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運用哪三大視角把握證券市場的投資機會?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運用三大觀點分析證券市場,即要用統一的觀點,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分析證券市場:

一、統一的的視角,即指時空統一的視角。行業研究過程中我們要將唯物辯證法、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比如結合英國學者霍金的關於宇宙時間的理論),我們可從大時空的角度看待具體行業。我們的行業不是孤立的,是時空統一的行業。我一直認為時間是證券市場最大的生產力之一。一切以時間、地點、環境為轉移,我們所有的研究必須與時間結合起來。很多機構的研究結論錯誤,就是因為忽略了時間維度或時間週期。如果有研究員敢說某個股票會漲或跌幾毛幾分錢,這種線性的觀點在行業研究中95%都是錯誤的,因為某個企業的利潤是很難測出來的。

時空統一的觀點一定要立足於時間,時間未到,一切都做不成。比如2001年到2005年,很多公司投資證券市場都失敗了,因為熊市的時候投資資金越多,死得越快。這就是時間未到的問題。此外還有空間的規律,同樣的資金在某些行業做得很好,在某些行業就做不好,這是空間的錯位問題。時空要統一起來,做研究不可以機械,要以時空為參考點。

時空統一的觀點要求投資人員研究人性的弱點和太陽黑子的週期性。人的劣根性源於我們的大腦99%是非理性的。統計的數據或許經過調整的數據,但長線看,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統計年鑑的五年週期與太陽黑子週期剛好吻合,可以說五年計劃與天人合一的思想合拍。在我們生活的時空中,太陽、月亮和地球運行週期決定了我們的時空週期關係。太陽黑子週期影響電離層週期波動 ,電離層週期波動影響我們的大腦。太陽黑子爆發弱的時候,電離層影響弱,人的理性比較多,資本市場表現為熊市。太陽黑子大爆發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要受到影響,感冒和流行疾病甚至疫情增多。太陽黑子週期性爆發它還影響長江流域供水量,影響整個世界氣候,尤其是青藏高原氣候,進而影響農業生產週期。另外農業是靠天吃飯的,糧食作為基本生活資料很重要,農業生產週期兩平兩豐一欠。石油決定一切工業品價格的基本價格,而糧食決定一切消費品價格水平。價格是所有行業利潤變化的核心槓桿,所以研究過程要抓住時間週期,抓住太陽黑子爆發週期,就能抓住具體行業利潤的週期變化。假如我們的經濟週期或者某個行業週期和時間週期交織在一起,那麼整個經濟或某個行業就會有大變化。只有出現大的變化,我們才會有投資機會。所以,我們要有時空統一的觀點,從傳統上來說,我們還要有天人合一的觀點。

當大家都認這個事情好或壞的時候,就會產生群體效應,這時群體是非理性的。譬如1999-2001年的股市大行情,99%的人在這之前都是非常理性的,但是一進入這個市場,人人都沒有理性了。在特定的時空下人的情緒會受到影響,原來是理性的人就會變成不理性的。

現在是知識創造價值的時代。股指期貨、股票期貨、權證交易等新的工具不斷出現,但我們必須把學到的東西與週期波動實際結合起來,才能創造新的價值。我不主張研究員太多交流,因為會出現心理附和,中國人講從眾效應,開會的時候也是這樣。這樣就沒有自己的觀點了,放棄了自己的理性和立場。

我們的行業投資必須放到國際時空大背景下,我們要看大背景下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定位。99%的石化行業研究員在2004年都犯了一個錯誤,都認為石油價格不會再漲了,到頂了,他們都沒有考慮中國因素。熟悉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卦中一個爻變了,整個的格局就發生改變。中國因素一摻和進去,整個世界的格局就變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很大,2004年中國宣佈要搞石油儲備,國際石油價格就上漲,迫使中國搞不成,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反過來說,行業的危機就是我們的機會,譬如說石油、煤炭、新能源方面2005年就出現了新的投資機會。2020年國際油價出現暴跌而甚至出現負價值,這是上天對人類開了大玩笑,但卻是庚子年十二年週期的自然表現,只是人類將其極端化了。

二是相互聯繫的視角。相互聯繫視角要與剛才講的時空統一的視角結合起來。譬如我們要投資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或者上市前進行戰略投資,這就需要我們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股價的變化和時機的選取要綜合考慮。我們看某一個行業、某一個股票究竟處於什麼狀態,一定要注意當時與它相互作用的不同行業之間的關係。石油價格猛跌,大量用石油的開採行業會受到抑制,而石油的替代產品價格會下跌。不過,投資人員必須得意識到短時期內石油作為經濟運行的血液地位不可能會被替代,但是大家都利用疫情賣空了再說,特別是石油儲備過滿時,這是一個群體性的投資行為。

因此,我們的行業投資不僅要放到上下相關聯行業中考慮,還要放到整個國際經濟中去考察。相互聯繫的觀點必須放到時空統一之下來考察,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我認為對,我認為錯”的“我執”觀點。越是高級知識分子,越會對自己的觀點偏執。學過西方哲學的都知道,西方講究自我,講究自身利益,所以很難和諧。中國的文化講究和諧,講究包容、寬容、和合,講究工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換位思考。我們的研究要考慮國內國際,還要考慮國家的利益,所有的東西都要考慮國家的利益。國家(政策)的作用力比任何公司都強,比如說這個行業很好,那我們還要考慮國家允不允許這個行業的過度發展,這是一個必須優先考慮的問題。現在任何行業都有兩個大的力量在影響它的發展方向,一個是國家的力量,一個是國際壟斷資本的力量,所以我們密切關注國際壟斷資本對某些行業的干擾,以及國家政策對行業的影響。不是以研究員我執產生的觀點,而是以市場的觀點去看待市場和具體行業。

市場變化是多方利益相互博弈、相互推動的過程。我們一定要把“我執”放一邊,先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這“別人”裡邊有國家利益,也有國際壟斷資本的利益,有地方政府、機構投資的利益,也有我們的市場的參與者的利益。

三是動態的視角,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中國要想國家所想,憂國家所憂,這樣才有機會把好的行業、好的股票找出來。國家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樣就不能一天到晚只吃飽飯,要吃點水果之類的。這樣我們可以看一下鉀的行業,鉀的資源90%分佈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圍繞北冰洋的國家,中國至少百分之五、六十的鉀要靠進口,而鉀對人民生活非常重要的。把國家的政策學透,才能超過別的行業研究員。一定要以與時俱進的觀點看國家在想什麼東西。假如我們不解決石油問題,出現石油危機的話,中國經濟是會崩潰的。為什麼太陽能、風能這些行業未來有發展機會?就是這個原因。涉及到國家裝備的行業最近漲得很好,因為如果我們不掌握裝備工業,還是大量靠進口,那麼我們的技術都掌握在國際壟斷資本手裡了。假如我們不發展強大的軍事技術,那麼統一就不會自我實現。國家強大、現代裝備是統領將來行業的主題之一。

這就我講的三個視角。理論一旦掌握了群眾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大家把自己的金融理論與整個政治世界經濟結合起來,就會看得明白了。有些分析工具,過兩年可能就沒用了。現在正在講金融定價權,這是一個宏觀的、政治的觀念,美國就是佔了國際強勢貨幣定價權的福利。美國最近打了幾次戰爭,就是因為有人對它的地位提出了質疑,提出了挑戰。譬如歐元的出現,它對美元的影響很大,好幾次威脅到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歐元一上升,它就要打,就是為了確認自己的地位。所以用聯繫的觀點、統一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就會看事情看得更清楚,那麼做投資決策也會更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