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氣息還未散盡,日曆就翻到了小滿

春天的氣息還未散盡,日曆就翻到了小滿。

  站在桃然居大門口,放眼望去,盡是一派蔥蘢。立夏前村民栽插的早稻秧苗已返青、分櫱,綠油油的一片;田埂上的黃豆苗舉著嫩葉,迎接陽光;地裡的小麥齊刷刷地吐出麥穗,麥粒兒脹飽滿了穎殼,青裡帶黃。剝一粒捧在手心,圓潤光潔;掐斷麥粒,會露出稠糊狀白色胚胎,那是麥兒的精靈。“麥到小滿日夜黃”,清風一吹,麥穗兒一天一個樣,漸漸進入成熟期,等待人們收割。

  小滿時節,桃花江、桃然溪裡蓄水漸滿。俗語云:“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莊稼人就盼著小滿時節雨水豐沛。而這時的雨水也天遂人願,桃花江、桃然溪豐腴起來,清澈的河水一路歡歌。綠油油的野草,鋪滿了淺灘和江岸,彩蝶在草叢中翩躚起舞,青蛙在岸邊盡情高歌;江溪裡,鵝鴨成群,或談情說愛,或嬉戲打鬧,或扎猛子捉魚蝦;江溪裡碧水如鏡,蜻蜓在淺草邊玩耍戲水,魚兒在水裡閒逛漫遊,水鳥在空中表演滑翔,山的影子倒映在水裡,一片黛綠……水光山色,如巨幅風景畫,令人陶醉。

  小滿時節,天氣漸漸熱起來,春裝有些穿不住了。性急的女孩子穿起了短袖衫短裙,綻放出青春陽光,把偏巖塘點綴得五彩斑斕。

  小滿似一位二十出頭的村姑,豐滿而又水靈,靦腆而又秀氣,渾身上下都透著熱烈而清新的氣息。

小滿(grain buds)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氣後, 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之後, 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在小滿的最後一個時段, 麥子開始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 小滿者, 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 但還沒有成熟, 約相當乳熟後期, 所以叫小滿。從氣候特徵來看, 在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 全國各地都是漸次進入了夏季, 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

小滿前後的主要天氣特點就是高溫高溼多雨。因此防熱防溼顯得極為重要, 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黴。此外, 小滿前後, 冷暖交匯頻繁, 強對流天氣也時有發生, 要特別警惕暴雨、狂風、雷電等天氣。

一般來說, 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 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 那麼就很容易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 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防汛的緊張階段。

此外, 小滿節氣期間湄潭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 如果不滿, 必是遇上乾旱少雨年。“小滿不滿, 無水洗碗”、“小滿不下, 犁耙高掛”, 這裡的“滿”字, 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 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裡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溫、溼度,桑葉的冷、熟、幹、溼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