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宋”分題

這個四月

有一箇中年不油膩男人終於迎來了春天

他就是——宋仁宗

這位從來只能在各種版本“包青天”裡

作為人肉背景板出場的大宋皇帝

此次終於有了自己的主場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正午陽光推出的電視劇《清平樂》,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勾勒出“四海雍熙、八荒平靜、士農樂業、文武忠良”的清明盛世。

從朝堂宮廷到街頭市井,大到傢俱擺設小到一飯一蔬,宋的大國風貌和人文氣息撲面而來,贏得了一眾“宋粉”的好感與點贊。

當然,必須說,這和本版宋仁宗的神仙顏值是分不開的!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描繪的家國天下,是宋仁宗在位的41年。

這段時期曾被認為是大宋帝國的巔峰時代,政治、文化領域名人輩出,群星薈萃

晏殊、張先、梅堯臣、柳永、宋庠、蘇舜欽、蘇軾、蘇洵、歐陽修、黃庭堅……每一個都是文人大家。

范仲淹、魯宗道、文彥博、種世衡、呂夷簡、薛奎、杜衍、韓琦、狄青……政治上功勳卓著。

《清平樂》中“宋”分題

追劇之餘追這些星

吹起牛來也是可以叉腰有面子的

不過首先你得能準確地念出本劇的名字!


“樂”字究竟怎麼念?

“宋仁宗”王凱親自科普:“看我口型:已閱yue,是yue不是le,是yue躲不過。”

“曹皇后”江疏影也發文:“嘟嘴yue,咧嘴le。來 跟我一起嘟嘴說清平樂yue。誰再讀錯,請自覺罰抄100遍。”

《清平樂》中“宋”分題

專家們也紛紛趕來:華東師大中文系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彭國忠撰文《詞牌“清平樂”的“樂”應怎樣讀》進行了詳細分析。

詞調名直接來自音樂、音律的,便讀“yue”,比如《破陣樂》,若與前面文字所組成的語詞或語段的涵義表示快樂、歡樂、娛樂,一般讀“le”,如《歸田樂》《長生樂》。

“清平樂”,一說取自清調、平調、側調三調之“清平”,一說取自南詔清平官署,一說取自《兩都賦》之 “海內清平,朝廷無事”。

《清平樂》劇中“秀才”喻恩泰飾演的晏殊就是擅寫“清平樂”的作者:“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闌人散忡忡。閒階獨倚梧桐。記得去年今日,依前黃葉西風。”

《清平樂》中“宋”分題

說了半天你還是暈?

記住結論就好:念yue!

不然小心晚上晏老爺子爬上來找你談談……

《清平樂》中“宋”分題

下面進入重點難點

《清平樂》的服化道都是歷史知識點

這部劇,實在太

“宋”


宋仁宗飲茶的溫酒壺

出自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注碗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注碗

宋朝官服看三點:顏色、革帶、幞頭

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穿朱

再下等官員穿綠穿青

朝堂之上,官階高低

看顏色就清清楚楚

被王爺稱為呂相的呂夷簡任職參知政事,穿紫色

晏殊曾任禮部刑部尚書,穿紫色

張茂則任內侍黃門,穿綠色

《清平樂》中“宋”分題

呂夷穿紫色

《清平樂》中“宋”分題

張茂則穿綠色

宋仁宗這件褐色的常服眼熟嗎?

趙伯澐(趙匡胤七世孫)墓

出土的絲質衣物瞭解下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趙伯澐墓出土的衣服

每個人頂上的幞頭也有講究

第一集中

入宮進議的呂夷簡和散步而來的王爺

兩人的幞頭就完全不同

宋也是幞頭花式發展的時代

樣式各異的幞頭同框,堪稱

大宋鬥秀場

《清平樂》中“宋”分題

各式幞頭同框

衣服不能亂穿、話不能亂說

腰上的革帶也不能亂戴

皇帝及太子的革帶用玉配飾

像晏殊這樣的大臣只能用金作為配飾

《清平樂》中“宋”分題

宋朝還開創了獨有的曲領方心

宋仁宗這打扮除了造型

還能壓住衣服不起褶

《清平樂》中“宋”分題

“時髦精”宋仁宗的曲領方心

劇中“時尚擔當”的“皇后”江疏影

造型是參考了歷史人物李宸妃的古代畫像

額頭和兩鬢貼以珍珠作為吊墜

順便說一句

李宸妃是宋仁宗的生母

知名狗血劇“狸貓換太子”的主角

當時貴婦妝容多用珍珠飾品,稱作珍珠花鈿妝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就連曹皇后身旁侍女的頭飾

都有出處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頭頂“金蛋”的侍女

宋朝女子除了在頭髮上裝飾釵、簪、步搖外

還盛行戴花冠

常用桃、杏、荷、菊等四季花卉樣式做在髮髻上

稱為“一年景”

《清平樂》中“宋”分題

考驗頸椎的“一年景”

《清平樂》中“宋”分題

好了,接下來進入加分題環節

想當個合格宋粉?

必須來博物館上一課了

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高淳縣花山鄉宋墓文物裡,有衣、褲、裙、抹胸、鞋、襪、包袱、被衾、香囊等羅、絹、紗、絲服飾,其中素紗直襟窄袖衫、並蒂蓮紋羅褲、菱形朵花紋印花絹抹胸等花紋精美,質感豐富,讓人過目不忘。

《清平樂》中“宋”分題

《清平樂》中“宋”分題

花山墓出土

宋代貴族婦女的鳳冠霞帔什麼樣?

南京市博物館裡,幕府山南宋代夫婦墓出土的鸞鳳穿花紋金帔墜能讓你一窺真容。

《清平樂》中“宋”分題

此件墜飾出土時用絲線繫於女性墓主身上,是宋代女性所穿霞帔下的壓腳,也就是帔墜。

當時貴婦流行穿戴霞帔,類似如今的披肩,穿著時將其繞過頸部,披掛於胸前,下垂一顆墜子。

點茶是宋代最盛行的茶飲方式,有點像我們現在喝的奶茶,挑選合適的綠茶或白茶做成茶餅,在喝的時候就敲一塊下來,在火上烤一下,再拿茶碾把它碾成沫,碾成面。

《清平樂》中“宋”分題

碾完之後還要拿個籮子,把它篩一篩,選細的放在茶盞裡,用熱水一點點澆進去,然後拿著小勺子,攪動茶湯,一邊攪拌一邊上下敲擊,打出“雪沫乳花”, 就像現代的咖啡拉花。

《清平樂》劇中出現了大量精美的茶盞,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鑲金口刻梅花紋銀盂梅花紋銀盤,出土於南宋慶元元年張同之墓,使用時銀盂置於銀盤之上,銀盤起的作用相當於瓷器中的盞託。

《清平樂》中“宋”分題

南宋鑲金口刻梅花紋銀盂

《清平樂》中“宋”分題

南宋月影梅紋銀盤

冷月下的疏梅,有不與群芳爭豔的高傲品格,是當時流行的文人雅趣。

哥窯青釉冰裂紋瓷盤、纏枝牡丹紋玉梳、鑲銀口蕉葉形水晶杯 、青白釉溫碗瓷注、香草紋銀瓶、青白釉瓷香薰爐……

《清平樂》中“宋”分題

青白釉瓷香薰爐

《清平樂》中“宋”分題

鑲銀口蕉葉形水晶杯

《清平樂》中“宋”分題

纏枝牡丹紋玉梳

妥妥的“宋範兒”在博物館裡都能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