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如果您認為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您有幫助,請酌情在佣金派點上支持東吳機械團隊(陳顯帆、周爾雙、周佳瑩、朱貝貝),感謝萬分。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東吳機械】陳顯帆18616532999/周爾雙13915521100/周佳瑩18310578622/朱貝貝18321168715

投資評級:增持(維持)

投資組合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晶盛機電】【先導智能】【恆立液壓】【華測檢測】【北方華創】【邁為股份】【銳科激光】【傑瑞股份】

本週周組合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投資建議

【宏觀數據】3月基建、房地產投資有所回升,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

1-3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19.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6pct,有所回升,根據東吳固收組判斷,主要系:(1)1-3月專項債發行大部分向基建轉移,資金支持力度較大;(2)1-2月受復產力度不足,基建回落較為明顯,而3月以來複產力度提升,預計2季度能轉正。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7.7%,降幅比1-2月份收窄8.6pct,房地產投資有所恢復,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但仍處於相對低位。我們認為隨著Q2地方重大基建項目的陸續落地和地產投資的回升,工程機械旺季需求將持續釋放,重點推薦【三一重工】【恆立液壓】【中聯重科】。建議關注柳工、中國龍工。

1-3月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25.2%,降幅收窄6.3pct;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3月同比為8.9%,較1-2月回升23.3pct,漲幅最高。

此外,3月工業機器人產量17241臺/套,同比+12.9%,單月增速和產量接近去年12月的高峰,上游工控企業訂單也呈現較快增長,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疫情影響減弱,通用自動化行業回暖趨勢延續,長期看好先進製造國產化的重點方向,重點關注激光板塊龍頭【銳科激光】、【柏楚電子】,機器人龍頭【機器人】、【埃斯頓】、【拓斯達】等。

【半導體設備】產業鏈數據受疫情影響不明顯,主流晶圓廠招標正常進行

晶圓代工廠收入大幅增長,訂單無明顯減少,繼續維持資本開支計劃:臺積電3月營收同比大幅增長42.4%,受疫情影響並不明顯,Q1合計實現營收約103.5億美元,同比+42%(超此前102-103億美元的預期);訂單方面未發生明顯減少,繼續維持2020年150-160億美元的目標資本開支。中芯國際將Q1收入指引由環比增長0-2%上調至6-8%;2020年資本開支將由2019年的22億美元大幅提升至31億美元。

ASML Q1發貨延遲,訂單需求依舊強勁:Q1淨利潤3.91億歐元,同比+10%,環比下降66%低於預期,主要受疫情影響發貨延遲;Q1系統預訂量達31億歐元,環比+28%,其中包括11個EUV系統的15億歐元。

國內主流晶圓廠招標正常進行,國產設備商獲多個訂單:華力集成、華虹(無錫)、合肥晶合自3月份以來開啟招投標,長江存儲自年初以來的密集招標仍在繼續,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華海清科等中標多個設備訂單,把握國產化機遇。建議重點關注【晶盛機電】【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其餘關注【長川科技】【精測電子】【華興源創】【至純科技】【華峰測控】。

【光伏設備】下游投資擴產積極,大尺寸硅片產業化加速

根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近日中環投資50億建設G12 PERC+電池線和疊瓦組件項目,預計設備投資約30億。【晶盛機電】作為中環的長期的戰略合作方,且其疊瓦組件產線早已實現順利銷售,有望成為此次中環疊瓦組件設備的獨家供應商。我們認為中環作為12寸大硅片的領導者,向後延伸進入電池片和組件領域,將進一步推動大尺寸硅片的產業化進程;我們預計大硅片帶來的行業替換需求超200億,晶盛作為唯一210單晶爐供應商將大幅受益。

光伏廠商擴產積極不受疫情影響,預計Q2開始落地訂單。近期中環、隆基等硅片廠商的擴產計劃如期推進;繼通威之後,愛旭、晶澳、晶科等廠商也接連公告大規模電池片擴產規劃,我們預計Q2有望開始陸續招標。

210大硅片產業化進程有望超預期,重點推薦硅片設備龍頭【晶盛機電】;下游電池廠的大規模擴產及電池技術的更新迭代帶來設備空間,推薦電池片設備龍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持續;下游行業需求低預期;行業競爭惡化。

