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莒縣洛河!

座標,莒縣洛河!

洛河鎮位於莒縣縣城北19公里,交通方便,資源豐富,沭河、洛河兩大河流縱貫全鎮,石灰岩、白雲岩可開採儲量5.6億立方米,是著名的礦產建材之鄉。近年來,當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上一年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鄉鎮考核中,位列全縣第二。在脫貧攻堅道路上,洛河鎮本著不讓一個群眾掉隊的原則,通過扶貧大棚、扶貧車間等產業扶貧,每年給貧困戶發放資金百餘萬元。同時通過十餘項扶貧政策,讓貧困戶兜裡有錢花有事幹,生活有奔頭,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春滿洛河,耕作正忙。近日記者來到洛河鎮的恆清源現代農業種植大棚,13 個高規格大棚裡種植了草莓、西紅柿等水果和蔬菜。負責人宋維波告訴記者,今年雖然疫情有所影響,但因為品質好,客戶信賴,所以銷量還是不錯。據瞭解,該大棚全部使用無土種植,品質好,價格高。在剛剛過去的一季裡,草莓平均在二三十元一斤,西紅柿賣到十元左右,“這一季收益要高一些,每個棚能收入五六萬元,一年兩季,每個棚每年的收入能在八萬元左右,收益還是不錯。”宋維波說。


座標,莒縣洛河!

在這個棚裡,忙碌的季節有四五十人在這打工,而平時也有二十人左右,每人每天能掙六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極大的吸收了當地閒散勞動力尤其貧困村民,帶動了村民致富。據瞭解,大棚是2017年利用上級扶貧資金建設,投入295萬元建設了13個高標準現代化裝配式雙層日光溫室大棚,其中無土栽培大棚2個,配套水肥一體化設施。大棚建成後,將管理權外租,黨委每年收取固定租金24.7萬元。

這只是洛河鎮眾多扶貧項目中的一個,2018年投資355萬元建設扶貧廠房,該扶貧項目建設扶貧廠房2個,佔地約7217平方米,項目通過出租每年獲得租金28.4萬元。

座標,莒縣洛河!

2018年利用財政扶貧資金400萬元建設6個現代化養殖大棚。項目已由莒縣眾潤家禽養殖家庭農場公司承包,預計年出欄肉食雞105萬隻。銷售收入2600萬元,利潤260萬元。該項目通過出租獲得租金33.2189萬元。

2019年五個鄉鎮聯合果蔬示範大棚項目,建設圓拱形薄膜連棟溫室結構大棚4座,冬暖日光大棚5個,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實現租金收益13.6萬元。

座標,莒縣洛河!

副鎮長劉漢磊介紹,整個2019年,通過4個扶貧項目收益百餘萬元,而這些資金在每年9月30日之前,都將通過村裡打到貧困戶的賬號,根據貧困程度,每戶從兩三千元到一千元不等。

貧困戶每家都有每家的特殊情況,物質幫扶固然重要,但對有些貧困戶來說生活上的關懷也尤為重要。洛河鎮也堅持不僅要讓貧困戶有錢花,還要生活的更舒服原則,讓物質和精神雙脫貧。在金華村有個日間照料中心,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還未開始,該照料中心六十歲以上老人一天三頓飯都可在這裡吃,而貧苦戶可以在這免費吃。今年七十多歲的王軍妹老人已經在這吃了兩年多了,“上了年紀吃住都不方便,不僅免費吃,還有菜有肉非常好。”王軍妹說。

座標,莒縣洛河!

洛河鎮通過多種扶貧政策和項目,讓貧困戶有錢花,有事幹, 洛河鎮通過危房改造、飲用水提升、整潔庭院行動、孝德基金、教育扶貧、低保助力、脫貧攻堅健康、扶貧金融扶貧及就業扶貧、孝善文化助力脫貧攻堅等十餘項政策保證貧困戶的日常生活。

洛河鎮黨委書記李衛國介紹,洛河鎮共有貧困戶838戶1297人。近年來,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紮實開展精準、精細、精確的“繡花式”扶貧。 特別是今年,我們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創新開展了“訪貧問暖千戶行”活動,由班子成員帶隊,一杆子插到底,在發放防疫“愛心大禮包”的同時,對全鎮貧困戶逐戶進行走訪,有針對性地強弱項、補短板,確保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不讓一名群眾掉隊。當前,洛河鎮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已全部超過省定扶貧線,順利穩定脫貧。

座標,莒縣洛河!

——· 書記有話說 ·——

洛河鎮黨委書記李衛國

精準、精細、精確,用“繡花”功夫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不讓一名群眾掉隊。

座標,莒縣洛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劉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