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型城市”也可以“小而美”

胡建兵

随着城镇化逐渐进入到下半场,一些中心城市、大城市在人口快速集聚的同时,另一些中小城市、局部地区也面临着“收缩”的局面。继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及“收缩型城市”概念后,近日,发改委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再度提到,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

城市收缩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阶段和形态。“收缩型城市”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出现下降。另外,还表现在经济规模和财政收支方面出现下降,并有可能伴随有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出现。

目前我国的收缩型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之前的10年间,东北三省共有37个城市出现城区常住人口减少。有专家表示,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超大、特大城市都市圈为核心,产业、资金、人才都会加速向城市群聚集。未来我国的收缩型城市肯定会越来越多,人口会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等19个城市群集聚,远离19个城市群的很多县甚至地级市有可能会出现收缩。

“收缩型城市”的出现并不断扩围,意味着城市发展不能再单方面考虑城市增长和扩张,更应该思考城市在收缩中带来的各种问题。既然收缩是不可避免的,收缩型城市更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相关产业有所发展,让就业和发展机会留住人。同时,有产业才有财税,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中心城市把目光大多放在智能制造、科技研发、高端服务业上,“收缩型城市”则要依托人力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负责制造、配套等环节,与非收缩型城市形成分工,形成梯度转移的格局。

其实国际上也好,国内也罢,有不少城市多年来走的都是“小而美”的风格路线,牢牢抓住自己的特色或某个产业,甚至某一家企业,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典范。“收缩型城市”不妨就走“小而美”的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