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戰疫”展現中國快遞新實力,全貨機總數已增至59架

順豐“戰疫”展現中國快遞新實力,全貨機總數已增至59架

在首都國際機場旁,日夜忙碌的順豐快遞分揀中心裡,一份份包裹經自動分揀後進入停機坪,搭乘航班飛往四面八方。

1月27日,武漢“封城”後的第四天,一條從北京至武漢的貨運航班通道緊急開通。數十萬件順豐包裹從那天起,帶著首都人民的惦念空降武漢。而在江城街頭,一群快遞小哥不分晝夜,將物資送到人們手中。

機遇總與挑戰並存。在抗擊疫情這場戰鬥中,快遞物流撐起物資運輸“生命線”。而順豐快遞量、業務收入也實現逆勢增長,其中2月快遞量同比增長超一倍。

如今,九省通衢的武漢漸漸恢復煙火氣,快遞小哥依舊載著包裹奔波在路上,陪伴市民迎接每一個明天。

架起“空中補給線”

客機停飛、鐵路停開、公共交通停轉……1月23日,隨著封城令行,武漢城市運轉按下“暫停鍵”。當時幾乎無人敢斷言,武漢與外界的連接是否會因此全面中斷?

而也就在當天,在核心運營團隊緊急會議之後,一紙加班申請從順豐航空發出,直達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1月24日就是除夕。兩架在低空一眼就能看到“順豐航空”標誌的貨機分別從杭州、深圳起飛,為武漢送去首批32噸援漢防疫物資,由此開啟“最美逆飛”的路程。大年初一當天,順豐宣佈,為疫情相關物資運輸打開綠色通道。

北京至武漢、山東至武漢、成田至武漢、仁川至北京……以平時無法想象的速度,從境內到境外,一條條空中救援通道陸續打開,波音757、767及747型全貨機悉數投運。

在支援武漢的路上,所有人都在為防疫物資“護航”。守護著深圳到武漢航線的貨機飛行員林誠常聽到不同於平日的指令:“請客機先讓一下,讓貨機先飛。”在齊心抗疫的默契行動下,“逆飛”武漢的航班基本都是提前落地。

在1月24日到3月22日的兩個月內,順豐全網合計運輸1.15億件包裹至湖北。截至4月7日,順豐公益基金會向社會政府部門、公益組織等單位提供的免費運輸服務累計運單102784個,運輸貨物3188噸。

這場高效“逆飛”的背後,也展現著中國快遞的新實力。“順豐航空的發展,還要從2003年那場非典疫情說起。”一位順豐的老員工回憶,非典疫情暴發後,國內航空業一片萎靡,依賴地上交通的快遞業也受到衝擊,順豐創始人王衛果斷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租下5架貨機用於運送貨物。經過十多年發展,順豐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50餘架自有貨機在此次疫情暴發後快速架起了“空中補給線”。

得益於充足的運力和春節不打烊的慣例,順豐在疫情期間取得了亮眼的業績。在其他快遞公司業務量和收入同比大幅下滑時,順豐2月份快遞業務量實現4.75億票,同比增長118.89%;業務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77.30%。其供應鏈業務更是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3.69億元,同比增長398.65%。兩者合計總營收達90.09億元,同比增長82.11%。

傳遞的不只是包裹

無論是運送防疫物資,還是為居民送去快遞包裹,快遞員都是最後一棒接力者。當喧囂的街道迴歸寂靜,他們依舊馬不停蹄,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零點後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外的車燈還亮著,35歲的順豐快遞員汪勇等候在這裡。大年三十晚上,汪勇加入了由志願者建立的金銀潭區域醫護人員需求群。看到一名醫護人員不停地發出順風車需求,卻無人應答,汪勇便瞞著家人出來,護送醫護人員回家。

從這天起,汪勇成為了給醫護人員提供後勤保障的“帶頭大哥”。拖鞋、秋褲、羽絨服、指甲剪……只要有人發出需求,汪勇就會親自購買物資送到醫院。

2月26日,國家郵政局授予汪勇“最美快遞員”稱號。包括汪勇在內的25名湖北快遞小哥也被順豐火線提拔。“疫情以來,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對自我驅動、勇於挑戰、使命必達、敢於擔當的員工進行表彰和提拔,為他們開啟快速發展的通道,樹起積極的選人用人風向標。”順豐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戰疫”期間,湖北有超過4000名順豐快遞小哥衝在一線,為保障物資運送作出貢獻。

放眼國內各地,每天出現在小區門口的快遞小哥,也為宅在家裡的居民搭起了通向外界的橋樑。

正月初三,北京順豐的快遞員楊敬山突然接到一位上歲數的老客戶的電話:“小楊,你們家有白菜嗎?能不能給我帶點兒?”這讓他突然意識到,疫情期間獨居老人的生活會更加不便。第二天,他帶著自家種的白菜、紅薯,送到老人家中。

“送了這麼多年快遞,哪家有獨居老人我們比誰都清楚,不可能坐視不管。”楊敬山希望為困難群體做些事,他找到西格瑪社區居委會,提出了上門服務的想法。

隨後,快遞小哥志願服務隊誕生,楊敬山和同事們一邊扛起單人200多個包裹、比平時多出30%的業務量,一邊拿著社區發的出入證,幫行動不便的居民代購生活用品。

“這場疫情,既考驗著國內快遞業的基本服務能力,也展現了快遞員群體的責任與擔當。”北京順豐副總經理姚宏旭說,在這次疫情中,市民也對快遞員群體給予了更多理解。

運力擴張不停歇

從一次次“逆飛”,到滿載醫護人員的行李回家,物資的流向見證著疫情的變化。自3月14日起,順豐為所有援鄂醫療團隊開通返程行李免費寄遞服務,截至4月7日,已有99778批次、重量1319噸的返程行李完成寄遞。

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物資與國際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持續上升,順豐航空在全面復航的同時,輻射東南亞、觸達歐洲的國際航線也密集開通,目前一週航班量已突破去年“雙11”業務高峰的運行規模,機隊運力一度吃緊。

4月16日早晨,一架嶄新的貨機飛抵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這是順豐航空今年投入的第一架新運力,其在運營全貨機總數由此增加至59架。

此時,全球第四個、亞洲首個專業的貨運機場——湖北鄂州機場也順利復工,預計在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投入運行。這意味著,順豐將成為國內首個擁有自己機場的快遞企業,空中運力進一步擴張。

武漢解封后,汪勇也迴歸正常生活,但獻愛心的腳步沒有停下。為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順豐公益基金在已為湖北捐出的2000萬元之外,又發起“同心守護計劃”公益活動,計劃為1000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物資保障。4月10日,汪勇帶著3名順豐志願者化身“社區管家”,為困難老人送去了裝有米、油、消毒液、口罩等生活必需品的“關愛包”。

與此同時,快遞企業也收到了來自國家的“大紅包”。4月17日,國家郵政局轉發2月以來有關部門出臺的涉郵支持政策,包括財稅政策、降費政策和金融政策在內的14條措施,將全面減輕快遞企業的負擔。

“近期,有關航空貨運發展的利好政策陸續出臺,快遞航空企業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順豐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順豐將繼續提升國際貨運航線的開發力度與運行品質,力助疫情防控、力保復產供應。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