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成阿衡傳

龐士謙述 金吉堂傳

馬自成阿衡傳


馬自成阿訇

阿衡姓馬氏名誠,字自成。父忠朝公原籍陝西大荔,先烈白彥虎抗清之役,嘗仗劍以從。失敗後,寓居平涼;嗣以貿遷至洛,愛娶而家焉,遂為洛陽人。

阿衡以光緒十二年十一月初一生,年十歲忠朝公歸主。母王氏,辛勤撫養,教之讀書,輒穎悟,里人譽之。年十五入泮,以家寒不克上進,改習商。店主姬書貴,頗通漢字經籍,阿衡耳儒目染,實樹他年為教服務之基。

馬自成阿衡傳


馬自成阿訇《古蘭經》譯稿

年十九,請於母,入學讀經。歷從陝、豫各大阿林遊,不數年,造詣甚深。年二十五,應洛寧長水鎮之聘,為該地教長。到任後第一新猷,即組織中阿小學校。時當清末,民氣未開,矧在內地蔽塞之區,是知阿衡之思想誠有大過人者。蓋自尋學之始,即目擊舊制教授法之不合實用,至是乃得實現其理想。顧以一身當中阿兩文教席,未匝年而積勞成疾矣。及既霍然,更入王寶雲大阿衡之門聽經,旋又任輝縣薄壁鎮教長職。

未幾,晉城來聘,遂如晉。該地社首馬君圖、馬維和……皆一時俊彥。阿衡既與之遊,於是興教計劃始得具體實現焉。先後創設崇實小學,改良舊制大學,立回教俱進會,他如發行教刊亦在擬議之中;於是晉地教務,耀然煥發。

馬自成阿衡傳


馬自成阿訇著《歷源真本》

是時有耶教聞人李佳白,召開各教宣傳會於開封,柬請文殊寺派員講演。該寺自忖缺乏是項人才,乃專員赴晉,請阿衡擔任。阿衡以教體攸關,毅然往。甫下車,即屆開會期,一席宏論,四座皆驚,李佳白方知回教之有人;而阿衡之名,乃大噪。

返晉後,以年餘經營,建總寺一所,蓋欲合各方而並之,立中阿大學於其中;中途因故未克實現,總寺遂移作崇實中學校舍。民國十五年,辭卸本兼各職,南遊至滬,與哈德成、達浦生大阿衡商討古蘭經之漢譯問題,而於“停止者”與“被停止者”論列尤詳。十六年,再執教文殊寺。

馬自成阿衡傳


馬自成阿訇之子馬宏毅譯《布哈里聖訓實錄精華》

十八年,應北平成達師範學校之聘來平,任認主學及經解二講席。蓋其學問博治精深,而於此二門尤自有其獨到之處,故有是任,而阿衡替聖傳道與啟迪後進之素願,乃得充分發揮。嘗以“古蘭降自真宰,為世寶筏,其義明顯,而穿鑿附會者障之,有如日月之蒙雲翳,乃疾呼‘回到古蘭去’!”之語以警眾。又嘗日:“觀天道之常,知非偶然;察天道之變,知非自然”。其研究之深切也類如此。至於剖悉歷源,以事實證明克爾白在中國西北,尤有獨得自秘。十九年北平《月華報》增闢古蘭經解,聘阿衡為導師。二十一年成達馬松亭阿衡赴埃阿諸國,阿衡代主訓育。二十二年任迴文課程主任,翌年主稿迴文各科課程標準。今春主講《月華報》之哲學講座。

馬自成阿衡傳


《月華》悼念馬自成阿訇逝世專欄

阿衡賦性坦自,儀容和藹,而律己尤嚴,齋拜天命,未嘗或懈。待人接物,一以誠懇出之。治家條然有理。以積年勞瘁,於二十四年五月十日,在晉歸主。臨危時,喃喃念主不置。聖雲:“好結末是在行計較的人上”,其阿衡之謂乎!

傳者曰,教門之在中國也,湮設於風俗之中,不能振拔者有年矣!而時髦之士,又驚為順時維新之說,以比附潮流。安得純潔高尚經師以闡揚吾教真義提醒民眾為己任,今幸得其人矣,而又不克享遐齡,竟齎黃志以歿!嗚呼,其歿安拉之要為欽!非下民所可知也。

——載《月華》1935年第7卷第1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