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解孝經·在呼喚中醒來

現代文明已經走進死衚衕了。很多西方有識之士在呼喊:有沒有人能把我們引出漩渦,引出死衚衕?尤其是那個偉大的西方醫生史懷哲,他既是法國人,也是德國人,他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演講裡,大聲疾呼:“我們西方文明已經走進了誤區,走進了旋窩,走進了死衚衕……”

禪解孝經·在呼喚中醒來

我當時就說,中國沒有旋窩,也沒有死衚衕;中國不會頭上安頭,是不會拿石頭砸自己的。中華民族文化永遠是包融的,永遠是智慧的,永遠是中道的。所謂中道,就是恰到好處,也就是西方所說的黃金分割。

這種精神是,我們霸道,要比日本霸道;強道,要比西方更強道。可是老子不強道,也不霸道,老子我中道。我們的中道就是人道,不是窩囊,也不是無作為。我曾經說過,連錢鍾書、 錢老先生都已經白痴到認為中庸是最壞的東西。作為一箇中國人,可以不瞭解中庸,可是不能曲解中庸,說什麼“我個性上的中庸,是一個最壞的東西”。你把中庸當作什麼?當作馬馬虎虎,當作和稀泥?當作鄉愿,當作一種消極頹廢嗎?

禪解孝經·在呼喚中醒來

不,中庸恰恰是中國最偉大的精神。絕不是現代人所認為的“你也行,我也行,大家都行”,而是必須要你行、我行、大家行,那才叫做中庸。去掉一個“也”字,結果卻可能是霄壤之別。中庸就是洛陽人的“中”、香港人的“達”,就是你中、我中、大家中。大家行、大家中,就是大家贏。

中庸是“雙贏”嗎?不,我最反對的就是所謂的雙贏。

禪解孝經·在呼喚中醒來

伊拉克戰爭,在美國和英國是雙贏,在全世界是全輸啦!中華民族沒有雙贏,永遠是整個的全贏——三大奶、八大姑、二小姨,通通贏。現在人們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通通都是曲解。所以我們要從《孝經》開始,作為突破口,“遲,總比不做好”。誰都可以講中國的傳統文化,于丹也好,王丹也好,先不管講的對與不對,人家有講的自由。而我的要求是,對不起,寧缺毋濫。即使現在中國人都是白痴也沒有關係,就是不要你有偏見,就是不要你亂講。這是我的立場。

摘自《禪解孝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