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偶像一词最初语出太平天国《救一切天生天洋中国人民谕》,意指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用来比喻人们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

到了现代,偶像代指被追捧、被崇拜的艺术家、作家及演艺圈艺人等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

后来,随着偶像英文单词idol的流行,这几年人们渐渐将偶像称之为爱豆(idol的音译。)

其实,不管在什么时代,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爱豆。而爱豆也会在某些时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01 妈妈的爱豆

我外公的二胡拉得特别好,妈妈兄弟姐妹八个在外公的影响下都比较喜欢唱歌。特别是妈妈,嗓音清脆嘹亮,音域也非常宽。

1966年,艺术家们贯彻执行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并成为“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这些作品渐渐被搬上大屏幕,并在农村开始放映。此时,半导体收音机也开始流行,电影中的经典曲目也会在收音机中回放。

妈妈原本就对唱歌比较有感觉,耳濡目染下,这些歌曲她都能信手拈来。

因为家里穷,妈妈只上了一年学就回家帮家里干活了。听妈妈说,当时村里的人都特别喜欢听她唱歌,有时候干活累了,或者三五结伴来回的路上,都让她来一段。

因为妈妈姓刘,人们都戏称她为现实版的“刘三姐”。

可以这么说,当时革命剧里面的当红角色都是妈妈的爱豆,每个爱豆的经典曲目她都能唱出来。

而且,妈妈还说过,曾经有一次上面文工团的人到他们村里表演,妈妈当时被大家推举当众唱了一曲,文工团的人表示,如果妈妈愿意,可以让妈妈报名去深造。

可惜,妈妈好不容易凑齐的两角钱的报名费在前往报名的路上,不幸弄丢了。

妈妈与文工团也就失之交臂。

虽然如此,妈妈还是不改喜欢唱歌、听歌的爱好,《红梅赞》、《刘三姐》里面的经典曲目都是妈妈教给我的。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喜欢唱歌,也是源于妈妈对歌唱的喜爱,从小在妈妈身边耳闻目染熏陶出来的。而且,虽然妈妈只上了一年学,可是因为跟着歌词学着认字,并且能够自己记账,记听到的新歌的歌词等。

现在有很多唱歌真人秀,我们说给妈妈报名去试一试,妈妈却说,年纪大了,很多年没有好好练嗓子,到台上唱不动,自己喜欢唱的时候唱一唱、哼一哼就行了,没必要非上台去唱。

听妈妈这么说,我们也只好作罢!

妈妈身体一直比较弱,而且因为只生了两个女儿,在八十年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眼袋,没少受长辈们的气。可是,妈妈却一直从容面对,不喊苦、不叫累。

我想,对于妈妈来说,她的那些爱豆都是她人生坎坷路上的一束束暖光,照亮了她的心,也温暖了她的人。

无需相见,无需呐喊,只需要从爱豆的作品中,吸取力量来对抗生活中的苦难即可。

02 我的爱豆

一袭洁白的轻纱,如瀑布般的长发掩在白纱之下,披在身后,只余两束搁在前胸,。神情端庄而恬静,举止优雅而从容,一颦一笑,尽显中国古典韵味。

这就是我的爱豆,白娘子的扮演者:赵雅芝。

知道赵雅芝,也是因为《新白娘子传奇》。

那时刚上初中,虽然看过一些电视剧。但是,当一袭古装的赵雅芝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

白娘子的美丽聪慧,知恩图报、情深义重、识大体顾大局种种品质都让我被她深深吸引,胡媚娘的善良和痴情也让人感动,甚至因为电视的剧终而伤心难过了好几天。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知道她演过冯程程,曾经赖着一位阿姨,非要借她的小图画书(八十年代比较流行的一种书籍,只有手掌大小,上面是真人图像,下面有几行情节文字)《上海滩》看一看不可。

此后几年,我就是看着她的电视剧慢慢长大成人,甚至燃起来长大也要当演员,去见见我的爱豆的愿望。

那时候兴买明星艺人的贴画,而我的歌词本上的贴画基本上全是赵雅芝各种各样的造型:《上海滩》中的冯程程,《楚留香》中的苏蓉蓉,《秦始皇与阿房女》中的阿房女,《戏说乾隆》里面的程淮秀、沈芳、金無箴等等。

《上海滩》中冯程程虽为一介女流,行事却光明磊落、有胆有识。因为爱许文强,她可以放弃一切追他到乡下;看见他已有妻室,她转身离去,不让他为难。

嫁给丁力后,恪守一个妻子的本分。直到许文强杀了她的父亲,她陷入了两难。

虽然父亲有错在先,但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她无法坐视不理;虽然许文强有苦衷,但毕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她无法原谅,但也选择不冤冤相报。

与丁力离婚后她准备离开这个伤心地,许文强再次挽留她,她说:人要公平一些。当两样东西让你选择的时候,你不能两样都要。

只可惜,最终许文强死于非命,两人连遥遥相望也做不到了。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留香》中的苏蓉蓉,聪明伶俐,人称女诸葛。虽然爱慕着楚留香,却也尊重他的一切选择,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始皇与阿房女》中的阿房女天真烂漫,与嬴政相识于微末,相互倾慕。虽历经磨难,仍不改初心。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戏说乾隆》中的程淮秀是真英雄、女豪杰。对自己帮派的事物,有决断有谋略,对感情,明白自己与乾隆身份的差异,拿得起、放得下。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沈芳是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女子,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迎难而上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我。金無箴的纯真与善良更是让我明白,人间的真与诚,善与美。

那些年,我和妈妈追过的爱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着她不管那个角色都能塑造得深入人心,我原以为演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直到后来看到一位同学买的娱乐报纸上有关她的报道,才明白当演员的不容易:

看剧本、背台词,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炎炎夏日穿上厚厚的戏服拍戏,为了怕妆花,几个小时都可以坐着不动,手里拿着冰袋降温;而寒冬腊月却要身披薄衣演戏,即便冻得瑟瑟发抖,一旦开拍,也要镇定自若,演出在相应季节里面的真实感受。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演员的梦想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也没有机会去见她,没有对她表达过我的崇拜。

但是,她的每一个角色的美好品质都在无形中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学到了白娘子的与人为善,学到了程淮秀的果敢刚毅,学到了冯程程的懂得放手,学到了沈芳的坚韧不拔。

虽然,我没有向其他粉丝一样,天天追着含着给爱豆打call呐喊,没有天天表白追捧,但是,我会远远的看着她,祝福她,与她一同成长。

03追豆要理智

其实对于妈妈和我而言,我们与其说是追爱豆,还不如说是追爱豆演绎的歌曲和塑造的角色,并且从中学习正能量。

对于爱豆本人,我们却是保持了一份清醒和理智。

毕竟爱豆也是人,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在需要的时候,我们支持他们,理解他们即可。

如果过分干涉他们的生活,给爱豆造成困扰,我想,这是害,而不是爱。

只要爱豆们三观正,我们就会永远的默默地支持他们!

爱豆追豆,理智地爱,理智地追!

静静地看着爱豆成长,是我和妈妈选择的追豆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