3、本期報告

【中微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半導體設備迎國產化機遇

4、核心觀點彙總

【工程機械】混凝土機挖機接連漲價,Q2旺季需求將持續釋放

3月份挖機銷量大超預期,混凝土機挖機接連漲價,行業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繼近期混凝土泵車漲價5-10%後,三一、徐工、柳工等挖機也紛紛漲價5-10%,這說明行業主要矛盾發生變化。3月以前,行業主要矛盾是下游復工復產問題;如今,行業主要矛盾轉變為工程機械供應商如何滿足市場旺盛需求的問題。目前各供應商生產比較吃緊,我們預計4月銷量比3月更好,4、5月份行業供應商會呈現較為明顯的搶工狀態。

需求更高,排產更滿,基建更多,Q2旺季需求有望持續釋放。首先需求更高,疫情影響下工程機械旺季基本後移一個月,Q2下游需求旺盛;其次排產更滿,工程機械新訂單在增加,各供應商3月生產比較吃緊,而Q2排產準備會更充足;最後基建更多,基建政策還沒完全下來,基本都是存量需求,3月27日政治局會議提出專項債、特別國債、赤字率在內的政策“三板斧,我們判斷政策“三板斧”將帶動全年基建投資2萬億以上增量,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超10%。我們預計Q2需求更高,排產更滿,基建更多, Q2旺季需求有望持續釋放。

小挖首先發力,後續中大挖有望放量。3月國內小挖/中挖/大挖銷量佔比分別64.6%/24.2%/11.2%,同比+3.6/-1.8/-1.8pct,小挖繼續引領行業增長。短期來看,南方和沿海下游開工復工情況較好,Q1小挖銷售已經首先啟動。隨著北方尤其是西北復工推進,我們預計後面中大挖需求會逐漸釋放。

龍頭市佔率有望加速提升。3月挖機總銷量同比+11.6%,三一挖機銷量同比+14.2%。三一市佔率長期穩步上升,10年來平均每年上升2個點左右,明後年這種規律有望持續下去。尤其今年各供應商的供應鏈、產能更為緊張,龍頭企業市佔率有望加速提升,三一市佔率有望達到28%以上。

重點推薦【三一重工】:全系列產品線競爭優勢、龍頭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龍頭估值溢價。【恆立液壓】國內液壓龍頭,泵閥全面放量彈性可期。【中聯重科】起重機、混凝土機龍頭,混凝土機剛開始更新週期,塔機銷量有望繼續超預期。建議關注柳工、中國龍工。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持續;政策力度不及預期;下游開工不及預期。

【鋰電設備】3月國內電動車銷量環比改善,看好估值低位的設備公司

3月電動車銷量5.3萬輛,同比下降53.2%,環比大幅增長301.3%。疫情影響1-2月產量及銷量持續下滑,3月環比大幅改善,預計Q2回暖。根據東吳電新組預測,國內明確補貼延遲兩年,拐點已現,20年國內電動車銷量有望恢復至140萬輛。海外方面,全球電動化如火如荼,歐洲碳排放考核正式執行,1-2月連續超預期,疫情影響3月下旬銷量,但德國、英國等仍保持高增態勢,整體銷量大超預期。

龍頭設備公司先導智能Q1業績預計同比下滑35%-55%,新接訂單高增長驗證新產能週期。我們判斷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Q1收入佔比不到1/6,毛利率同比下滑,但剛性費用高企,導致業績下滑。2020年戰略聚焦鋰電、重點降本,有望Q2開始改善;根據公司的預期,Q1新接訂單高增長超預期,國內電池廠擴產如期落地,海外客戶擴產節奏略有影響,但20年擴張計劃依舊確定,新產能擴張週期的邏輯不受疫情影響。我們預計全年新接訂單達80-100億,將保障未來業績高增長。

投資建議:近期板塊調整已反映市場悲觀預期,相關設備公司估值已接近低位。我們堅定看好這一輪全球動力電池產能擴張週期帶來的設備投資機會,重點推薦全球鋰電設備龍頭【先導智能】,目前估值不到30倍。其餘關注【杭可科技】【贏合科技】

