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座標:美國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林兵

藝術家

林兵肖像,三月拍攝於紐約法拉盛家門口

自由職業藝術家,生長於甘肅省蘭州市,90年代為中國廣州“卡通一代”藝術小組成員。2003年客居北京,從事“行為藝術”、觀念藝術創作。2013年客居美國紐約至今。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文/林兵


二次遭遇病毒,卻身處兩個不同的“重災區”。17年前的2003年,我已經在廣州生活了12年,這年國內爆發了“非典型肺炎(SARS)”,廣州屬於“重災區”,當時的我身處其中,經歷了“非典”病毒肆虐的整個過程。“非典”衝擊了全國,不管是城市與鄉村都不能倖免。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了影響,許多展覽活動被取消。“隔離”人員交往,阻斷病毒通道,是那時的一種公共手段。那時互聯網剛開始普及到個人家庭,我還沒有筆記本電腦,只有臺式電腦,手機也沒有微信等自媒體功能,信息來源比較單一。兇險未知的病毒如同死神,在一些媒體上得到的死亡災難與傷害,對於人的心靈是一種震動。作為“重災區”,在當時的條件下,廣州並沒有“封城”或強制不許出門等,只是大家儘量的減少一些大型聚會活動。當疫情趨於緩退時,在那年的5月2日我調動了現有資源,將黃岩與趙樹林邀請到廣州,與在廣州的蔣安平、陳式森一起發起策劃了一場“廣州銳利”粵港澳行為藝術活動。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時代廣場,3月22日晚拍攝


在“非典”的重災區,藝術家們以藝術的方式表達抗擊疫情的意志,鼓舞人心,戰勝病魔,迎接正常生活的來臨。為此展覽,黃岩與趙樹林分別寫了文章,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堅持下還出了畫冊。黃岩系統地以地緣文化角度,總結性地寫了廣州藝術文化生態發展的由來。趙樹林寫下了整個展覽過程,藝術家作品的過程,並以“廣州銳利”一個危機時刻的藝術”發表在新浪博客上。

某種程度上疫情是天災,也醞釀出人禍。瘟疫傷害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提醒我們有些心靈比病毒更可怕。一場“行為藝術”順利結束了,但展覽期間暴露的我們藝術家中某些人的自私與狹隘,貪婪的邪惡行為,也傷害了我,傷害了藝術的尊嚴!兩個月後,我結束了在廣州12年的生活,到了北京!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時代廣場,3月22日晚拍攝


在北京,2003年5月24日,一場名為“藍天不設防”的藝術活動,由策展人:馮博一、徐勇、黃銳、舒陽共同發起策劃,60多位藝術家參加。藝術家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個體生命,面對病毒、災難、恐懼、不安時的人文關懷。

在那場“非典”特殊時期,中國當代藝術圈,南北方藝術家,以藝術的方式,參與到公共藝術中的表達,勇氣與信心值得我們回憶與紀念!

17年後的今天,我又再次遭遇了病毒,並身處在美國“重災區”的紐約。時光飛逝一轉眼在紐約已經生活了近7年。2020年庚子年,註定了將是一個不平凡之年,特殊之年,世界大變局之年。未來的歷史或也將以疫情前,疫情後來斷代。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時代廣場,3月22日晚拍攝


1月23日武漢封城,一個叫(Cov1D-19)新型冠狀病毒,迅猛地爆發了,疫情之下采取了“封城”的控制措施,全民進入“人民戰爭”狀態,這一舉措在人類公共衛生史上前所未見。肆虐的病毒迅速地在全國,全世界蔓延,造成了世界上200個國家的大危機,大災難。

全球正常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生活徹底被打亂。“封城”、“封國”、“斷航”、“關門”、“停擺”、“隔離”、“居家令”等成為了各國緊急狀態下的強力規則。同時相關的措施出臺,戴口罩,公共場合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離,紐約還將違反規定的罰金額由500美元升到了1000美元。這些舉措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呆在家裡,避免接觸,阻斷病毒傳播。

此時的信息網絡社會,也瘋狂而肆虐著各種謠言、謾罵、攻擊、陰謀論,甩鍋論,極端言論漫天飛,唯恐天下不亂者充分地暴露著人性醜惡的面貌。但那些充滿人性關懷,慈悲,積極向善的消息也時刻感動著我。

3月13日,川普宣佈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我當日還對國內的朋友說,看來嚴重了。這與“武漢封城”“有同樣性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首先宣佈關閉,學校,景區等公共空間活動取消。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42街,3月22日晚拍攝


當日是週五,我正在中央公園大道上進行著,開年3月剛開始的街頭畫像工作

。每年的元旦過完新年後,街頭畫家這個行業的大多數人都會進入冬季休眠的兩個月休假期。3月1日我剛開始在街頭畫了幾天,川普的宣佈直接叫停了我的工作。

14日週六,15日週日這二天是週末,還是正常狀態,中央公園遊客也多,生意也不錯。但16日,17日一下子就沒了人,我沒畫上一張畫,被迫中斷了在中央公園畫畫的工作。頓時就失業了,焦慮的心情湧上心頭。不能再畫畫了,眼下能做的事情便是拿起手機,照相拍攝了。拍攝對於我是一種生活中的習慣方式,從80年代使用傻瓜照機,到90年的半專業照機,到今天的數碼相機,手機拍攝,在紐約的幾年中,遊行,聚會,藝術展覽,人物拍下了不少。

