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個美國人發誓要在兩年內吃遍中國的美食,後來兩年過去了,他卻還沒走出成都。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吃的熱情和執著,從古至今後無來者。但是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我們漸漸瞭解到吃,餵飽味蕾的同時也可能拖垮身體。

美國《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報告就曾顯示: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吃出來的。

比如,“男性天敵”前列腺癌,哈佛大學就曾做過涉及47000人的醫學研究,發現每天喝大於2杯的牛奶,前列腺癌的風險會提高30%到60%。每天吃超過2兩的雞肉,前列腺癌惡化或復發的風險會提高3倍。

如此,對於普通人,需要面對”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的糾結情況,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則還要面對“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恐懼。

不忍卒讀。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01 癌症病人的“專屬菜單”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有的一天五餐精心搭配: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有的則側重重點要讓媽媽長長肉: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每一份菜單我們都看到了家人對癌症病人的呵護和愛,同時也看到了不忍觸碰的小心翼翼和無可奈何。

“我爸爸以前是個很豪放的大漢,就喜歡就著小酒吃毛豆的那種愜意,什麼雞鴨魚肉也從不忌口,但是現在不可以了,為了他的身體著想,我們必須管控住他,現在別說喝酒了,連油、鹽都不敢過頭。”

“我們是重慶人,無辣不歡,但現在為了爸爸,菜單基本清淡為主,菜的花樣是不少,但吃在嘴裡總是不夠味啊。”

“媽媽特別愛吃甜食,生病之前我還答應帶她去打卡一家新開的網紅甜品店,誰曾想到會患癌,現在媽媽已經小半年沒有吃過一塊蛋糕了。”

……

這樣的心聲隱藏在每一份“專屬菜單”的背後,像是聲聲嘆息,讓人噓唏。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02 癌症病人的飲食誤區

不難發現,這些“專屬菜單”的共同特點就是“少油少鹽、營養均衡”,這樣的理念是沒有錯的。

但就像在選擇治療方式的時候總是會有非主流的“偏方”亂入,在癌症病人的飲食選擇方面,也有不少明的暗的“坑”。

尤其在中國,“食療”這一主題頗有些被神化的味道,五花八門的食療流言讓腫瘤患者及家屬們苦不堪言……

比如,說什麼茶葉抗癌,紅薯抗癌,大蒜抗癌……流傳甚廣的“抗癌食物排行榜”抗癌指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這些還算好的,上榜的還都是些瓜果蔬菜,在保證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多吃水果蔬菜不是壞事,但是有一些抗癌食療的流言則非常奇怪,如嚴禁吃肉,嚴禁吃雞蛋,嚴禁吃酸性食物,嚴禁吃米飯,嚴禁喝牛奶(但可以喝酸奶)……諸如此類,令人咋舌。

癌症病人均衡、科學的飲食非常重要,但四起的流言卻明明吶喊的是讓癌症病人乾脆絕食。

我們整理了一些典型的流言,以免更多的人入“坑”。

  • 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豆類食品?

許多乳腺癌患者及家屬認為黃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也就是植物性雌激素,會增加復發或進展的概率。

在2009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有一篇研究就明確表明黃豆類食品對乳腺癌患者是安全的。大豆異黃酮雖然結構上與雌激素相似,但它的作用非常弱,而且在體內和雌激素的作用也不同。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大豆既不能誘發乳腺癌復發,也不能預防乳腺癌。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 癌症患者口味要清淡,不能用油烹調?

癌症患者的營養需求比一般人來得高,不使用油脂會大大減少獲取的熱量,降低食物的美味程度。因此,適度的使用油脂來烹調食物是必需的,但可以避免油炸的方式。

此外,還可以適量使用一些調味料,如蔥、姜、蒜、洋蔥、檸檬、蘋果、菠蘿、西紅柿、堅果等,增添食物的香氣,改善患者的食慾。癌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吃得下”,尤其是在食慾欠佳時,太多的飲食限制反而造成患者的營養攝取不夠。

  • 蔬菜生吃才最健康?

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有白細胞低下、免疫系統變弱,此時不適合吃任何未煮熟的食物如生菜、生魚片、半熟蛋等,因為這些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建議飲用水都要煮沸,水果要選擇可削皮食用的種類。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 癌症病人不能吃“發物”?

首先,“發物”這個歸類大多來自民間經驗的總結,但事實上,很多食物被定性為“發物”的理由就很牽強,比如竹筍就被定性為“發物”,原因是竹筍長得快,“發”的勢頭猛。

所以,除了醫生建議忌口的食物,如果患者本身對所謂的“發物”是沒有過敏的,只要食材新鮮安全,都是可以食用的。

當然,如果家屬實在是不敢隨意觸碰“發物”,那就可以試試“同類食材替代法”,比如要補充蛋白質,像鴨肉、羊肉是“發物”不能吃,那就用豬肉、牛肉等食材來替代補充蛋白質。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其實,關於飲食的選擇我們也應該重新建立起正確的心態和理念。

我們必須承認我國的飲食習慣中重油重鹽重辣的偏向的確是對身體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脅。

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前段時間發佈了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

這項統計時間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

中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

所以,不管是癌症病人還是普通人,在吃的方面都要做到“口味均衡、營養也均衡。”

03 吃出新希望

因為吃太重要了,所以關於吃的科學研究也一直沒有停止。

8月16日,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攝入水果、蔬菜、黑巧克力、茶等富含黃酮化合物的食物可以預防癌症和心臟病,延長壽命。而且這對於吸菸者和重度飲酒者,效果更佳。

不過,需要遵循一個金標準:要想起到預防疾病作用,每天攝入總黃酮的量要求達到500mg才行。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怎麼達到這500mg的量呢?科學家也給出了可行的建議:吃不同的蔬菜、水果補充黃酮類化合物,這也很容易通過飲食實現:一杯茶,一個蘋果,一個橙子,100克藍莓和100克西蘭花就可以達到500mg黃酮類化合物。此外,像山楂、沙棘、蕎麥中也富含黃酮化合物。

此外,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限制飲食中蛋氨酸的攝入,可以顯著增強小鼠的癌症治療效果,減緩其腫瘤生長。

每一份癌症病人“專屬菜單”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

這項實驗也進行了小範圍的人體試驗,雖然還沒有實現普遍性的適用結論,但是至少在證明飲食營養在干預癌症治療結果方面有了新的思考。

在這個時代,科學每天都在帶給我們驚喜,我們始終相信癌症只是人類暫時的敵人,也要以同樣的心態期待均衡、健康的飲食也能成為助力美好生活的能量。

我們也希望每一份“專屬菜單”背後的赤誠真心都能化為力量,撫平背後的小心翼翼和無可奈何,一起吃出新希望,一起“守護和珍惜身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