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下游擴產進度不及預期。

【油服】OPEC達成減產協議,長期來看國內油氣開採景氣度將持續

年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幅度較大,國內三桶油資本開支均有所下調——中石油2020年資本開支年初計劃批准2950億元,較2019年實際資本開支調減0.6%;中石化2020年初步計劃資本支出1434億元,較2019年實際資本開支調減2.52%;中海油2020年初步計劃資本支出850-950億元,未來公司將按照目前油價新形勢,對原計劃進行一定程度調減。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石油生產盟友達成了協議,將原油產量第一階(2020年5月至6月)削減970萬桶/日。美國、巴西、加拿大將共同減產370萬桶/日,其他G20產油國或也將減產。我們認為減產協議的達成有利於國際原油價格穩定,減輕國內油氣資本開支調減的壓力。

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推動下,國內油氣開採景氣度仍將持續。2020年是國內油氣七年行動計劃第二年,仍處於起步階段,國內原油產量較2億噸紅線仍有差距,天然氣也較目標有較大距離,2018-19年天然氣產量增速不足以達到2020年產量目標。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預計國內油服行業景氣將持續。

投資建議:持續首推油服設備龍頭【傑瑞股份】

風險提示:油服公司股價隨油價波動;行業資本開支計劃不及預期。

【半導體設備】大基金二期3月底開始實質投資,國產設備商將顯著受益

產業鏈1月銷售數據全面回暖,中國地區增速高於全球:全球半導體銷售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月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為353億美元,同比-0.23%(10/11/12月同比分別為-12.5%/-11.4%/-5.55%),降幅逐月收窄。1月中國地區銷售額+5.16%,

回暖趨勢顯著。晶圓代工廠收入也明顯提升:1-2月臺積電合計營收同比大幅增長42%。集成電路進出口方面:1-2月集成電路進口額合計430億美元,同比+ 5.83%;集成電路累計出口額152億美元,同比+9.11%。半導體設備方面:1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的銷售額為23.4億美元,同比+22.9%,增速為2018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

大基金二期預計月底開始實質投資,規模超2000億,國產設備商顯著受益:大基金二期重點扶持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相比於第一期,第二期更注重產業整體協同發展+填補技術空白。產業方面,大基金推動產業資源的整合和人才的聚集,建立集成電路產業園區。上下游產業鏈方面,大基金推進【國產設備材料的下游應用】,加強企業間上下游的結合,發揮全產業鏈優勢。技術方向方面,大基金將繼續填補空白,加快開展光刻機、化學機械研磨設備等核心設備以及關鍵零部件的投資佈局,保障產業鏈安全。我們認為大基金二期將帶動設備行業的發展,龍頭企業將明顯受益。按照一期1:3的撬動比,所撬動的社會資金規模在6000億元左右,按照加重投資裝備行業的投資思路,

預計設備端的投資佔比為15%左右,則設備方面的投資額可達900億元。我們認為:1)二期基金將對包括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清洗設備等領域已有佈局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幫助龍頭企業鞏固自身地位,繼續擴大市場。此外,提升企業成線能力可以幫助擴大設備產品佈局。2)產業資源和產業鏈的整合可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幫助國產設備提供工藝認證條件並且打造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最終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半導體硅片製造商上海合晶擬進軍科創版,募資有望擴產利好設備商:3月11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了中金公司關於上海合晶科創板IPO的輔導備案情況報告。上海合晶是全球第6大半導體硅片生產商臺灣合晶的控股子公司,具備從長晶、拋光至外延一體化完整生產設施及技術。目前擁有上海晶盟、鄭州合晶、揚州合晶三家子公司,以8英寸及以下的小尺寸硅片供應為主;其中鄭州合晶現有一期8寸片產能20萬片/月,二期規劃投資45億元建設12寸片產能20萬片/月,目前進展較慢。我們認為若上海合晶IPO募資成功,有望投向大硅片擴產項目,為12寸大硅片的國產化添磚加瓦;【晶盛機電】作為國內硅片設備龍頭,也是鄭州合晶的主要設備供應商,未來有望受益。

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晶盛機電】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具備80%以上的整線生產能力,已有批量訂單;【北方華創】產品線最全(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其餘關注【中微公司】國產刻蝕機龍頭;【長川科技】【精測電子】【華興源創】【至純科技】【華峰測控】。

