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公元前10世纪,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等古代文明中心开始出现有关地理学的内容讨论,运用数学知识来探讨地理现象。其中,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用两地竿影换算弧度,计量出地球的周边是252000希腊里,埃拉托色尼也因此被西方地理学界尊称为“地理学之父”。

19世纪初,西方国家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为扩张领土对地球表面及关联信息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其中,德国地理学者洪堡将毕生贡献于自然界的考察,足迹遍及欧洲和南北美洲,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自然地理便来源于此;另外一位地理学者李特尔则将目光放在了人类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上。近代地理学知识便在此基础上开花结果。

20世纪60年代,二战结束百废待兴,中西方国家在经济和政治的建设上都需要更严谨的地理知识:河流流域的开发、城市的规划、环境的影响等等。70年代的行为研究、80年代的综合趋势,越来越系统化的地理学知识出现在人类面前,提供理论支持,也影响人类行为。

至此,地理学一门对地球的绘图和勘查的古老学科,发展到一门涉及时间、空间的现代学科。初高中6年的时间,让地理这门学科变得不再陌生,但仅仅掌握地理基本知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地理学与我们生活的相关性。如果说学校地理教材是地基,那么《地理学与生活》一书就是地基上的高楼,不仅有夯实的基础,还能带给我们全新的观感,迸发新的思维。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地理学与生活》是由三位非常优秀的地理学者编撰的:作者阿瑟.格蒂斯和朱迪斯.格蒂斯不仅是生活上的伙伴,更是地理学研究的伙伴,两人同为美国中学地理学计划的原作者;另一位作者杰尔姆.D.费尔曼在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就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文地理领域,尤其是城市、经济、教育与地理之间的联系。

这本《地理学与生活》一书带我们走进了浩瀚的世界,不仅能够了解自然、人口、文化、城市与地理的关联,还突出讲述了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三位作者将《地理学与生活》分为四个篇目,每个篇目独立成篇,既能与学校教材知识相契合,又能切近我们各自的生活,与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例相关联,让我们可以闲坐家中,心却随着书籍遨游全世界。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我选取了三件近段时间内世界发生的事情,看看《地理学与生活》一书是怎样讲述的。

大火

2019年8月,亚马逊森林发生大火。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12日左右,澳大利亚东海岸森林和澳大利亚新州北部发生火灾。

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马道镇附近发生森林大火。

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全球各地发生大火的地方,这些地方恰恰都属于自然植被充沛的地方,温暖、潮湿、降水充足。也正因为这些区域覆盖着大量自然植被,导致这一片区的土壤是氧化土,风化作用导致缺乏农作物所必备的土壤养分。

随着全球的人口数量逐年增长,人类对薪柴、对粮食、对牧场的需求也逐年提高,毁林成了增加农田的主要手段,放火焚烧来清理森林成为了最快捷也是最省事的方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为原因,导致森林被过度砍伐,燃烧后留下的草木灰烬一方面成为了滋养土地的养料,一方面也成为了诱发火灾的导火索。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亚马逊、澳大利亚和凉山的森林里,依然存在着无人的原始森林,遍布枯枝落叶。虽然人类的焚烧不会涉及这些原始森林,但焚烧后留下的灰烬若不能得到及时消灭,那便有可能随着地形、风向等自然因素飘到原始森林,一旦与枯枝落叶相遇,便会掀起一场人类无法解决的熊熊大火。

《地理学与生活》一书写到:“所有森林都能固定表土和吸收过量的水分,毁林清除森林,虽然扩大的耕种面积,但会加速土壤侵蚀,泥沙沉积在河流和灌渠中,使当地易遭水寒灾难,反过来又导致粮食和薪柴短缺,形成恶性循环。”

原本我们是为了粮食充足,生活美好,但却因短浅的行为造成了一场百害无一利的悲剧。除了火灾频发、粮食短缺外,我们还将面临资源的停滞、生命的垂危。


温室效应

1952年12月,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的废气外加居民燃煤取暖的废气双向结合,积聚在城市上空,导致伦敦交通瘫痪、市民病痛频发,仅5天的时间导致4000多人死亡。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举行地球峰会,超过70个国家认同地球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危机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地球人的首选。

虽然各国倡议并出台的各项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但我们不得不认清当前地球环境并不乐观。森林大火除在危害人类生命外,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更是在减少地球臭氧层的面积。环环相扣的结局便是地球整体表面的温度在升高,造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变暖现象。

外媒《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声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南极登曼冰川融化加速,可能释放数十亿吨的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5英尺,也就是1.524米。极地冰川的再次融化,让在冰川生活的动物们岌岌可危,瘦骨如柴的北极熊触目惊心,食物也只能在垃圾桶里寻找。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地理学与生活》书中提到,天然气、煤矿等资源开采所产生的的甲烷;机动车、工业所产生的的氮氧化物;以及工业化学产生全氟碳化物等都上升到了大气层,影响着气候;但除了人为的原因外,降水模式的变化或许也和温度变化相关。

此外,由对流层、水圈、地壳最上层所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互相联结又错综复杂的系统,看似不相关的两者,或许是彼此依赖的关系。在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的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减少对环境危害,哪怕是开几次空调降暑、点几次外卖饱腹、分几次垃圾品种。

世界汉语

2020年4月8日,汉语被联合国宣布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此之前,全球5大通用语言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地理学与生活》书中对语言是这么定义的:“有组织的说话系统,人们通过语言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语言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在衍生:此时此刻的你或许正使用苹果手机看这篇文章,或许身穿Adidas的运动服,或许吃着某便利店的三文鱼寿司,或许准备看一部美国大片;此时此刻的国外人或许正在研究华为P40,或许正在YouTube上看李子柒的视频,或许正在研究汉语,了解全球的疫情情况。

《地理学与生活》一书讲到,一种文化显示一种社会结构,是复杂的行为和心态相互交织的网络。空间上的相连会造成我们独有的文化情结,但随着共享与发展,一开始的经济一体化就会演变成全球一体化,文化思想便会随着空间扩散,从起源地传播到新的领域,人类享受来自全世界的饕餮盛宴。我们被多样性的文化所吸引,多样性的文化也因人类不断传播,最终变成文化的同质化。


一本集自然、人文、社会一体的书:遨游天地,纵览桑田,品味人间


区域地理传统虽然被《地理学与生活》一书放在了最后一个篇目,但我们却可以以区域为轴线,将前三篇地球科学、文化环境、区位传统连接起来,形成独特的知识网络框架,这一点也是《地理学与生活》一书与众不同的地方。

无论是当作教材讲授课程,还是作为了解世界的通行证,《地理学与生活》一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几经改版,贴近当今的生活状态,不枯燥;反复修订,增加最新发生的示例,不呆板。短短的两百页,让我们畅游天地之间,俯瞰沧海桑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