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近日,经济“大萧条”成为一个很火的社会话题,各方学者都在争论,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会发生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现象,抑或是讨论如何从宏观上应对“大萧条”。

大萧条”是指20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随后这场经济动荡波及全球金融,导致“股市崩溃、银行挤兑、投资与生产下降、失业率飙升”,全球出现经济大衰退。

一、到底“大萧条”离我们有多远?#美国失业率水平将超过美国大萧条时期#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近一个月以来的经济现象:

1-- 国际: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跳水,来到23美元/桶;美股连续四次熔断后美国启动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国际黄金价格在三月底也开始走低。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2--国内:

出口加工为主的工厂纷纷停工、停业;中小型餐饮业挂出“门店转让”招牌;娱乐行业全面停滞不前;旅游行业大面积裁员……。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自1月23号中国武汉宣布封城以来,中国人民与新冠病毒展开了2个多月的搏斗,然而就在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候,全球疫情迎来大爆发。一时间仿佛经历了一场几十年的巨变,此时全球经济已经站在了“大萧条”的路口。

二、一百年前的“大萧条”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普通民众,谈论大萧条中的经济大形势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对我们而言,无论发生什么,世界终将继续前行,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当年的“大萧条”究竟发生了什么?

1--大学生入学人数下降,儿童营养不良。

大萧条时期美国卫生部报告称有20%儿童营养不良。到1933年,全美有1500所高等院校破产或关闭,大学生入学人数下降了25万人(当时美国人口约1亿)。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2--“以货易货”方式再一次登台。

1931年夏天,犹他州盐湖市突然没有了现金储备,不仅城市里银行空了,就连城里的金库和保险柜也都空了。当地人因为现金严重匮乏,不得不用货品或者劳动力来交换生活必需品,理发师用刮脸和理发来换取洋葱和土豆,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从换取食物逐渐扩展到其他产品。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3--“民以食为天”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对贫困的人来说,填饱肚子是生活第一需求。大城市中贫困的群体,在大萧条中会最先体会到饥饿的打击。1932年,一位调查芝加哥贫民窟的人描绘了这样一幕,一辆卡车卸下垃圾,大约有35个男女老幼等卡车刚一离开,就一拥而上冲向垃圾堆,他们用棍子扒垃圾,有些人则直接用手挖,争抢零零碎碎的食物和蔬菜。这一幕,普通美国人只在50多年后的电视屏幕上见过。

4--“人口回流”,农村变得“更香”。#回农村#

罗伯特·弗洛斯特曾经对“家”做过这样的解释: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不得不去那里的时候,它也不得不接纳你。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大萧条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口的流动轨迹,首先体现在人口的逆向流动上。整个20年代,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输出,让全美城市人口净增长了600万人。但从1930-1933年,这样的流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然放缓,并开始倒流。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逃离大都市,在乡下的亲戚朋友那里去避难;食不果腹的城市失业家庭,试着搬到农村地区,自己动手种点粮食。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在西弗吉尼亚、田纳西和肯塔基这些地方,失业矿工们回到了他们古老的土地上重操农活。1932年,农村人口净增了将近30万。

5--娱乐场所门庭冷落,家庭娱乐盛行。

大萧条让很多家庭的丈夫和妻子有更多时间待在一起,分享一些廉价的娱乐,比如听广播、玩扑克牌和朗读。过去主要以男性顾客为主的娱乐场所,如台球室、保龄球场、棒球赛、拳击赛,越来越门庭冷落。也有一些夫妻因为大萧条的打击,互相之间陷入无休无止的互相指责和琐碎无用的家庭内斗,但是总的离婚率在大萧条期间却出人意料地下降了。

6--传统手工,或许能够养家糊口。#传统手工食品#

收入的锐减,让城市家庭的妻子更忙碌了,她们不得不放弃部分家务活,去做些帮佣之类的零活挣钱;小镇和乡村地区家庭的妻子们,则重新捡起早已忘得差不多的古老手艺,这些手艺多半是老祖母一辈教的:很多家庭开始自制肥皂、烘干水果、腌制泡菜、烤面包、做蜜饯,自己熏制加工食品并储藏在地窖里。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7--女装销量锐减,男装却好做起来。

大萧条来临后,女装销量自然在下降,但同期男装的销售额跌幅却是女装的两倍。当男性开始放弃僵硬的衣领、奢华的帽子和吊袜带、穿在衬衣里的内衣时,女性则开始流行更廉价的材料和做工大规模成批生产的时髦女装。

8-廉价娱乐有生机#娱乐至死#

很多美国人放弃阅读时,收音机却成为“刚性需求”。只要有收音机,在家里可以端坐不动就能消磨时光。在1930-1932年间,400万个家庭购买了收音机,到1940年初,2800万个家庭共拥有4400万台收音机,覆盖了总人口的86%,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五花八门的新闻、政治、广告和娱乐节目。

一百年前的“大萧条”景象,给我们普通人什么警示

影院给观众们在现实生活中痛苦不堪带来解压空间,观众来电影院喜欢看到浮华美好的故事,以暂时麻痹心灵。

三、如果“大萧条”来临,我们该怎么应对。

1--一旦发生大萧条,一定要保住工作。哪怕是再平常再辛苦的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希望。

2--在大萧条下,投资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一切资产都在快速贬值,最值钱的资产就是钱本身。

3--在大萧条下,所有人都要省吃俭用。收集优惠券、参加各类打折活动是基本操作

4--低端娱乐产业或许能够在这期间挽救你。

大萧条也就是大洗牌。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静待时机,在曙光初现的时候,抓住机遇,原先遥不可及的梦就会实现。

历史不断重复,然而又不是简单重复,真正需要去掌握的并非历史上的那些事实,而是历史背后的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