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为何要手抄史记

罗振宇自述曾在大学期间用一个暑假手抄一遍史记,据他说是为了磨练心性,为自己知识打底子,而且还上升到玄学,说手抄一遍跟你读一遍就是不一样,具体有什么不一样也说不上来,但是用的时候就是不同。


罗胖为何要手抄史记


抄书不是很不得了的技术技巧,但是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不用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陈词滥调,抛开辅助记忆不说,在现在如此浮躁的时代,抄书绝对是对你心性的一大磨练。

抄书真的有那么玄?真的与看书有所不同?

梁启超先生在《治国学杂话》中有精彩论述: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 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 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 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 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其实古代的印刷不够发达,抄书一直都是文化流传的重要方式,还记得《庆余年》中街头争相传抄红楼梦的情节吗,所以抄书也成为古人的一种学习方式。

抄出的三国英雄阚泽

阚泽幼时,家中十分贫穷,常常吃不饱,所以他很早就离开家,外出谋生,即使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也没有忘记读书。

有一次,他到一个官宦人家做工,主人刚借到一本书,爱不释手,可是又要马上还给别人,于是就让阚泽把他抄下来。阚泽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抄完了这本书,在抄的过程中,他感觉获益非浅。由此,年轻的阚泽发现了一个读书不花钱的好方法,那就是帮人抄书。

从此,阚泽以抄书为生,有的时候,为了一本好书,他可以不要别人的工钱,管饭就行。寒冬腊月,抄得手都开裂开了,而炎炎夏日,关在书房里,又汗流浃背。但是,阚泽就是凭着抄书这样的毅力和学习的信念,在数年的时间内,博览群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精。这为他以后的仕途提供了坚持的基础保证,也形成了阚泽的胆识与魄力。

读书必抄七遍的张溥

张家是书香门第,家里设有私墪。七八岁时,张溥被送入私墪学习。因为缺少关爱且寡言少语,导致张溥智商低资质差,而且过目即忘。

私塾先生要求背《四书》《五经》,别的孩子温习几天,就能背出来,而张溥则是背完开头忘记结尾,一篇文章反复多次也背不下来,先生的手板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稚嫩的小手上。

因为总是挨打,张溥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背好书。

有一次,他在书里读到汉代学者董遇的故事,其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箴言启发了他。张溥茅塞顿开,心想即使自己再笨,背上百遍必能详记于心。

虽然《四书》《五经》内容枯燥,但张溥为克服过目即忘的毛病,每天都大声背书。渴了,他就喝口凉水,嗓子肿了,他就把声音降低些。

经过不断苦练,张溥终于能流利地背下来。

可是,本来背得极熟的文章,站在先生面前时,他却结结巴巴背不下来。先生很生气,不仅打一顿板子,还罚张溥把文章抄写十遍。

张溥回到家里,点灯熬油抄到半夜,困得睁不开眼睛,勉强抄完十遍。

第二天,先生继续让他背文章,张溥只好硬着头皮,努力在脑海里搜索文章里的每一个字词。

说来也奇怪,刚刚背出上句,下句自然而然就涌现在脑海里,张溥竟然顺利地背完文章。先生很高兴,连连夸奖张溥是神童。
张溥终于悟出,原来抄写对自己也有帮助。于是,小小的张溥改背书为抄书,而且一边抄写一边朗读,不仅记得快,而且领悟也极深。

此后,张溥更加努力学习。每次读书必用手抄,读完之后再将手抄本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反复七次才停下,张溥把自己的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

“抄书家”鲁迅

人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位大著作家、大学问家;却很少有人知道,鲁迅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即晚清民国时期)成就最大的“抄书家”之一。
鲁迅从小时候开始,就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毕竟那时他手头钱有限,是买不起太多书的。他抄过很多书。单是关于草木虫鱼方面的书,他便抄了《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而且推广到了《茶经》、《耒耜经》、《五木经》等。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毕竟,中国的古训告诉我们:“好记性不烂笔头。”
鲁迅抄书的目的是:“披览古说,或见讹,则取证类书,偶会逸文,辄就写出。”从而养成了抄书的好习惯,形成了很强的比较、校勘、钩沉的能力。
对甲骨文、金文、真、隶、篆、草各种字体,他都摹写得惟妙惟肖。字要写得好,必须要有写字量的积累。大量的抄写,对鲁迅的书法是很好的训练。

苏轼家有藏书却“主动”抄书

“大智若愚”,苏轼以抄书为日课,在其大境界、大才资下,以此种细节性的“笨功夫”为基,“百史手自斟”(《和陶郭主簿二首》)。中国历史上,也许不乏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天才,然而,聪明人再肯下抄书的“笨”功夫者,可能就不多了。也许正是苏轼成就超一流文学大师不为人所知的“愚因”吧之成就超一流文学大师,岂非然也。

黄州之后近二十年,苏轼再次“下放”到海南,此时他已经六十多岁,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却还以不能继续“抄书”的日课为憾,可见钟情之深。“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老拙亦欲为此,而目昏心疲,不能自苦,故乐以此告壮者尔。”(《与程全父书》)人生将尽,苏轼把抄书的经验传给了儿子,并乐以告人,视抄书为“穷儿暴富”之径,这该是“享受”到抄书益处乐趣的苏轼的真实心得和肺腑之言吧。

“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今日我等愚拙之人,复又也许不及中等智力,岂不从苏轼日课抄书的“笨功夫”中有所启发欤。

“呆气”易中天

易中天一直非常重视“抄书”的学习方法。抄书不但能够加深记忆,而且还有促进理解之功效。当时没有条件复印,易中天便做读书笔记;所谓“做读书笔记”,其实也就是“抄书”。有时是摘要记录,有时则将自己十分喜爱的论文从头到尾抄录下来,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一大叠笔记本。后来易中天常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说,做学问一方面要有“灵气”,另一方面还要有“呆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问不是光凭一点小聪明就可以成就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断有人讲出“记忆外包”的这种话来,大脑空空如也,记忆全部外包,不懂的都靠搜索,我们的创造了审美力从何而来?

现在的年轻人还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寥寥无几,更不必说提笔忘字,有些传统也许禁锢了思想,有些传统可能恰恰保护着我们的心灵健康。

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倡导大家将抄书作为自己日课,哪怕每天百八十字,积年累月,必有小成!

最后推荐一些适合抄的书籍: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季羡林

《四书》《五经》

《文心雕龙》易中天的硕士论文做的是《文心雕龙》研究,吴先生规定,在做研究和正式写论文之前,必须对《文心雕龙》滚瓜烂熟,还让易中天买来毛笔宣纸,悬臂悬腕,一丝不苟,将《文心雕龙》不折不扣地抄录一遍。笨功夫往往最见效果,直到二三十年之后,易中天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文心雕龙》。

《容斋随笔》毛主席临终前所读最后一本书,这是南宋文学家洪迈,历时数十年博览群书,随笔所记录的读书心得。

《世说新语》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季羡林

《儒林外史》此书的思想内容是反科举制度,昭然可见,用不着细说,它的特点在艺术性上。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这种特技极为罕见。——季羡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