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近日,一位名叫王猛(化名)的年轻人“火”了,他之所以受关注,不仅是因为他北京大学高材生、四川某地级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还因为他写了一封“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并自曝已经12年春节不回家。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而且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这还是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否则,连10分钟也没有。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算一算,至今已有6年。

曾经的理科状元,父母眼中的骄傲,到现在饱受压抑情绪的折磨摧残乃至跨专业攻读心理学方面的博士,是什么让他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王猛说,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可怜又可恨的父母一直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谢,而孩子却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

而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而这一句,最为扎心: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王猛的父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老王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

北大毕业生10年只回一次家,拉黑父母6年为哪般?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老俩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你”。

但这个契机,看起来遥遥无期。

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