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為什麼需要外科治療 Part I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自上世紀90年代,我進入心臟外科工作開始,每每告訴病人和家屬,他/她需要接受心臟手術的時候,總會面臨各種質疑,常見的說法比如“心臟病不是吃藥就行了嗎,幹嘛還要手術?”,或者“這麼大的手術,我/我們家老張這麼大年紀,怎麼能受得了?”,或者“我/我們家老趙體質這麼差,哪受得了手術?”,再或者“現在老李又沒怎麼不舒服,能不能多等等再手術?”,諸如此類。儘管耐心解釋,這些質疑往往成了病人拒絕手術的理由。20多年過去,樂於接受手術的患者確實明顯增加了,但這樣的疑問仍然不絕如縷。我也看到一些患者,在拒絕手術以後,又發生了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等他們終於想通,希望接受手術的時候,因為手術風險已經變得太高,而又被我們拒絕,陷於求治無門的絕望處境。所以我就想,為什麼不寫一篇小文,說說醫生為什麼要給心臟病人做手術呢?這篇文章不會涉及太多專業知識,而是帶給對此感興趣的讀者,醫生在作出手術決策的時候,是怎麼考慮的,依據是什麼。


觀點1:我們在變老,我們的社會在變老,而心血管疾病往往是老年病,所以,歡迎進入心血管病世紀


心血管病患者為什麼需要外科治療    Part I

上圖是聯合國公佈的中國人口預期壽命演變圖。可以看出,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1949年為35歲),當時最主要的致死原因還是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而後是胃腸道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在那個時代,來自外界環境的致病因素(細菌、寄生蟲、病毒)是我國人民健康的最主要威脅。到了2018年,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已達77.0歲;北京市更達到82.2歲(僅次於香港和上海),比70年前翻了一番。導致國民死亡的前三個疾病大類,已經變成了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病;按具體疾病算的話,則是腦卒中(中風)、冠心病和肺癌。其中,前二者的致死人數遠多於肺癌,——腦卒中和冠心病中的任何一個,都與所有惡性腫瘤的致死人數總和差相彷彿。具體到北京市,2018年,心臟病超過惡性腫瘤,成為第一位的致死原因;上海的統計也和北京相仿,處於榜首的循環系統疾病致死人數幾乎達到惡性腫瘤的兩倍。我想,作為南北兩座標誌性的國際大都市,帝都和魔都疾病譜的變遷,應該代表了中國未來的演變趨勢吧。事實上,在歐美國家,心臟病早已位居致死病因的首席好多、好多年了。

圖表和數字太枯燥,但卻最清晰地揭示了我們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來經歷的鉅變。人類知識的爆發式增長和現代醫學的飛躍進步正使我們逐漸擺脫自然環境的桎梏;特別是抗生素的發明,大大增強了人類抵禦外來病原體的能力,使大多數人得以步入老年;我們的生命長度越來越趨近於人類物種的生物學邊界。過去年逾七十稱“古稀”,現在別說70歲一點也不“稀”,耄耋、期盈之年也俯拾皆是。

但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由於機體的自然衰退和內在穩定性的降低,各種慢性病隨之而來,成為疾病譜的主流,比如前文提到的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現有心血管病人2.9億,其中高血壓2.45億,腦卒中1 300萬(腦卒中一般也放在心血管疾病中統計),冠心病1 100萬,心力衰竭450萬,瓣膜性心臟病大概有500~1000萬,肺源性心臟病50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每5箇中國人裡,就有一位罹患心血管疾病。而且,這裡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其他大多在老年發病,可以想象,老年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有多大。

據此,我們不難得出的結論是:

1) 經濟基礎決定了民生,中國的人口結構和疾病分佈在很大程度上覆刻了歐美髮達國家的演變道路。而且,我們的社會形態變革來得如此劇烈,在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也必然更突兀;

2) 心血管疾病已經、並且必將在未來長期佔據我國最高發疾病和最主要死因的首位,而我們對其危害的認識,還遠遠不夠;

3) 老年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所有診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和各種有創治療,都必然建立在對老年人機體條件的充分認知基礎上。即使規模最大、風險最高的心臟手術,也只有保證絕大多數老年患者能夠良好耐受,才能廣為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