風險提示:大基金投資進度不及預期;設備國產化不及預期。

【光伏設備】通威擴產30GW加碼電池片,利好電池片設備商

大規模擴產加碼電池片,預計未來4年新增設備需求有望達200億+。根據通威公告,新規劃的30GW產能分四期實施,每期7.5GW;其中一期、二期計劃各投資 40 億元(對應5.3億/GW),以PERC擴產為主,並預留後續升級空間,可疊加PERC+或TOPCON設備;三期、四期計劃各投資 60 億元(對應8億/GW),預計在2-3年後進行,屆時視經濟性考慮擴產HIT。同時通威還規劃目標2023年電池片產能達80-100GW,其目前產能20GW,對應新增產能60-80GW,我們測算其未來4年新增設備需求有望達200億以上。

PERC的有效產能有限,預計短期電池片擴產仍以PERC為主。2019年底PERC產能合計達100GW以上,而非硅成本在0.3元/W以內的PERC產能不到40%,0.35元/W以上的產能也佔到40%左右,在光伏平價的背景下,0.05元/W的成本差距將促使落後的PERC產能進行升級,因此我們認為短期內電池片擴產仍以PERC為主。

PERC+/TOPCON均能夠在PERC產線基礎上疊加設備實現升級,預計是PERC向HIT升級的過渡路線。PERC+:基於P型硅片,目前實驗室效率在23.5%以上,但新設備不成熟,仍處於方案階段。TOPCON:基於N型硅片,轉換效率達23.5%以上,設備相對成熟,但由於N型硅片和設備都比較貴,綜合成本高於PERC+。我們認為PERC+/TOPCON將是PERC升級至下一代技術的過渡路線,未來幾年隨著HIT成本的下降和轉化效率的提高,HIT將成下一代光伏電池的大趨勢,建議關注HIT主題性投資機會。

擴產規劃均兼容210大尺寸,產能提升明顯,210產業化進程有望超預期。以正在建設的通威眉山一期為例,若投資210級別,一個車間的產量將達7GW,相對於158或166的產出(4-5GW)高50%左右,綜合而言單GW投資額降低,產線的投資回收期大幅縮短至2年以內。此前,愛旭也發佈了5GW 210電池生產線量產,還計劃擴產電池產能 2020年底達到 22GW,2021年底到 32GW,2022年底到 45GW。我們判斷未來210技術的滲透率提升速度會超市場預期。

重點推薦:(1)下游電池廠的大規模擴產及電池技術的更新迭代帶來設備空間,利好設備商,我們重點推薦電池片設備龍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210大硅片產業化進程有望超預期,推薦硅片設備龍頭【晶盛機電】

【檢測行業】第三方檢測穿越牛熊,優選內資龍頭

檢測行業空間大,增長穩,增速約為GDP的2倍。檢測行業與宏觀經濟環境相關,增速快於GDP且波動較小。全球檢測行業近5 年CAGR為9.4%,約為全球GDP增速3倍,預計未來保持7%左右增長率。國內檢測市場空間大,產業轉移促進繁榮。國內檢測市場近5年CARG為 15%,約為國內GDP增速2倍,全球檢測行業增速1.5倍,預計未來保持10%以上增長率。第三方檢測代替企業自檢成趨勢,國內第三方檢測市場增速約為2倍GDP增長,預計未來保持15%左右增長率。國內第三方檢測佔比2013-2018年為32.6%-43.2%。2018年國內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達到1004億元,近5年CAGR為17%。第三方檢測行業空間大,增速快,增長波動小,具有穿越牛熊特徵。

行業格局:分散到集中,龍頭優於小公司。

檢測行業呈現“碎片化”特徵。2018年全球檢測市場CR10僅為18.7%,國際檢測龍頭SGS市佔率僅為3.7%;國內檢測市場CR5僅為10.5%,國內檢測龍頭華測檢測的市佔率不到1%。國內外檢測市場集中度正逐年提升:全球四大檢測機構SGS、BV、Eurofins、Intertek的市佔率2012-2018年為6.5%-9.0%,在國內檢測市場5家檢測龍頭市佔率2014-2018年為1.7%-2.4%。龍頭集中度提高是行業趨勢:檢測機構規模與營收增速成正比,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內生增長+外延併購”的重資產模式下,龍頭企業有天然優勢。

國內檢測市場:內資龍頭優於外資龍頭。通過覆盤海外檢測巨頭髮展史,梳理出巨頭成功三要素:(1)細分領域龍頭;(2)“內生+併購”雙輪驅動;(3)精細化管理。內資檢測龍頭不僅具備國際巨頭基因,且背靠國內檢測市場更具人才激勵、本土化、挖掘產業機會方面的優勢。數據顯示,內資檢測龍頭在營收增速與市佔率提升方面高於外資檢測龍頭。

