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打疫苗的5個誤區,家長們必須搞清楚!

推遲打疫苗的5個誤區,家長們必須搞清楚!

該到打疫苗的時間了,可是由於各種原因,寶寶不能按時接種疫苗,是爸媽們最關心的疫苗問題之一。

其實,無法按時接種疫苗的情況經常發生,比如:寶寶可能突然感冒發燒拉肚子了;要帶寶寶出遠門了;到了接種日期找不到接種本了;疫苗缺貨了……種種原因都可能影響已經訂好的接種時間表。但很多家長不太瞭解疫苗接種的流程,就容易對推遲接種產生各種誤會。


推遲打疫苗的5個誤區,家長們必須搞清楚!


那麼,究竟有哪些誤區是家長們容易犯的呢?

誤區一:接種的時間到了,提前把針打了,但是接種疫苗的總原則就是,寧可推遲,也不能提前。

如果打疫苗的時間提前了,會存在2個問題:

1、未到計劃的時間就接種下一劑疫苗,寶寶體內的抗體反應可能會受到干擾,影響兩次注射疫苗的效果;

2、接種後,大家都知道,醫生會讓寶寶待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再離開。如果提前注射以免,接種後的不良反應會更大。

所以,誤區一大家可千萬不要犯。

誤區二:寶寶生病了,推遲一天或者幾天會不會效果不好了?

家長要清楚一個概念,就是在接種證上的時間是一個時間段,而是強制的某一天。如果在規定時間推遲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都是可以的。

誤區三:疫苗缺貨,不打疫苗會影響寶寶健康。

有些疫苗的生產週期比較長,或者是最近接種此種疫苗的寶寶太多,總會出現疫苗缺貨的現象,但是推遲打疫苗,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而且醫院的醫生會在疫苗到貨的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家長。所以,家長不必太擔心疫苗缺貨影響寶寶健康的問題。

誤區四:寶寶好幾個月沒打疫苗,如何補打?

1、沒打過疫苗的孩子。這個很好理解,如果寶寶沒有打過疫苗,就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從頭開始打,並且制定接種計劃。

2、中途停頓時間較長。即使中途中斷的時間較長,事實上寶寶體內已經產生抗體,只需要將沒打的疫苗補上就行了。

誤區五:兩種必須不同時間注射的疫苗碰巧擠到一起了。

根據醫生的建議,看哪種疫苗在前,哪種在後,一般中間間隔1個月。

在遇到非常特殊的情況,要去醫院或者給醫生打電話諮詢,千萬不要善做主張。

推遲打疫苗的5個誤區,家長們必須搞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