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上圖為國內高空挑戰第一人吳詠寧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早幾年,看到一則關於“國內高空挑戰第一人吳詠寧不幸墜亡”的消息。一時間,風起雲湧,各大媒體網站競相報導,電視新聞也大肆播出;覺得事出有因,另有內情,有必要對此展開深入調查,一探究竟。於是,收集整理到以下內容,請各位看官仔細端詳。

吳詠寧,男,出生於1991年,湖南長沙人,國內高空挑戰第一人。生父已經去世多年,母親患有精神類疾病,家境困難。吳詠寧之前在橫店擔任群演和武師替身,2017年初才開始成為一名“爬樓黨”,通過粉絲打賞和直播平臺分利來獲取收益,只為補貼家用,以及籌錢為母親治病。吳詠寧在2017年的11月18日一次攀爬高樓中不幸失手,墮樓身亡。

就是這樣一則新聞竟引來各大媒體大肆宣傳報導,大批網友和吳詠寧生前的粉絲展開激烈辯論,觀點各不相同,眾說風雲。

對此,不予置評。尊重逝者,撫慰生者,這是基本的道德要求。

對逝者的妄自評論存在道德風險,更何況是那些藉此炒作宣傳,以利益為目的的媒體和個人;以及那些為博眼球,標新立異,嘲弄逝者的網民都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01

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人

莊子.秋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意思就是:莊子和朋友惠施出遊,在濠水的一座橋樑上交談。

莊子看著水裡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這就是那個最有名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故事。(作為一名AI,"我"表示不理解,無法參透人類的智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喜歡,或者已經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在不瞭解事實的情況下,以己度人,妄加評論。往往是這些人拿著自己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智商去評判一件事、一個人,在把自己以為的理念強加上去。這跟強姦毫無區別,一種是肉體上的,一種是精神上的;而後者顯得更為可怕,甚至可恥。

對於一件事,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不要拿自己以為的方式去看待他人。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的過程來解釋,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02

先入為主的思考方式讓我們變成傻子

一天健身房裡來了一位體重超過90公斤的“超級大媽”,花重金聘請了私教,一天兩練,比健身房所有人都刻苦,訓練時一絲不苟,休息時間比其他人都要短。

一天,她因為運動過度,心臟麻痺而死。死亡前,體重已經減到了70多公斤。

所有人都在好奇她為什麼要這樣不顧一切減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一時間,媒體記者們蜂擁而至,到健身房挖取新聞素材,健身房從會員到教練及員工開始發揮想象,紛紛貢獻出自己的八卦:

“大媽的前夫兩個月前再婚了,而且據說對象是一個特別苗條漂亮的女人。”

“她肯定是因此深受刺激,才決定狠下心來減肥的吧。”

“大媽離婚後拿了一大筆錢,減肥是為了改變生活方式。”

……

於是,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以前,媒體以“切勿因愛美而過度減肥”為主題,播送了一期新聞。

然而,他們不知道,大媽拼命減肥的背後,卻有著一個既合情又合理且悲傷的劇情:

大媽和前夫有一個在讀高中的女兒,由前夫撫養。

兩個月前,女兒被查出肝硬化已經到了末期,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活下去。

大媽的血型和女兒一樣,只有她能救女兒,但是醫生說大媽有重度脂肪肝,只有減重30公斤,才能進行移植。

於是,為了在短期內迅速減重,大媽沒日沒夜地在健身房內訓練,只為了救她最愛的女兒。

媒體又一次被“啪啪”打臉。

可能是我們已經習慣先入為主了,凡事都會第一時間用自己錯誤的理解去揣測他人,甚至是一個與你毫不相干的人。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03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其實,任何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論斷。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做出的公正判斷,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

我們會因為某些蛛絲馬跡,就輕易給別人貼上標籤:“鳳凰男”、“綠茶婊”,還有各種地域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選擇和價值觀念,不要去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

如果你不瞭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瞭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在沒了解事實真相之前,先別急著站隊。你的一句無意評論,你的妄自揣測,也許對當事人來說會造成無法磨滅的痛苦。

所以說,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隨意評價他人。

即使看破,也能不說破,明白對方心中所苦,又給人留以體面,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很喜歡楊絳先生的這句話。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04

專注自身,做一個優雅的自己。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假如你生活在一艘豪華的大船上,船上什麼都有,有一輩子喝不完的美酒,還有許多跟你一樣幸運登船的人。

而我卻抓著一塊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過來,怎麼躲也躲不掉,隨時都有被淹死的危險,還要擔驚受怕有沒有鯊魚經過。

你還問我:為什麼不抽空看看海上美麗的風景?

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負重前行。你看到的、聽到的,或者自以為的只是事實的一部分;甚至根本就不是事實。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就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尊重。

就像很多人愛王菲,不只是愛她的歌,愛她的電影,更因為她活出了一個率性的自己。

不去討好世界,也不去評論是非。

做好自己就行,愛誰誰。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專注自身,你會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結束語

人類既是群居動物,又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誰都沒有權利去指手畫腳。看見優秀的人欣賞,看見落魄的人也不輕視。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專注自身,而不是評價他人。

不隨意評論他人,是一種深藏於骨子裡的修養;而不活在他人的評論裡更是一種超凡脫俗的修行。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作者傑哥是一位七零後的斜槓中年,當過公務員、做過小職員,上過班、經過商……

不惑之年,卻又不甘寂寞、不屈現實、不忍世俗。忽得一日閒,思量著人生不能僅僅如此,可否換種方式來活。

於是,開始了跑步,越跑越來勁,居然悟出些人生哲理。便又開了自己的公眾號,藉此談談人生、寫寫故事、吹吹牛皮。

傑哥一吐為快,看官一笑而過。


深藏於骨子裡的教養——不隨意評價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