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聯動管理,一文讀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近日,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相關要求,加快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推動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監管體系,

生態環境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於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並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有哪些關鍵點?

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聯動管理,一文讀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制度必要性

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是指依法對在用汽車排放進行定期檢驗、監督抽測和維護修理,使汽車排放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管理制度。

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事關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局,事關大氣環境汙染治理取得實效,事關大氣環境汙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組織協調,形成聯防聯控機制,推動構建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制度,有效推進超標排放汽車維護修理,減少汽車排氣汙染物排放。

落實主體責任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汽車排放檢驗機構依法落實汽車排放檢驗主體責任。

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履行以下主體責任:

1、應當依法通過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或校準在有效期內的排放檢驗設備,按照生態環境部相關規範進行排放檢驗,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

2、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3、汽車排放檢驗機構要在場區內辦事大廳、休息區醒目位置張貼本地區可維修單位信息,便於車主聯繫和送修。

檢驗標準:《汽油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柴油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等。

檢驗方法:簡易工況法、加載減速法檢驗(注:無法手動切換兩驅模式的全時及適時四驅車型,因適用特殊技術或存在安全隱患無法上線檢測的車型,以及執法檢查等特殊情況使用雙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除外)。

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聯動管理,一文讀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端等便於公眾獲取的方式公佈本行政區域汽車排放檢驗機構的信息並及時更新。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在網站公示本轄區汽車排放維修機構名錄和聯繫方式。

●地方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依法依規監督指導汽車排放維護修理工作。

取得汽車維修經營備案的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和從事發動機維修的三類汽車維修企業依法開展汽車排放維護修理業務,可稱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需履行以下主體責任:

1、應按照《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有關技術標準規範、汽車生產(含進口)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單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記載信息等,對超標排放車輛進行科學診斷和合理維護修理。

2、完成排放超標維護修理後,要按照規定向託修方交付維修結算清單,並通過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將汽車排放維護修理信息及時上傳到當地交通運輸部門,並註明是超標排放維護車輛。

3、對於屬於二級維護、總成修理、整車修理作業的車輛,維護修理完成後還應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經診斷後確實無法修復的或維護修理後仍然無法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應如實告知託修方。

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聯動管理,一文讀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可以根據工作實際,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一定比例制度完善、技術過硬、質量信譽考核等級在AA及以上、承修車輛複檢通過率高、群眾滿意度高的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作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示範站。示範站應掛牌運營,發揮汽車排放汙染維護修理帶頭示範作用,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實施聯動管理

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應通過信息閉環管理來實現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聯動,以及對超標排放汽車的閉環管理。

1、超標排放汽車的排放檢驗信息和維護修理信息,應分別按照生態環境部和交通運輸部有關技術要求,通過汽車排放檢驗信息系統和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上傳至各自省級系統,並通過兩省級系統實現數據交互,按制度作出處理。具備條件的地市可以通過地市級相關係統實現閉環管理,並將數據上傳至省級系統。

2、對超標排放汽車,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通過書面告知、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汽車所有人或使用人,要求到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維護修理。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積極為複檢車輛提供預約服務、開闢綠色通道、實行檢測費優惠等優先服務措施。

3、對經維修或者採用汙染控制技術後,大氣汙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車輛,其所有人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和程序將車輛予以報廢。

4、汽車未經檢驗合格或取得檢驗合格標誌上路行駛的,由公安交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

處罰

強化監督管理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部門完善監管執法模式。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測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

1、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汽車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可採取現場隨機抽檢、排放檢測比對、遠程監控排查等方式,實現對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全覆蓋。

嚴厲打擊排放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屏蔽或者修改車輛環保監控參數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生態環境部門暫停網絡聯接和檢驗報告打印功能,依法予以嚴格處罰並公開曝光。同時將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通報市場監管部門,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罰,並記入信用記錄。

落實主體責任、實施聯動管理,一文讀懂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

2、地方各級交通運輸、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監督檢查。

對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維護修理,破壞汽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採用臨時更換汽車汙染控制裝置等弄虛作假方式使汽車通過排放檢驗等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有關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示範站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的,應撤銷其示範站稱號,並向社會公告。

3、交通運輸部牽頭組建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專家委員會,加強對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工作的技術支持,開展相關政策標準研究評估,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推動行業技術水平提升。

4、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要研究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相關仲裁機制,保障各相關方合法權益。

環保召回對汽車生產者的課題分析

“把同一批環保缺陷車型都‘揪’出來”

環保召回大幕開 柴油車與OBD“唱主角”

【汽車問題線索徵集】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

關注產品安全與產品召回的權威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