細分檢測領域機會。(1)食品安全檢測:

18年同比增長16.4%,關注華測檢測、廣電計量。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規模達到665億元,同比增長16.4%,2010-2018年CAGR為21.5%。(2)醫藥檢測:17年同比增長37.4%,關注金域醫學。2017年國內第三方醫學檢測市場規模為143.6億元,2009-2017年CAGR達 41.6%。(3)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18年同比增長18.4%,集中度有望提升,關注廣電計量。2018年國內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18.4%,2008-2018年CAGR為22.1%。(4)汽車檢測:18年同比增長10.0%,關注安車檢測。2018年汽車檢測市場規模合計為306.5億元,同比增長10.0%,2010-2018年CAGR為13.7%。(5)建築建材檢測:18年同比增長2.2%,關注國檢集團。2018年國內建材建工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為510億元,同比增長2.2%,2009-2018年CAGR為14.7%。

相關個股:【華測檢測】為民營檢測龍頭,主要業務在生命科學、工業品、消費品以及貿易保障四大檢測領域;【廣電計量】是軍工、汽車檢測領域的領軍者,目前正積極佈局食品與環保檢測業務;【國檢集團】是建材檢測領域龍頭,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安車檢測】為國內機動車檢測領域龍頭,近來通過收購進一步整合汽車檢驗行業。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行業整合進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波動。

5、推薦組合核心邏輯和最新跟蹤信息

先導智能:Q1業績預計同比下滑35%-55%,新接訂單高增長驗證新產能週期。公司發佈業績預告,Q1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0.87億-1.26億,同比下滑35%-55%,符合我們此前預測。Q1業績下滑主要系毛利率波動+剛性費用高企:我們判斷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Q1收入佔比不到1/6,毛利率同比下滑,但剛性費用高企,導致業績下滑:1.我們判斷20Q1的毛利率水平延續2019年下半年的趨勢,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下滑幅度較大,主要系19Q1毛利率由於驗收訂單結構原因處於45%的高水平。2.研發費用依舊高企。2019年以來公司持續擴大研發人員招聘和研發投入迎接訂單高增長,預計19Q4研發費用近1.8-2億元,我們推測20Q1研發費用規模略低於Q4但依舊高企,同比增長幅度較大;2019Q1業績為1.9億元,預計2020Q1研發費用對業績影響較大。3.此外,其他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由於疫情影響,開支會有所降低。2020年戰略聚焦鋰電、重點降本,有望Q2開始改善:公司2020年的戰略重點即降低成本和費用,將聚焦鋰電主業,重新梳理人員結構,控制用人和供應鏈成本,目標維持4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我們認為隨著公司對研發費用的控制和攤銷,預計Q2開始費用率將有所改觀,下半年可見戰略成果。Q1新接訂單超預期,疫情不改新產能擴張邏輯:根據公司的預期,Q1新接訂單高增長超預期,國內電池廠擴產如期落地,海外客戶擴產節奏略有影響,但20年擴張計劃依舊確定,新產能擴張週期的邏輯不受疫情影響。我們預計全年新接訂單達80-100億,將保障未來業績高增長。預計公司2020-2021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2.3/16.8億,對應當前股價PE 29/21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擴產不及預期、電動車銷量不及預期、回款不及預期。