3月20日下午二點我在時代廣場呆了兩個小時,拍完視頻後,回到法拉盛的家,己是7:00多了,還沒吃飯,便接到了華華的電話,他要在晚上做一個“行為藝術“作品,讓我幫他拍照,我表示支持,他說8:00開車過來接我。我趕緊泡了一碗方便麵吃了,8:00他準時到了門口,我們在8:40分到達時代廣場,選好了位置,調試了拍攝機械。我在時代廣場每天眼看著人在減少,此時卡通小丑照相生意的小販,也就四,五個。華華計劃23:00正式開始,但到了21:00警察便開始清場了,22:00廣場宵禁。華華只好決定換地方,我們便去了他預備的另一個地點皇后公園。23:00華華開始行為表演,我給他拍攝,半小時後作品順利完成。我對華華說這是在紐約疫情時期,我看到的第一個行為藝術活動。行為藝術家在現場很重要,這也是幾天來我拍攝時常對自己說的話。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42街,3月22日晚拍攝


死亡的陰影如影相隨,“重災區”的紐約,洶湧的死亡數,衝擊著每個人的神經。在紐約的華人聲音藝術家徐孜,近期發來的一個提問,問題“在你們認識的人中有在疫情中標的嗎?我立刻轉發了一個鏈接,告訴她了我們熟悉的朋友,“【紐約藍藍】藝術策展人張藍於3月27日上午,在新州李堡市(Fort Lee)步行街,被一輛左轉的箱形車撞倒。由於傷勢過重不治身亡,她的友人當晚在微信朋友圈悼念她的突然離世,並轉載她停留在25日的【疫情中的紐約人】抗疫日記。

根據新州警方消息,51歲張藍27日上午從李堡市(Bruce Reynolds)北向步行時,被一輛左轉進入Lemoine 大道的2005年產的福特Econoline 廂形車撞倒。

醫護人員趕到後,對張藍實施急救,但因其傷勢過重,被宣佈不治身亡;警佐拉多(Mark Radoian)向肇事司機斯科利斯(Maschosscoullis )開出上庭傳票。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42街,3月22日晚拍攝


張藍的多名友人27日晚證實她在車禍中喪生,但她的家人因太過悲痛,不想被打擾,並無立即回應。

畢業於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city)的張藍,多年來致力於在紐約推廣藝術展覽,她身兼策展人、作家與界面設計師等多個身份,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與紐約華人女作家協會成員。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紐約蔓延後,張藍通過微信公共賬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紐約的真實抗疫情況,她的最後一篇文章停留在25日的紐約,描述了各大醫院防疫物資短缺,華人向醫院捐贈以及4萬名志願者主動請戰加入防疫前線等熱新聞”(此段文字轉於微信群)。

真是太不幸了,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病毒沒有擊倒她,她卻死在了意外中,我在微信中悼念她,願她一路走好,在天堂繼續寫【疫情中的紐約人】抗疫日記。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42街,3月22日晚拍攝


4月4日朋友微信群,發出一條信息。標題:“紐約藝術家章學林新冠肺炎去世,孝椿”。2020年4月2日,曾慧燕在《慧言燕語》中說道:“前天接Alan (周龍章)電話,說不了三句就痛苦失聲,他一向重感情,他抽泣地說最近四天走了兩位朋友,心情難過的不得了。”

他說的兩位朋友,一是我們共同的朋友【紐約藍藍】(本名張藍),歿於車禍;另一位則是住在皇后區艾姆斯特的畫家章學林,死於新冠狀病毒,據說是兒子傳給他。

陳丹青是Alan 與章學林的共同朋友,每次陳丹青返紐約,都是Alan叫上章學林駕車一起去機場接他,所以他們的感情非同小可。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皇后區法拉盛緬街,3月拍攝


Alan不僅悲痛朋友說走就走,也難過非常時期,不能參加葬禮送朋友最後一程。我只好安慰他生命無常,活著就是美好,疫情肆虐,宛如末世景象,只能且行且珍惜。“(此文章轉自微信群)我與他不熟,在周龍章SOHO的456畫廊見過。真是太不幸了,他被新冠狀病毒奪走了生命,願他安息,一路走好。”我在微信中寫了這段。

【座標:美國】林兵:與病毒的二次相遇

紐約皇后區法拉盛北方大道,3月拍攝


到4月15日下午1:15分截止全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60萬,達到613,187例。紐約州確診超過20萬,死亡人數達11586例,雖然數字仍然在上升,但好消息是曲線已經出現平緩跡象。峰值已過,本週有望出現第一輪拐點。一切還在進行中,願早日戰勝病毒活下來重新迴歸正常的生活。

林兵 寫於紐約法拉盛

2020年4月15日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