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先事蹟 | 初心不改 桑榆為韶華——記安溪縣原文化局離休幹部薛世浩

雙先事蹟 | 初心不改 桑榆為韶華——記安溪縣原文化局離休幹部薛世浩

“看了電視新聞,為抗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總想做些什麼。這次我們國家的經濟受了很大的影響,我捐這點錢就是表達一點心意而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安溪縣老黨員薛世浩聽說社區在組織捐款,立刻表示要捐一萬元。樸實的話語中蘊含著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大愛。

雙先事蹟 | 初心不改 桑榆為韶華——記安溪縣原文化局離休幹部薛世浩

薛世浩1929年出生,1948年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安溪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1989年離休後,薛世浩就致力於關心下一代工作。30年來,他屢獲全國、省、市、縣各級表彰,去年底獲評“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深入一線作報告

有著70多年黨齡的薛世浩總是說:“我們要很清楚地知道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要奮不顧身、不圖回報。”在縣關工委工作期間,薛世浩始終將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圍繞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與縣關工委的同事組織各種報告團,深入到全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校,向青少年學生作報告。

薛世浩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在每次作報告之前,他都要廣泛蒐集資料,戴著老花眼鏡,一字一句地撰寫講稿,既有理論,又聯繫實際,內容豐富生動,很受青少年學生的歡迎。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全縣24個鄉鎮和數十所中小學,作報告數百場。

他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和鄉鎮,先後建立了9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還將安溪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事蹟整理編輯成故事集《浩氣長存》並出版,供各中小學學生學習。

傾力幫扶青少年

薛世浩十分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幫扶了一批又一批未成年人。龍門鎮許某夫婦的兒子小許在一所中學讀初中,因屢犯校規被停課反省,後離家出走,被找到後也不肯回家。許某向薛世浩求助,薛世浩把小許留下來,吃住在他家裡,慢慢進行開導,並請老師為他補課。半個月後小許的思想逐漸轉變。薛世浩便四處奔走,為小許聯繫就讀學校。小許在他的幫扶下用心學習,考進達標高中,後又考上大學。

在薛世浩的帶頭組織下,縣關工委老幹部幫教團每年舉辦普法教育宣傳幫教300多場次,幫教失足青少年400多人。

熱心資助貧困生

愛心助學是關工委的一項重要工作。從1995年縣關工委開展愛心助學工作以來,薛世浩就積極參與,想方設法資助貧困生。

2004年夏天,他獲悉官橋鎮的考生小林被福建中醫學院錄取,一家人卻因交不起學費而苦惱。他主動聯繫一位退休幹部給予小林每年5000元資助,直至小林大學畢業。面對著每一條求助信息、每位愛心人士的委託,他都會走訪瞭解,確定捐助對象,很多人在他的幫助下改變了命運。多年來,經他牽線搭橋,獲得資助的學生不計其數,也有不少人在受資助後走上了愛心助學的道路。

“思考、回首、不忘來時路,因為知道,自己從哪兒來,要到哪裡去。所以,想做得更多,想做得更好。”如今,年邁的薛世浩還在編寫《紅色安溪》書籍,讓更多人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福建老年報

作者:胡曉萍 黃明釗

福建離退休幹部

微信號:fjltxgb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