三一重工:業績預增77-93%符合預期,看好20年繼續增長。公司發佈業績預告,2019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08億-118億,同比+77%-93%;扣非歸母淨利100億-112億,同比+66-86%,符合市場預期。根據我們測算,2019年Q4公司淨利潤約為16.4-26.4億,若按中值21.4億計算,比2018年同期增長74%,單季度增速高於2019Q3的61%,主要系Q4公司各產品線較Q3淡季的增速均有提升。全年來看,挖掘機板塊行業銷量增速達15.8%持續超預期,市場份額不斷向龍頭集中,三一挖機銷量增速達29%,市佔率提升近3pct;同時受益於高端產品大挖迅速替代外資,我們判斷三一的挖機收入增速要高於銷量增速,預計全年挖機收入增速超35%。而在起重機板塊,2019年行業經歷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長、Q3微增後在Q4實現增速回升(達20-30%),我們預計全年起重機銷量增速在33%左右,而三一的收入增速與之基本持平。混凝土機械板塊上,2019年混凝土泵車剛剛開始進入更新換代高峰期,疊加Q4以來攪拌車治超趨嚴,全年混凝土機械行業銷量實現高速增長,我們判斷三一作為龍頭,其收入增速有望超40%。另一方面,公司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經營效率、人均產值持續大幅提升,同時依靠智能製造與技術創新有效控制、降低成本費用,盈利水平持續提高。三季報綜合毛利率32.5%,較2018年同期增加1.4pct;淨利率為15.6%,同比+3.7pct,我們判斷後續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將繼續為業績帶來彈性。展望2020年全年,政策穩基建將託底工程機械,地產投資不悲觀,環保排放標準的切換將加速工程機械設備的更新,我們預計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疊加龍頭的市佔率提升以及全球化佈局,三一業績將繼續增長。隨著海外收入快速增長,出口正在成為新亮點。19年全年三一累計出口挖機8118臺,同比+27%。此外半年報披露三一印尼、三一印度、三一歐洲、三一美國等大部分海外區域銷售額均實現較快增長;隨著全球化佈局成果的顯現,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出口收入將為公司帶來業績彈性。因此,我們繼續維持2019年年初以來的觀點,堅定看好中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企業,看好公司戴維斯雙擊的機會。預計公司2019-2021年淨利潤分別為113億、136億、150億,對應PE分別為15、12、11倍,給予“買入”評級。我們給予2020年目標估值至14倍PE,對應市值1904億,上調目標價至22.6元。

風險提示:下游基建房地產增速低於預期,設備更新換代速度不及預期,出口不及預期,行業競爭格局激烈導致盈利能力下滑。

晶盛機電:Q1扣非淨利預增23-37%,疫情影響下仍實現超預期增長。公司發佈Q1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26-1.39億,同比+0-10%;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300萬-400萬。Q1扣非淨利預增23-37%,疫情影響下仍實現超預期增長:根據我們測算,公司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1.22-1.36億,同比+23-37%。公司在疫情停工等因素的影響下保持整體經營穩定,並實現較快增長,我們認為是比較超預期的。14億元光伏大訂單落地,硅片技術迭代拉長設備需求週期:公司3月中標中環光伏大訂單,此次中標的訂單和第一批基本一致,包括長晶爐12.1億,單晶硅棒切磨加工一體線裝置1.98億,單晶硅棒截斷機1710萬,合計14億元。下游光伏硅片的新產能週期邏輯不受疫情影響持續兌現,我們認為隨著210大硅片產業化的加速推進,下游硅片廠擴產規劃有望大幅提升。按單位投資2億元/GW,僅行業替換需求就超過200億元,晶盛作為唯一210單晶爐供應商將大幅受益。根據我們計算,截至2019年末晶盛在手訂單在30億左右,加上此次新接的14億元,合計在手的光伏訂單預計約40億,半導體訂單約5億,在手訂單總金額約45億元。由於公司主要的光伏訂單生產週期在3個月,發貨後的驗收週期在3-5個月不定,按照目前的訂單確認進度,我們預計公司2020年業績仍然會高速增長。半導體業務進入收穫期,訂單預計在20年落地:半導體大硅片行業受全球半導體景氣重回上行週期將面臨供需缺口,同時受益國產替代加速,2020年半導體大硅片重啟擴產週期確定;中環定增50億擴產半導體硅片的項目將在20年加速進行,公司作為國內唯一設備提供商,已具備8寸線80%的整線製造能力和12寸單晶爐的製造能力,將顯著受益半導體訂單落地後帶來的業績+估值提升。預計公司2020-21年業績分別為9.5、12億元,對應PE為29、23倍,對比其他半導體設備公司估值具備較大提升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半導體設備訂單落地速度低於預期,光伏硅片廠商下游擴產進度低於預期。

6、行業重點新聞

【半導體設備】比亞迪芯片公司完成重組,尋求時機獨立上市

4月15日,比亞迪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重組完成,並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通過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公告稱,本次重組後,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提升公司獨立性並助力第三方客戶拓展,同時擴充其資本實力,加速業務發展。另外,比亞迪半導體將強化市場導向,積極拓展外部訂單,還將在適當時機尋求上市,以建立獨立的資本市場平臺和市場化的激勵機制。

