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阅读犹如登山,如果攀登的目的只为一览众山小和无限风光,又何必在乎坡缓或坡陡,往上走就好。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踏进知识的河流,那又何必在乎先用哪只脚呢?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拥抱艰涩

我毕业于医学院,记得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我的同学们举行了一个“焚书坑本”的派对,主题是和艰涩枯燥的医学书彻底告别。多年的寒窗之苦,大家终于谋到了一个金饭碗,相信今后谁也不再需要读书。在那星光灿烂的深秋夜晚,火星四溅,黑烟袅袅腾升,围绕着火堆扔完了书,大家兴奋地欢呼雀跃,同学们那一张张激动的面庞,被炙热燃烧的火光映照得红彤彤的,这令人难忘的戏剧化的场面,至今犹在眼前,恍如昨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彼时青春蓬勃的我们有所不知,就在大学毕业那一天,我们多年的耕耘所收获的最大宝藏,除了对医学广博知识的惊鸿一瞥,就是一种能攻读艰涩书籍的能力。


一本书之所以艰涩,就是因为其中涉及了太多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词汇、概念、推理和知识范畴,阅读时必须要用极大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阅读者仿佛被搬到了另一个星球,要学习一门外星语。

但一旦你拥有了阅读枯燥艰涩书籍的能力,在今后的漫漫人生中,你就没有不能掌握的知识。而正是这种专业学习者必经的一段所谓“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经历,将成为他们日后一生用之不竭的“白金资产”。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艰涩读书路,愈行愈开阔

说到我自己,此后的人生中,我又沿着这条艰涩的读书路走出了更遥远的延长线。

临床医学毕业后的我又开始了向基础医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挺进,先后获得了生物学硕士,分子病理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来又从事过医学教育,医学出版,医学市场,医药管理等工作。每个医学分科的背后,都需要十几门甚至几十门课程做支撑,而其中一半书籍我是靠自学完成的。特别是在国外当研究生时,由于语言的障碍,听课经常是似懂非懂,连蒙再猜,而通过考试,几乎全靠课下自读一本本砖头一样厚的医学书原著。


而人到中年之后,我又经历了180度的急遽转折,彻底告别了医学,改行从事女性综合素质教育事业。


在做了转行的决定后,我将经年积累的数百本中外医学书籍打包成几十箱,分送给了我医学界的朋友们,毅然告别了理科,转向了文科。从此,我的书架又很快被塞满了人文类的书籍,涵盖生活方式,心理,形象,礼仪,仪态,历史,美学,艺术,思想,服饰,花,茶,酒,音乐,舞蹈等几十门know -how的知识科目,得益于过去大量阅读艰涩书籍的经历,让我在掌握这些不很尖端的科目时有了比较高的效率。


正是拓宽了这些知识面,让我在成年女性素质教育领域很快就能做到融会贯通,并成为专家和多面手,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我不能不感谢当年艰苦学习和训练的那段宝贵人生经历,让我从此能以“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读书效率和速度“进军”任何一门我所需要攻克的新知识。


现在,到了退休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多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经济、文学,各国历史,天文地理等书籍正在不动声色地占领我的书房,无论是床头,沙发,地上,卫生间,厨房,或梳妆台,无处不堆满了海阔天空的书。我也满怀信心走向未知,相信这些全新的知识和兴趣,将给我带来又一次全新的体验和另一种活法。


总之,如果命运逼你不得不去读艰涩的书时,请你记住;不要抱怨,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绝不是坏事。艰涩阅读之路,就如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所说的倒吃甘蔗,熬过最初的艰辛历程,就是苦尽甘来,渐入佳境,你将拥有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之后的你将能信马由缰地根据变化的职业和转型的时局随时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享受“浅显”


说了这么多读艰涩书的好处,不是让大家从此非经史子集不读,没事就啃大部头,这恐怕就失去了读书的趣味。就像林语堂非常赞赏的明代才子袁宏道的观点,他说:“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正如人生许多事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不是年轻时必须选择一门特殊专业以谋生,一个人最好还是尽可能的避免去读非常艰涩的书籍。相反,应该尽量地选择轻松易读,甚至所谓“浅显”,却可以让你边读边享受,充满乐趣的作品,总之,原则上就是选择适合你当前阅读水平和专业水准的书。


专家推荐的著作,不一定都适合你,有可能和你目前阅读水平相差甚远。因为每本书都有其特定的读者群,都是有着特殊人生积淀的作者,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目的而写。


如一位清华美院的博导给我推荐了一本当代艺术著作,我看起来感觉有点吃力,因为其中专业词汇太多,论述中思路跳跃性也很大,特别是里面提出的很多艺术圈内人耳熟能详的作品,我却从未接触过,几次拿起来却看不下去。而当我自己又找到了一本写得更有趣,内容也更为普及的同类书籍,就一口气读完还感觉意犹未尽,轻轻松松地就踏进了犹如月中桂树般神秘的当代艺术殿堂。而后,我再读博导给我推荐的那本书时,就感觉易如反掌,轻松无比。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入门要靠“垫脚石”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入门级的读者,请你不要上来就看中等或高等专业级别的书或是大部头经典,而一定要尽量选择入门级、文笔流畅的普及读物,这就是最好的“垫脚石”。


“垫脚石”书籍包括漫画系列、青少年版本、大众普及版本、综合版本等读物,以及现在越来越丰富的音频视频等。这些作品的内容往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从鸟瞰视角梳理脉络,其中很多都高度概括了庞杂的专业知识的骨架,其写作水平,内容选择,出版质量堪称一流,因此能特别快速地解决你想要了解一门新知识的燃眉之急,也因其讲述的轻松易懂,会让你对这门学科保持盎然兴趣。有了这些学习的“垫脚石”打开方便之门,如果你还想继续深入的学习,下一步再去找更深的书读,则水到渠成。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先读为快,适合才是最好


想要知道一本书是否适合你,只要随便打开任意两个章节,每章读上一两页,看看读起来是否顺畅,写作是否有趣,内涵是否能给你很多新的知识点,对理解力的挑战是否过大,所有这些感受都是让我们接受这本书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万丈高楼平地起,多么深邃的知识,也都需要从0开始。对成年人来说,学习必须是一件快乐的事,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相反,如果掌握知识的台阶太“陡峭”,就会让我们产生沮丧甚至自卑的情结,误以为自己不是这块料而因此放弃。


记得看过杨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那样的境界最迷人。”而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生不看莎士比亚,因为在学校里被逼着背诵,从此视读书为畏途。


是啊,读书如果读到迷人的境界,你如何能不爱上阅读呢。所以,选择那些适合,轻松,悦读的书,就是硬道理。


用哪只脚踏进知识的河流?拥抱艰涩,也享受浅显

总结


如果命运迫使你难以从艰涩的阅读之责任中逃遁出来,就请你臣服于人生的现实,就请你“义无反顾”地“拥抱艰涩”吧。相信苦尽甜来,一旦当你越过了这一条艰涩阅读之命运鸿沟,你就会踏入一个一马平川的知识乐园,享受奇光异景,繁花似锦的美妙新世界。


相反,如果我们读书仅仅是为了满足一般的求知欲,为了扩展人生的疆域,那就请尽可能地从轻松易读的书开始,尽情地“享受浅显”,让自己愉悦地享受整个阅读过程,并循序渐进地攀登智慧与思想的山峰。


如果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踏进知识的河流,那又何必在乎先用哪只脚呢。


作者:幽兰国际女子学院创始人 张乐华博士

插图: ( 图片来自网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