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抗疟药受热捧,专家:或致疟原虫耐药性增强应加强监测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扩散,新冠肺炎患者也可能患有疟疾。若大规模使用抗疟疾药物氯喹,可能造成疟原虫耐药性增加,影响未来的疟疾防治。

4月26日,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和全球卫生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疟疾日”主题网络研讨会上,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琪在回答南都记者此前提交的问题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新冠疫情下抗疟药受热捧,专家:或致疟原虫耐药性增强应加强监测

近段时间,因表现出对新冠肺炎的潜在疗效,两款老药磷酸氯喹和硫酸羟氯喹受到关注,甚至在部分地区引发抢购。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纳入了磷酸氯喹。

据了解,磷酸氯喹和硫酸羟氯喹均以“氯喹”为基质,作用机制相似,可用于抗疟原虫,也有一定抗自身免疫效果。在临床上,磷酸氯喹更多用于治疗疟疾,硫酸羟氯喹更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

目前,国际上对使用氯喹类药物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4月22日,诺华制药注册了羟氯喹的临床试验,希望通过对444名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明确其效果。

高琪介绍,氯喹和羟氯喹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时主要有两项作用:抗病毒和抗炎症因子风暴。炎症因子风暴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过度反应,在杀死病毒同时也破坏自身细胞。

通常来说,新冠肺炎患者早中晚期情况不一,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患者,抗炎症因子风暴作用则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患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两种药什么时候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高琪认为,开展氯喹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时,需要进一步明确患者病程、作用机理等。“不能简单说能用,或许不同人、不同阶段效果完全不一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引起关注的是氯喹类药物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高琪认为,氯喹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首先与使用剂量和使用疗程有关,增加剂量和疗程后不良反应可能增加,但相关症状一般会在停药后消除。在此前,中国的诊疗方案也曾调整磷酸氯喹用量,由不超过10日降至7日,并下调部分患者的服用剂量。

同时,氯喹类药物也展现出对患者心脏的影响,过量服用可能引发窦房结抑制,心律失常而致死。

在巴西进行的一项小型2期临床试验中,有11名患者不幸死于心律失常或心肌损伤。研究表明,大剂量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是危险的,尤其与抗生素阿奇霉素或其他药物联用时。目前该试验已被叫停。

高琪表示,氯喹类药物对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可能有更大影响,而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中有不少老年人,临床使用时要高度重视。

高琪也提醒氯喹类药物的积蓄毒性作用,这目前被外界关注较少。据介绍,氯喹类药物半衰期较长,可能产生针对视神经、视网膜的毒性。积蓄毒性作用通常在用药初期不会显现,但会随着疗程、剂量增加而累积,等到出现症状时已经很难逆转。

“积蓄毒性作用应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其他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这个是不可以预见的。”高琪强调。

由于氯喹类药物在近期受到热捧,目前原料药的国际市场需求及价格均大涨。谈及临床供应,高琪认为,由于氯喹类药物相对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疫情也极大刺激了市场需求,相信厂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生产,很快就能增加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非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超28000人。同时,非洲也是疟疾高流行区,如果新冠病毒进一步在非洲扩散,不排除很多新冠肺炎患者也合并患有疟疾。

高琪强调,这种情况下,如果大规模使用氯喹类药物治疗,有可能造成疟原虫耐药性增加,影响未来的疟疾防治。

他表示,中国对境外输入的除恶性疟以外的疟疾病例(间日疟、卵型疟和三日疟)的治疗也是以氯喹为主。如果由于境外新冠疫情造成耐药性增加,中国也需要加强监测,若发现耐药性,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用其他药物如青蒿素复方药物进行治疗。

据了解,2017年以来,中国已连续3年实现本地疟疾病例零报告,但每年有近3000例境外输入疟疾病例,防控压力有增无减。

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