【半導體設備】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下滑7%至598億美元

美國加州時間4月14日,SEMI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達到598億美元,比2018年的645億美元的歷史高點下降了7%。中國臺灣地區是去年半導體設備的最大市場,銷售額增長了68%,達到171.2億美元。中國大陸以134.5億美元的銷售額保持其第二大設備市場的地位,其次是韓國,為99.7億美元,銷售額下降了44%。2019年全球晶圓加工設備的銷售額下降6%,而其他前端部分的銷售額增長9%。封裝和測試設備的銷售也分別下降了27%和11%,而在中國,除封裝之外,所有主要設備領域的銷售額均有所增長。

【半導體設備】長江存儲推出128層QLC閃存

4月13日,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佈其128層QLC 3D NAND 閃存(型號:X2-6070)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作為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 NAND閃存,長江存儲X2-6070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 閃存芯片容量。此次同時發佈的還有128層512Gb TLC(3 bit/cell)規格閃存芯片(型號:X2-9060),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鋰電設備】環比增長363%,3月動力電池裝機量復甦

近日,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佈的《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5.2萬輛,同比下降52%,動力電池裝機量約2.76GWh,同比下降46%,但環比增長363%。其中,裝機量排名前十企業合計約2.68GWh,佔整體裝機量的97%。儘管3月裝機電量同比去年依然大幅下滑,但環比2月的0.60GWh卻出現“報復性”增長。這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步走出疫情影響迴歸上升車道,進而拉動電池裝機增長,提振鋰電行業發展信心。

【鋰電設備】寧德時代聯手科士達投建鋰離子電池製造廠

近日,中國儲能製造業巨頭公司寧德時代與深圳科士達科技有限公司將展開合作,擬在中國福建省建設一處新鋰離子電池製造廠。該電池製造廠投資總額1.5億美元,初始產能預計為1GWh。工廠既生產鋰離子電池組,也生產用於太陽能-儲能領域的集成產品。電池製造廠由位於霞浦經濟開發區的兩家工廠組成,包括兩條儲能PCS設備生產線,兩條充電線路生產線以及一條電池組組裝生產線。首期北區項目建成後年產儲能PACK1GWH,充電柱整樁1.2萬套,年產值約6億元,此次合作開發的項目預計會創造600多個新工作崗位。

【光伏設備】總投資145億,晶科再擴10GW硅片、10GW電池、10GW組件項目

4月14日,晶科能源與上饒經開區簽訂合作協議,擬在上饒建設 “10GW硅片、10GW電池、10GW組件生產及研發總部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達145億元,其中3個 “10GW” 項目投資135億元,研發總部項目投資10億元,計劃於今年5月開工,2021年實現全面達產,預計每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億元,稅收7.5億元。

【光伏設備】總投資50億,中環G12 PERC+電池和疊瓦組件項目落戶高郵

4月13日,由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高郵經濟開發區的50億元G12 PERC+電池線和疊瓦組件項目正式簽約落地。G12 PERC+電池線和疊瓦組件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註冊資本10億元,其中設備投資約30億元,用地面積約285畝,建築面積約8.5m2,建設實現尺寸和性能跨越發展、引領行業潮流的G12 PERC+光伏電池和疊瓦組件項目。一期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開票銷售50億元以上,對於高郵搶抓光儲充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時機,加快光儲充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國內知名光儲充產業製造基地具有里程碑意義。

【智能製造】綠的諧波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4月13日,上交所受理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的諧波”)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5.46億元,國泰君安為公司保薦機構。綠的諧波成立於2011年,公司產品包括諧波減速器、機電一體化執行器及精密零部件等。2017-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6億元、2.2億元和1.8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858.63萬元、6506.69萬元和5847.83萬元。

7、公司新聞公告

【雙環傳動】子公司獲得特斯拉樣品採購訂單,預計一季度虧損1800萬-2300萬元

公司4月16日晚間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雙環傳動(嘉興)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於近日獲得特斯拉樣品採購訂單,特斯拉將向全資子公司雙環嘉興採購傳動零部件。本次合同履行標誌著對方對公司的質量管控體系及生產能力的認可,進一步驗證了公司在新能源傳動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也為公司與特斯拉開展業務合作奠定了基礎,對公司深入拓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有著積極意義。

