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如果你带女朋友回家,爸妈会如何迎接?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一脸笑意满眼是她。每天变着花的做好吃的,亲戚朋友送来的礼物把她淹没...


中国的大龄晚婚人群一直在逐渐增高,父辈们由早早的焦虑变成了过分的热情。东方的感情有着独特的地方,含蓄、内敛,不直接。


虽然中国现在越来越开放,但在亚洲的其他地方,还保留着纯粹东方的一角,其中之一就是越南。


最近,越南一部新片出了中文资源,刚一上线豆瓣就稳定在了8分,很多看过的网友都说:越南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精品。今天,就推荐这部最新的片。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再见,妈妈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好的电影似乎有个可捕捉的规律,永远都是由平平无奇的小缺口展开,爆发大能量。这种爆发,在欧美的审美和价值取向里,多数都是激烈的,但在亚洲的文化里,润物细无声的爆发也很有力量,更甚的是长远和耐人寻味。


以下涉及剧透。


电影一开始,在美国生活很久的家中长孙因为父亲迁墓而回到了家乡,同行的还有一个“朋友”。一路都是纯粹的越南景色,房屋、热带树木、越式庭院、家居摆设、服装、家族...像极了我们的宗祠文化。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家族出现重大事件,重要的人一定要出现。这不,长孙回来了。一开始,我们看不到双方的需求,但随着长孙与妈妈聊天之后,其实,他们的父辈和我们的父辈一样,不希望子女远游,我们有些选择也必须要告诉父辈。


奶奶在第一次见到阔别已久的长孙时,认错了人。看完之后才发现,其实这里下了一个伏笔。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电影的女二没有像我们这边偶像剧里要么白富美,要么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人设一样,她就是个邻家女孩。在见到帅气的新的“朋友”时,少女的小鹿乱撞和主动示好都是很自然的反映。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但这里的人物关系设定,与台湾的《男朋友,女朋友》像也不像。


像的是,女孩喜欢一个男孩,但这个男孩只是把她当成普通朋友。


不像的是,《男朋友,女朋友》把这条线作为主线,而《再见,妈妈》只是把这个环节当成了一个渲染长孙和“朋友”关系呈现递进的推动因素。


认错的隐喻


说回奶奶的环节,长孙回来后奶奶十分怜爱,连睡午觉都要长孙陪着一起,只不过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抓着不放的还是长孙的“朋友”。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妈妈在家里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首先也把他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儿子,随后才发现不是,引得场面略微尴尬。


剧情在开篇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设置了两次“认错人”是有原因的,这就是想要告诉大家的伏笔。


当两个人在一起时间足够长时,所谓的“夫妻相”就出现了,无论是相貌、行为举止等等方面都越来越具有同化性。


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典型的奶狗脸,身高、样貌、动作习惯,连口音都已是不太纯正的越南腔。


借用最熟悉的家人两次认错自己的孩子,想说明什么?


长孙和“朋友”,关系一定不一般。


在母子之间睡前的聊天中,因为纹身又引起了一次“认错”梗。


母亲担心年级到了会和奶奶一样健忘认错人,而调侃儿子纹身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辨识。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言外之意,你和“朋友”关系好的就像一个人了,感情再好的兄弟都不会如此。妈妈也在提醒儿子不要在选择上“人辨错误”,一段普遍大众接受的健康关系的感情会收到所有人的祝福,而他选择另外的路,其实除了爱人能给予陪伴,其他的所有层面都会感到不被认可而孤独。


越式的含蓄


回到家后,长孙的妈妈因为一句“先休息一下”或许触发了女性强烈的第六感,她欲言又止,似乎隐约发现了什么,但出于东方女性的传统选择观和内敛的性格,以及儿子在现场的缘故,并没有接着聊什么。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吃饭的时候,因为吃鱼也能看出妈妈越式的含蓄梗,只不过说着有意,听者无心,但又全部正中妈妈下怀。


这鱼不错(长孙“朋友”不错)


