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4月28日至5月7日,上海兴业太古汇,李宇春首次以总监制身份,携手徐震、张鼎、郭鸿蔚、何翔宇、高露迪等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发起了一场以“流行”为议题的公众艺术项目----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密扇首席设计师韩雯应邀参与打造最《流行》的“ 菜市场制服”。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不同于以往公众眼中对于艺术展的特定眼光——打开、拍照、发图、离开。“菜市场”想给公众的是可以触及到的艺术,而非仅作为一个可以拍照的背景墙。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现在能直呼“下班去逛一下菜市场”而没有代沟的似乎只有美食家或艺术家了。


还记得当年被外婆以买冰棍儿为由绕去了菜市场的童年,无疑对“菜市场启蒙了儿童的社会价值观”持赞同票。

可能是从千禧年开始,菜市场不甘于市井的沉迷摇身一变成了“超市”。00后的社会学只能通过微博和抖音中建立了。于是我们觉得应该为这个中国最后的民生美学净土做点奉献。

我们借由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改变入手,用后网络化风格设计了一套我们心中的“菜市场制服”,你觉得这过于好看的不像一套市场工作服(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其内在的强大功能,让我们深信神州18号很快会来找我们合作。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也许最近你可以在真正的菜市场看到这套衣服被0089号猪肉摊位的王叔穿着,这时请你一定停下脚步,用抖音拍一段他“腥风血雨”处理猪头肉时的娴熟洒脱,当然最好在多买上一斤猪腰补补。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光栅片广告栏:最强复古网络输出。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对于肉食者来说,不仅要见过猪跑,肉肉也要吃到爽。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多吃蔬果自不必说,这是养生00后的专业素养。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还记得在杂货铺前坐电摇车, 抑或是玩着街头霸王,来一场热血的人机对战。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作为一个三好玉米,不为春春打call是不存在的。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密扇手绘涂鸦仿刺绣广告:来源于街头巷尾菜市场的广告美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工具挂钩腰带:来自于飞机机械师制服的设计理念,不管是刮鳞片,削甘蔗还是褪鸡毛的工具,都可以自由悬挂在腰间。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银箔杜邦纸可脱卸帽子:方便上周刚烫发的王大婶在杀鱼的时候不会影响晚上广场领舞的发挥。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用PVC材料仿造中国特色的山寨格子,表现世界奢侈品与中国消费观念之间的博弈。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密扇MUKZIN旗下创意品牌百戏局援引古时“百戏”之名,以设计师之思辨拧成一条“神仙索”,将历史中奇巧纷呈却转瞬即逝的痕迹与当下同源语境相联结,把传承与冲突置于乾坤众目之下,邀每位观者一同身临其境探究思考。

正如汉朝历史的“少年时”,歌舞伎乐成为一道景观。莫不如将当下“百戏之局”视作继承古时精神的契机,撕裂时间,空间乃至于表现形式上的束缚,联名各路奇人异士唱戏搭台,演足百戏百场。

百戏局2018NoSeason系列《龙宫》于2018年3月29日首次亮相,联合新锐设计师陈陈陈于东方明珠上海打开一条以龙宫为入口的“通往太空的近路”。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龙宫 秀场瞬间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百戏局 / 时至今日,菜市场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后的乌托邦


官网:www.mukzin.com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媒体联络:STUDIO PAI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