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最感动——《老伴》中的不打扰与自扰

十七年后衣锦还乡,先是看到记忆中有过朦胧好感的女孩,这令他对时间产生了疑惑;又见到当年旧友,一个被时间和鸦片摧毁成老人模样的人,这令他解开了疑惑。原来,老友做不成副官,另一希望却被达成——娶那个绒线铺女孩。

沈从文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最后默默地走开了。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换作是其他人,会如何表现?是否会下意识地对比,心中产生自豪甚至对老友产生带着些微蔑视的看法?是否会突兀地表明身份,回忆一番往昔后又在谈及现状时找寻自我的优越感?

沈从文的静默与不打扰,是因为他没有拿各种既定的标准去衡量老友的生活,他觉得老友和喜欢的人结婚生子,这很好。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北宋程颢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沈从文是有这样境界的。他写文章,是静观万物的,不用自己的标准去打破笔下人事的真实。

沈从文可以万物静观,他的老友不一定可以。所以沈从文默默离开了,不打破老友的生活,不为老友带来心境上的困扰。

他们虽不卖白糖,老伴却十分热心出门为我向别一铺子把糖买来。他们那份安于现状的神气,使我觉得若用我身份惊动了他,就真是我的罪过。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但沈从文的心境上却受到了困扰。时间使他的心在各种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于是他沉默,他忍受那点儿忧郁和寂寞。

可是很快,他就彻悟了,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惆怅?

沈从文是从缥缈快乐的橹歌中彻悟。阻止他自扰的歌声,亦是沈从文的乡愁,是他灵魂轻举永远赞美不尽的歌声。正是这样的歌声,才能使他俨然彻悟了什么。于是他笑了。

我笑了,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最有趣——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和虎雏

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是沈从文眼中懂人情有趣味的一个人。

朋友说话很粗野,但沈从文认为,那也是“妩媚”的。因为那样的说话方式体现了湘西人与自然相贴近、相融合的“真”。所以沈从文说朋友的话都是活的,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朋友的懂人情,体现在对沈从文的照顾。极热心地送他过桃源,租赁小船,照料一切。在很冷的天气里一大早从女人的热被窝里爬起来送他。

也体现在朋友的处世中。老友书读得不多,却善于用书,写信办公事时笔下都很可观。当时间把一些英雄美人成尘成土时,他还能成为一家旅馆的主人。沈从文评价他的旅馆是最好的下榻处所。因为这位朋友知道的比县衙门里的“包打听”还多。朋友要先懂人情,才能懂这么多事情啊。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朋友的有趣,除了体现在他粗中有细的言语行为中,也体现在他潇洒的性情里。

虽说着标致儿娘们使他迷路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却还是和干女儿辈的女孩子“迷路”到了一起。

“到了桃源还不迷路吗?自己虽老别人可还年轻。”朋友潇洒的性情,是符合自然的,是生命的真实表现,是对原始人性的表达。

而与虎雏的再遇,也十分有趣。

从前沈从文想用最文明的方法造就他。但沈从文自己也知道,这是荒唐的打算。四年后的重逢,让沈从文庆幸,幸好不曾把小豹子的身体和性灵用书本锢定。如今这般发展,才像个人!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沈从文认可小豹子,因为他本身奇特的经历给予了他不同常人的思想。他13岁就开始行伍生活,接触过其他文人没接触过的残忍世界,甚至有过“日睹杀人三千”的经历。他是见过大世面的,所以他能做到静观、悦纳,而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责,用读书人的语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我在他那种叙述上,我敢说我当真学了一门稀奇的功课。

小豹子身上透露出的原始的生命活力,以及他野蛮拼搏的鲜活,都令沈从文感到了人性与自然贴近的那真实的一面。

最震撼——水手与妓女的生命

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描写男男女女之间对性爱的需求时,从来都是不吝笔墨、不加掩饰的。

但同样是与妓女欢爱,沈从文对“风雅”人和水手展露出了不同的态度。

所谓“风雅”人,三月里携了《陶靖节集》与《诗韵集成》等书籍和文房四宝,来桃源县访幽探胜时,必寻了机会去后江走走,放荡一夜后留下几首无题艳遇诗。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而沈从文认为,水手们的行为是比这些“风雅”人道德的多的。

在沈从文开来,水手与妓女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人肉交情,与龌龊、令人鄙夷的卖淫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水手与妓女的生活,注定了他们之间的情欲是纯粹的、自然的。

在描写水手与妓女的生活时,沈从文是一个不露声色的旁观者,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他们真实的生活。他用静观万物的境界去记录,将他的悲悯藏在客观冷静的叙述背后。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桃源与沅州》里写妓女和小水手生命的落幕。

妓女有病本不算一回事,除非病重到无法做生意挣饭吃,那时就去西药房刘玲刘、三零三扎那么几下,或从郎中那里拿朱砂茯苓乱吃一阵。直到病倒了,死去了,走完简单的丧葬流程,土里一埋也就完事了。

“扎那么几下”、“乱吃一阵”、“土里一埋也就完事了”,妓女生命的终结,就像是一阵无奈的呜咽。

小水手的死亡,也是轻描淡写的。

船主方面写得有字据,生死家长不能过问。掌舵的把死者剩余的一点衣服交给亲长说明白落水情形后,烧几百纸钱,手续便清楚了。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便是学成了,成了经验丰富的水手,命运也未比死在河里的小水手好到哪里去。拿着极其微薄的酬劳,尽着全部的力气。

在能用气力时,这些人就毫不吝惜气力打发了每个日子,人老了,或大六月发痧下痢,躺在空船里或太阳下死掉了,一生也就算完事了。这条河中至少有十万个这样过日子的人。

水手在恶劣的自然中用生命换生存,妓女则是用身体换口粮。在沈从文眼中,他们是原始的,与自然契合的生命。水手与妓女们都对生存是那么努力执着,所以他们之间是可以有共鸣的。

这些人从昨夜那点露水恩情上,已经各在那里支付分上一把眼泪与一把埋怨。想到这些眼泪和埋怨,何如揉进这些人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之一部分时,使人心中柔和得很!

水手与妓女之间,有对性的直白追求,也有对爱的美好憧憬。

最深刻——对生命的理解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评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一部独特而别致的散文集。它呈现了独特的自然世界和别样的生命形态,在美丽而淳朴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着水手和吊脚楼女人的无奈和激情,表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沉静。

慷慨又多情的水手牛保,吊脚楼上等他回来过年的女人,心性活泼却被老烟鬼束缚了身体的漂亮小妇人......他们都有他们的无奈与激情。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当沈从文向屋主人了解小妇人的事时,无可避免地谈及命运。于是,迎来了理所当然的沉默。众人都沉默了。他们望着熊熊的柴火,心中玩味着“命运”的意义,而且皆俨然有一点儿痛苦。

沈从文也从这沉默中体会到一点人生的苦味。他知道他无法给小妇人什么,也不再打算给水手钱。他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他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的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四“最”——万物静观皆自得

命运无常,沈从文与众人一起沉默,感到苦味,最终选择不干涉,这是他对命运的感悟。

沈从文敞开了胸怀,让人事以自己的姿态鲜活在世界上。他尊重这些人,尊重事物自然的发展,不去评价好坏,不去强加干涉。在沈从文的世界里,万物皆自得。这就是沈从文对生命的理解。

为什么推荐读沈从文?因为他对生命的理解有什么独到的地方,这对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