说边比划着拍摄的手势,“拍摄这种照片时反应速度得非常快,因为一秒钟就追打完了,而且得提前预判鸟儿会在哪儿落下,提前找好落点。户外反光,当时拍完了我也没有仔细看,晚上回家后才看照片,感觉拍得还挺好的,但没想过会获奖。”

长大想成为研究保护鸟类的科学家

跟着外公拍鸟,张霁阳观察到了鸟捕食、给小鸟喂食、飞起来和其他鸟抢鱼、钻到水里找鱼等各种形态。在拍鸟的过程中,他看到过有人用弹弓打鸟,觉得鸟儿很可怜,因此也思考着该如何保护鸟类,让它们有东西吃、不被伤害。

西安市第39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世界上有1000多种鸟类濒临灭绝,“1000多种鸟得装在一个大房子里才能装下,数量太多了,如果我们以后看到有人用弹弓打鸟,就要去阻止,他们要是不听就报警。”张霁阳认真地说着。

问到将来想做什么时,张霁阳又是一副很认真的样子,“第一件事是学习,第二件事是拍鸟,第三件事还是拍鸟。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专门研究鸟类、保护鸟类的科学家。”

妈妈吴迪说,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个标语,“他写的就是:爱护鸟类是人类的美德!” 华商报记者 田睿 摄影 张霁阳 陈团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