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年,请欣赏大文豪的“祭灶”诗句!

今天小年,请欣赏大文豪的“祭灶”诗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民以食为天”炊以灶为主,故而民间对灶神的供奉极为普遍,而且又与行为善恶能否进天堂联系在一起,于是灶君夫妇便成为【人间司命主,天上耳目神】。

在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供桌前,有两个小罐,一罐上写【善】字,一罐上写【恶】字。若做了好事,便记下来放入善罐内;若干了坏事,便记下来投入恶罐内。到了农历年二十三日灶王爷回天宫奏报人间善恶事,若谁家的恶罐(贯)满盈,来年便将遭到上天的惩罚。所以我国的诗人们都在“送灶”时,作诗以表心意。

首先先出场的是晚唐诗人罗隐同学......

罗隐(833年-909年)晚唐诗人 男

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听说作了此诗后就考上了!小编表示,明天我也作一首去。。。

《送灶》

一盏清茶一缕烟,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罗隐

接下来有请范

范大成(1126年—1193年) 南宋名臣 男

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祭灶祠》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大成

苏轼同学实在忍不住了,他张口就来

苏轼(1037年—1101年) 北宋诗人男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轼也穷困潦倒过!

《纵笔三首》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苏轼

宋·陈造 (1133年-1203年)官员 男

字唐卿,江苏高邮人(今属江苏金湖闵桥镇)。人称“淮南夫子”,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年二十始知锐意,为儒废寝与食,直院崔大雅奇其才,年四十三登进士(孝宗淳熙二年,即1175年中进士),官迪功郎,以词赋闻名艺苑;

《呈程帅五首》

一樽规度雪寒朝,

小辍鸣弓抗射鵰。

未用军书送贴帼,

故人祭灶有佳招。

——陈造

刘克庄(1187年—1269年)豪迈诗人 男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 。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岁晚书事十首》

门冷如冰尽不妨,

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

深夜潜烧祭灶香。

——刘克庄

最后鲁迅先生实在受不了了,张口便来: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诗人 男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庚子送灶即事》

只鸡胶牙糖,

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

岂独少黄羊。

——鲁迅

看的过瘾不?那首诗词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欢迎来聊!

- END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