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日本(十三):理論與現實的鴻溝——沒有回報的日元升值干涉

1

這是日本80年代社會研究的第十三篇。

上次寫到了日本政府出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留下的財政和經濟問題,以及日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壓力,草率地選擇了日元升值,而非如一般觀念所認為的那樣,出於美國的政治壓力。

而其選擇日元升值的經濟學理論是,希望通過本國貨幣升值來弱化以半導體、汽車、家電為代表的製造業的競爭力,並且加大對美國的進口來減少對美貿易不均衡。

具體而言,經濟學中被稱為J曲線效應預期。也即,在日元升值的時點上,由於消費和生產行為的粘性作用,進出口的貿易量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但由於日元升值,貿易黑字反而會增加。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情況開始變化,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貿易黑字開始減少。

但是如上次的國際經濟學分析所示,日本的對美貿易不均衡是長期趨勢性的,匯率調整隻能改變短期效應,於長期無能為力。85年之後的貿易收支變化也證實了這一點。而如小宮隆太郎所言,日美長期趨勢性的貿易不均衡在90年代中期才有緩解。


鏡中日本(十三):理論與現實的鴻溝——沒有回報的日元升值干涉



但是就是被日本政府所期待的J曲線,也並沒有立即生效,那麼當時的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

2

經濟學的J曲線效應一個假設前提是,市場中價格對銷售調整作用。價格上升競爭力下降,購買數量減少,消費者就會改為購買價格低的替代品,貿易就會轉向均衡。

但是日本對美出口的商品真的受價格影響大嗎?

85年日本對美輸出750億美元份額中,汽車公司前五家佔了200億美元。日本對美出口份額大的前20家,具體而言,汽車、家電、機床、精密儀器等,事實上佔了出口總份額的一半。也即是說,所謂的日本對美的輸出問題,實際上就是十幾家大公司對美的輸出問題。


鏡中日本(十三):理論與現實的鴻溝——沒有回報的日元升值干涉



這些少數的優良企業中出口最大的是汽車行業,但是日美政府已經規制日本每年對美出口235萬臺,並且如果日企降低價格,就會被美監察機構以傾銷之名起訴。假設一臺日本車85年價格為250萬日元,日元從一美元250日元升值40%到150日元,由於政府的限制價格和數量不變,並且由於日本對美輸出實際是以日元結算,只能保持在250萬日元。但是在美國國內,價格就從1萬美元上升到1萬4千美元。這樣,美國政府統計的貿易不均衡,反而會增加40%。如果要解決貿易不均衡,就需要減少輸出份額,而汽車企業自身為了自身的市場份額不被侵佔,甘受收益惡化也要維持市場份額。

而半導體行業中日本比較先進的儲存器為輸出的主體,因為在美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只有美國有需求日本的輸出就會增加。而當時半導體摩擦正在進行,(詳細請看這篇鏡中日本(七):曾經的日美半導體戰爭,如今的……)為了避免反傾銷調查日企不可能降價,而美企又沒有替代品,反而讓美企束手無策。

而曾經的貿易摩擦對象家電產業已經基本實現了在美生產的本地化,不受匯率變化影響。

也就是說,對美出口的日本商品主要在美國比較需要,缺少替代品的領域,即使日元升值銷售額也不會急速下降,並且由於在美價格上漲,統計數值上出口額只會越來越大。

3

那麼,另一方面,美元貶值對美國對日出口的影響如何?

以當時成為美國強調對象的農產品為例,85年其出口額60億佔到了總256億的2成多,按著經濟學原理,美元貶值日本對美的農產品應該增加。但澳大利亞,巴西等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貶值,其國家貨幣也跟著貶值,並且當時其貨幣對美元也貶值了近一半,所以在國際市場上,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並沒有加強。

並且,當時受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農產品之類的一次產品的市價下降,即便輸入增加,表現在數值上的增幅也受到影響。

更何況,美國的木材、農產品等一次產品的輸入數量,出於保護本國農業的考慮,受到了日本的數量規制。(農業相關請看這篇鏡中日本(九):女人的邏輯---大前研一版日本對美談判)

這樣,美國的對日輸出沒有大的增加,日本對美輸出的產品受價格影響小,除非巨大的匯率變化,日元升值對兩國的貿易不均衡作用不大。


鏡中日本(十三):理論與現實的鴻溝——沒有回報的日元升值干涉



日本政府期待像76年一樣,由日元升值帶來的J曲線效應,在85年的調整中,並沒有產生,反而如大前研一根據實際貿易情況所判斷的,貿易黑字越來越大。之後的黑字減少,則是在日元匯率失控及87年政府採取了財政政策之後。

4


再回到這篇裡提到的話題,統計上的貿易不均衡真的在現實中存在嗎?

關於貿易不均衡問題,從理論上說,貿易不均衡是國際貿易中的正常現象,在當時的現實中,日美貿易不均衡是個沒有實指的偽命題。(理論分析請看這篇當美國說日本貿易不均衡時,它究竟在說什麼?)

日美鉅額的貿易不均衡實際上是美國製造業向東亞轉移的結果。從歐洲發源的產業資本在19世紀中期移入美國,從1900年到1950年在美國南部與西部不斷轉移,1970年之後跨出國界,移向東亞的日韓臺及巴西。這是產業資本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斷選擇廉價勞動力,以及謀求科技在不同時空的價值體系中差距而產生的剩餘價值而導致的。

而所謂的日美貿易不均衡,實際上非常均衡。


鏡中日本(十三):理論與現實的鴻溝——沒有回報的日元升值干涉



統計數字(84年)上,日本對美輸出568億美元,美國對日本輸出256億美元,之間約有三百億美元的不均衡。但是,日本對美輸出產品中,有190億是美企品牌的產品及部件,加上日企在美生產銷售的128億產品,總計696億美元。而美企在日生產並銷售額為439億美元,加上輸入的256億美元,總計695億美元。

哪裡不均衡?明明非常均衡。

大前研一當時說到,稱霸世界華爾街的精英們難道就不明白這點問題?

怎麼可能?!

霸主把一個在政治軍事上都依附自己的國家,變成為自己服務加工廠之後,再去洗劫一下加工費,在無政府狀態的國際上,這有什麼問題嗎?

它並不是解決問題,它只是要解決你。


(下次寫匯率變動與炒作的具體歷程)

本文參考以下書籍和網站:

大前研一: 『新・國富論』 講談社 1986

大前研一:『日本経済に斬りこむ』文藝春秋 1987

https://www.toyota.co.jp/jpn/company/history/75years/text/leaping_forward_as_a_global_corporation/chapter2/section1/item1_a.html


歡迎關注公眾號:遊磐 youp1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