是不错,但好小,我担心鱼骨头(他是不错,但毕竟是男的,我担心有问题)


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家都会挑出来(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家都会反对的)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一边是把担心的借口鱼说给别人听,另一边在亲戚以质疑式的口吻问他们“住一起”的问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不正常语气外,妈妈却又意外的不加言语。


巨大的信息差导致基本算是两个国度的人,是不太容易在一个平行空间里交流同一话题的,至少价值认同上一定会出现障碍。


《再见,妈妈》与2017年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表达恋人之间的关系上是类似的。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最后一个镜头,小男孩在得知自己的恋人即将结婚的消息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喊自己的名字来呼唤对方,这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契约。


一个男生给另一个男生夹菜,妈妈从低头到抬头,也是什么都没说。但在他们恋人的关系面前,这些早已成为潜意识的不自觉习惯。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春光乍泄》随处可见的肢体占有欲

暗号式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在《再见,妈妈》里被白话甚至有些开车了,没有那么的含蓄,至少与墨镜王的《春光乍泄》相比。


这床太硬,你不会习惯。

但如果你想要,我今晚可以下面哦。

你说得对,很硬了。


这里每个小孩的名字都带个咕字(棕色意思)。

但你那儿不是棕色的。


更含蓄的还要,比如在一起去烧制瓷砖的过程中,仔细看瓷砖的图画,相信一定会能看出点什么,比如两个尖尖的黑色图样集中对准在一个点上。旁人还评价瓷砖做的,“很棒”。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曾经的中式


越南和中国都逃不开的一个话题,催婚。开车已经不习惯越南公路的长孙早已与家乡的亲人、环境、社交脱节。


妈妈的话止于“老了有儿女依靠”,在长孙的心里,其实他也会有一样的顾虑。选择爱情,最终只能有个伴,与世界为敌;选择正常的女孩结婚生子,未来的一切都会那么平和而幸福。


最难的是,都能得到凡人的幸福,却始终不知如何去选。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没有EGM,没有857。越南相较于中国还是落后,以至于方方面面都有着中国的影子。80年代式的迪斯科,老派卡拉OK。导演用这些物化具象进而衬托出两个空间人群的格格不入。


迁墓大事办完,长孙再也忍不住,妈妈始终等着儿子开口做出选择。儿子婉拒了接受家族的土地,也就间接告诉了妈妈他不想盖房娶妻生子的想法。


不知是清醒还是依然在老年痴呆症里的奶奶在迁墓之后的集会上点破了一切,此时,所有人只剩下了尴尬和无措。


最终,长孙选择在美国定居,叔叔婶婶一家鼓掌,终于没人在争抢家族遗产,多么中式的家族继承套路。妈妈守寡多年想要一脉正统的将家族乃至未来都交给儿子的心愿,彻底落空。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妈妈埋了糖尿病的药 决定不靠药物好好活下去


妈妈认为如果她要求儿子毕业回来,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很多时候,中国父母作为家长,天然地有一管到底的责任感,这与欧美文化最大不同的是,欧美在于放手,而东方文化的内核是责任。


因为遗产因为涉及到自家脸面,在同性“异类”这个因素中,两家人的矛盾终于激化了。这么多年,矛盾不是不存在,只是并没有宣泄出来。


无论儿子是怎样的人,走怎样的路,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妈妈始终用巴掌回击。


软弱的叔叔和小姑,强势的婶婶,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家庭因为一些琐事而最终分家。大家族式的悲剧在越南的普通家庭里一样没有逃脱。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故事起于出机场的一前一后,终于进机场的依偎在一起。终究还是和妈妈说了再见,坚持了最初的选择。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面对过类似的问题:当爱情和其他一切相比时,能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或者谁更重。


“我要学着自己开车了。”


儿子选择了离开,她也要学着选择离开别人的拐杖,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很独立地搭理家族生意,照顾全家。


所有人,都没有她看得通透

妈妈 红桃饰

尊重选择,是父母能给的最大的礼物。


-THE END-

深夜一条

2020.VOL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