此外,公司4月14日晚間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虧損1800萬-2300萬元,由盈轉虧。報告期內,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汽車市場產銷大幅下降、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復工延遲、物流受阻等因素,導致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天奇股份】一季度預虧550萬元-820萬元

公司4月15日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1-3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50萬元-82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3706.41萬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智能裝備板塊部分項目的安裝調試驗收存在不同程度的延遲,導致智能裝備板塊一季度營業收入未達預期並同比大幅下降;循環板塊重要全資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地處湖北省宜昌市,受疫情影響嚴重,一季度業務開展嚴重受阻,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大幅減少。

【東方精工】一季度淨利潤預增52.52% - 90.65%

公司4月14日發佈2020年一季度預告,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00萬元至5000萬元,同比增長52.52%至90.65%。報告期內整體主營業務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態勢,未發生因疫情導致主營業務收入出現顯著變動的情形。報告期內,在董事會授權範圍內公司以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獲得的投資收益同比顯著增長,對公司2020年一季度整體損益情況產生了積極影響。

【勝利精密】一季度預盈900萬–13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公司4月13日晚間公告稱,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0-13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71億元。受疫情影響,公司努力穩步復工復產,積極推進聚焦主業和降本增效等舉措,同比大幅降低了成本費用和虧損;同時,公司加速收縮非核心業務,增加了投資收益,因此,預計2020年一季度將實現扭虧為盈。

8、重點數據跟蹤

圖1:3月挖掘機銷量49408臺,同比+11.6%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2:3月小松挖機開工114h,同比-16.4%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3:3月機床銷售4萬臺,同比-21.7%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4:3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6萬輛,同比-49.2%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5:3月動力電池裝機量2.76GWh,同比-46% (單位kWh)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6:2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額23.68億美元,同比+26.2%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7:3月工業機器人產量17241臺/套,同比+12.9%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圖8:1-2月電梯、自動扶梯及升降機產量6萬臺,同比-36.2%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9、風險提示

疫情影響持續;經濟增速低預期;下游行業需求低預期;行業競爭惡化。

感謝您支持東吳陳顯帆團隊

「東吳機械陳顯帆」周觀點: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整體制造業投資回暖,半導體設備需求依舊強勁

東吳機械研究團隊榮譽

2019年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機械行業 第三名

2019年 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 機械行業 第五名

2017年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機械行業 第二名

2017年 金牛獎最佳分析師 高端裝備行業 第二名

2017年 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 機械行業 第五名

2017年 每市組合 機械行業 年度超額收益率 第一名

2016年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 機械行業 第四名

2016年 金牛獎最佳分析師 高端裝備行業 第四名

2016年 每市組合 機械行業 年度超額收益率 第一名

陳顯帆 東吳研究所副所長,董事總經理,大製造組組長,機械軍工首席分析師(全行業覆蓋)

機械行業2019年新財富第三名,2017年新財富第二名,2016年新財富第四名,2015年新財富第三名,2014年新財富第二名;所在團隊2012-2013年獲得新財富第一名。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學士、金融學碩士。4年銀行工作經驗。2011-2015年曾任中國銀河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2015年加入東吳證券。

周爾雙 高級分析師(工程機械,鋰電設備,半導體設備,光伏設備、智能製造,電梯)

英國約克大學財務管理學士、金融學碩士,六年機械研究經驗,2013年加入東吳證券。

周佳瑩 分析師(油服設備、激光器、軌交設備)

四川大學經濟學學士、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2016年起從事軍工行業賣方研究,2017年加入東吳證券。

朱貝貝 研究助理(工程機械、鋰電設備、半導體設備、光伏設備、智能製造)

武漢大學學士、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2018年加入東吳證券。

免責聲明

本公眾訂閱號(微信號:透視先進製造)由東吳證券研究所陳顯帆團隊設立,系本研究團隊研究成果發佈的唯一訂閱號。

本公眾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

本訂閱號不是東吳證券研究所陳顯帆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所載內容均來自於東吳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或對已發佈報告進行的跟蹤與解讀,如需瞭解詳細的報告內容或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東吳證券研究所已發佈的完整報告。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東吳證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團隊不對任何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對所載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訂閱人對本訂閱號發佈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複製、轉載;經授權進行復制、轉載的,需註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訂閱號所截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或修改。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新媒體形式製作的本訂閱號推送信息僅面向東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在未經授權前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東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本訂閱號,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