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朱軍說,如果這輩子一定要患一種腫瘤,他寧願自己患淋巴瘤?

為什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朱軍說,如果這輩子一定要患一種腫瘤,他寧願自己患淋巴瘤?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 朱軍


作為腫瘤醫生,能夠陪著患者,用我的知識幫助他,陪他走完生命的全週期;他也會帶給我滿足感。所以我們能夠一起往前走,是件很快樂的事。

——北大腫瘤醫院黨委書記 朱軍


<code>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朱軍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優秀畫家的畫作。可惜斯人已逝。
“並不單單只是為了緬懷逝去的好友,”朱軍說,“更多的是反省,是警醒。”
這位淋巴瘤患者曾就診於朱軍門診,因為各家醫院給出的分型結果不同,他漸漸對醫生的診斷產生了懷疑,覺得自己並沒有生病。朱軍診斷後,覺得可以暫時觀察,但他更希望患者能取到病理,再來進一步確認。誰知,患者固執地認為“朱大夫說也可以再看一下”,於是放棄治療,天天吃齋唸佛,等朱軍再見到他的時候,病情惡化,神仙也無力迴天了。
痛心了好幾天。事後朱軍反省自己,也告訴年輕的醫生:“醫生要尊重患者自己的主見,但如果遇到一些意志力非常強大且固執己見的患者,醫生要更加慎重地對待他們,一定要按照規範的診療方法來協調,帶給他最好的治療。”/<code> 


淋巴瘤:對患者“友善” 讓醫生“頭疼”


朱軍曾經說過,如果這輩子一定要患一種腫瘤,他寧願自己患淋巴瘤。


他有這個底氣。經過近30年全世界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和研發,淋巴瘤已成為目前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朱軍團隊治癒率,以霍奇金氏淋巴瘤為例,更是達到80%左右,在國內遙遙領先。


然而,其高達七八十種分型,是哪個專科醫生都會“崩潰”的。比如出現爛鼻子症狀,以前可能會診斷為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致死性、中心性肉芽腫等等,隨著診斷的規範,現在大家認識到這種疾病是鼻型,NK/T細胞淋巴瘤。


規範的診斷和治療是腫瘤診療的基石,對於淋巴瘤領域尤其如此。正是堅定走規範診斷治療的路線,十幾年來他率領著我國成立最早的淋巴瘤專業團隊——北大腫瘤醫院淋巴瘤科,科室近十餘年每年接診的淋巴瘤新增患者、住院人次,每年及累計淋巴瘤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總數,都是國內第一。


在朱軍看來,淋巴瘤就是一個慢性病,在這個過程中,“你用你的專業知識幫助患者,陪伴著他,他在很多方面也在支撐著你,甚至給你帶來快樂,帶來一些幫助,帶來一些職業上的獲得感、滿足感。我始終認為,一個腫瘤大夫跟患者結緣是一輩子的事。”


“99086”,心無旁騖做醫生


去過朱軍辦公室的都知道,他的門牌號碼是:99086,翻譯過來就是“救救淋巴瘤”。30多年前,當他作為第三軍醫大學(現陸軍軍醫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走進301醫院血液科時,淋巴瘤只是血液科裡極其弱小的一個分支,診斷不明確,沒有特效藥,生龍活虎的小戰士送進來,醫生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他一天天衰弱,直至死去。朱軍說,淋巴瘤病區因為歸類為內四病區,被同事戲稱為“累死病區”,累而不得,“那種沮喪的心情太讓人挫敗了”。


2001年,當時已加盟北大腫瘤醫院的他向醫院申請,從內四病區單獨掛牌成立淋巴瘤科。


要知道,之前的淋巴瘤門診,患者稀稀落落,他們為了養活自己,還經常偷偷接一些別的病種,如此破釜沉舟,是一時衝動嗎?


是醫學的進步、新藥的出現帶給了朱軍和他的同事們希望。1998年,全世界第一個治療淋巴瘤的單克隆抗體靶向藥物在歐盟批准上市。朱軍參與了中國的註冊臨床試驗,藥效之神奇,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和信心。


“淋巴瘤是一個對化放療相對敏感的病,加上不斷出現的新的一線藥物,我就想幹脆專門做淋巴瘤,做出特色來。”在他的示範引領作用下,國內越來越多的醫院打出了專病淋巴瘤病房的牌子來,並迅速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回顧這30年來淋巴瘤治療取得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原因,他認為,“規範化的診斷所帶來的療效的改善、重視患者的專病的發展、多學科的合作是共同推動淋巴瘤取得較好療效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


責任和擔當:新藥和人才的助推器


2019年11月14日,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美國FDA批准了一款抗癌新藥。這對於FDA來說,只是一個程序性的操作,但對於中國的現代製藥史來說,卻意義非凡。因為,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獲FDA批准的抗癌新藥!這背後,就有朱軍率領的內科團隊的功勞,正是他們不遺餘力地牽頭和推動了這款新藥臨床試驗的進行,並以規範化、高標準、國際化的試驗成果贏得了前來檢查的FDA專家組高度讚揚。


事實上,近年國內所有的腫瘤新藥的臨床試驗,北大腫瘤醫院內科一直穩居第一,成為全國腫瘤專科醫院裡面的排頭兵。在淋巴瘤新藥領域,他們也是負責項目最多、推動新藥上市最多的國內醫療機構。


作為大內科主任,朱軍很自豪。除了新藥研發,這20年裡,北大腫瘤醫院人才輩出,全面開花。僅內科就成長出一批國內頂尖、國際化的人才,帶動著各個病種的臨床和科研全面發展。在2016年的中國腫瘤臨床實驗的報告中,擔任PI(主要研究者)的臨床試驗數量排名前五的9位專家中,北腫一家醫院就佔了1/3。


內科除了淋巴瘤專科,還有“消化腫瘤內科的沈琳、腎癌黑色素瘤的郭軍等一大批專家都已經是國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


作為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常務理事以及CSCO抗淋巴瘤聯盟主任委員,朱軍對淋巴瘤未來學科發展充滿信心。他認為,淋巴瘤始終站在腫瘤精準靶向治療的前沿,未來淋巴瘤的治療可能會獲得更大的突破,甚至走向無化療之路,從而真正實現“腫瘤不可怕,腫瘤可防可治、腫瘤可治癒”的健康中國夢。


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