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CBA還有四天就將揭開新賽季序幕,按照慣例,CBA公司會在開賽前隨機抽調部分球員進行體側,如果不能完成體側,那麼新賽季至少需要停賽四輪。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體測折返跑

CBA之所以要體側,初衷就是為了提高球員的鍛鍊意識。

CBA賽季短,休賽期長,除了國家隊成員需要完成國際賽事之外,其他的球員幾乎就是半年的休假。而很多球員就疏於鍛鍊。體側就是為了讓球員保證競技狀態,這項規則出來之時受到了很多球迷的褒獎。

而就在今天,上海隊32歲的老將張兆旭在體測的深蹲項目中意外受傷,引發了眾多球迷的關注。不少人表示不能理解體測,認為體測形式主義,沒有用處還會有傷病隱患,連NBA都沒有什麼體測,CBA簡直就是胡來。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張兆旭深蹲體測時受傷

體測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利弊之爭,而是提升球員素質的必要方式

對於這些聲音,我認為下這樣的評判太過武斷,不要因為出了問題就全盤否認。體測依然存在它的積極性,他是督促球員鍛鍊的一個方式。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有球員因為體測累癱在地

在NBA為什麼沒有這樣的體側,原因很簡單:

  1. NBA賽季長,夏季聯賽,季前賽都比CBA更完善,另一方面,NBA球員的自律性更加強,大部分球員在休賽期會參加訓練營或者聘請私教,在絕對充沛的訓練面前,體測自然沒有必要。
  2. 而CBA球員在自律方面做得還有很大差距,這才需要通過“考試”的形式督促球員學習,避免有些人渾水摸魚,可以說,體側也是萬不得已。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小丁深蹲訓練

體測中意外受傷,可以避免,而不是體測的弊病

在體側過程出現意外受傷,這也恰恰反映了CBA在管理上的漏洞,即使不是專業訓練,在進行深蹲的過程中都會有保護人員,更何況是較高強度的體側中。也就是說,這些傷病是可以避免的,不是體側本身的毛病,而是管理上的毛病。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精疲力盡的球員

體測也存在一些缺點,針對性測試有待加強

那麼,體側真的很完善沒有缺陷嗎?當然不是,而且問題還挺多。體側分為四項,而且任何被抽到的球員都是同樣的體測項目,這一點我非常不能理解。球員在場上的分工不同,各方面能力有強弱。就比如2分鐘強度投籃測試,有的內線球員投籃就是弱,他的強項就是籃下吃餅,你非得“考試”高強度折返中遠投顯然是為難人。

張兆旭受傷只是意外,CBA體測不能放鬆,但也亟待改進

大王上賽季體測未通過被停賽5場

上賽季王哲林就是就是因為投籃測試沒通過被停賽了五場,通過補考後合格後才繼續比賽。按照這種測試,奧尼爾可能沒能力打CBA。

所以制定針對性的體側非常有必要。

中國籃球發展任重道遠,途中必定會出現很多困難甚至是錯誤,不斷的改進、糾錯才是成長的方法,不要因為出了問題就全盤否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