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史丨長征中的簡國湘

簡國湘(1919-2004),安徽省金寨縣人。


192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金寨農民暴動,離簡家灣二里地的七鄰灣成立了蘇維埃,開來了紅軍,打土豪鬥地主,上下簡家灣的貧苦農民都分得了土地。簡國湘於1930年參加了兒童團。

不久,敵人反攻,燒房子、殺耕牛,簡國湘一家和根據地的群眾逃到河南丁家埠、李家集一帶。隨後不久,紅軍又打了回來。

徽史丨長征中的簡國湘

1931年春,簡國湘參加了工農紅軍。因年幼,開始分配在軍委皖西北分會,相繼給分會主席鄺繼勳、參謀主任柴洪儒當勤務員。1932年秋調入七十三師二一七團交通隊當戰士。紅軍由鄂豫皖入川后,所在團擴編為九十三師,簡國湘先後在師經理處(後勤部)擔任警衛排長,以及在師交通隊任排長和隊長。

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二至第四次反“圍剿”、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二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參加了西渡嘉陵江、攻打劍門關等著名戰役。

在攻打劍門關東山的戰鬥中,敵鄧錫侯第七混成旅的一個多團憑險死守,以致我軍多次進攻失利,傷亡較重。在此緊要時刻,簡國湘所在的交通隊奉師長命令向敵衝鋒,經激戰,終於突進敵集團工事,為我軍攻克東山全殲敵人起了重要作用。

長征中,由於張國燾搞分裂,簡國湘所在部隊備嘗艱苦,曾往返三次過草地,並參加了攻打阿壩、天全、蘆山等戰役,歷經艱辛終於一九三六年到達陝北。

全面抗戰爆發後,九十三師縮編為八路軍七七二團,簡國湘先後擔任該團特務連副連長、連長、團偵察參謀、三八六旅旅部偵察科副科長、十七團營長、十六團營長、旅教導大隊副大隊長、二十五團參謀長等職。在太行、太嶽地區參加了開闢根據地和多次反“掃蕩”作戰。

抗戰勝利之後,簡國湘進中央黨校學習,之後,調任十六團參謀長、副團長,1947年冬任三五八旅七一五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保衛延安、保衛陝甘寧邊區的多次戰鬥。並參加青化砭、瓦子街、扶郿等戰役,以及解放大西北,並進駐青海剿匪。

在戰爭年代的歷次戰鬥中,簡國湘同志作戰勇敢,曾負傷三次,他執行命令堅決,指揮果斷,十分重視偵察敵情,從不打魯莽仗。

建國之後,簡國湘調第一戰車學校學習,於1951年秋畢業,調任戰車二十六師副師長,一九五二年任坦克二師師長。旋即率部隊入朝參戰,使年輕的坦克部隊經受了戰火洗禮,並湧現出了“215號特等功臣坦克”。

徽史丨長征中的簡國湘

朝鮮停戰回國後,簡國湘為掌握現代化軍事技術調裝甲兵文化學校速中班學習文化。簡國湘參軍前一字不識,入伍後開始學習識字,主要是在戰爭環境裡自學。在速中班畢業後,於1955年回任坦克二師師長。1959軍事學院學習。1962年調任濟南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1978年任濟南軍區裝甲兵司令員。

1955年簡國湘被授予大校軍銜。

徽史丨長征中的簡國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