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成阿衡传

庞士谦述 金吉堂传

马自成阿衡传


马自成阿訇

阿衡姓马氏名诚,字自成。父忠朝公原籍陕西大荔,先烈白彦虎抗清之役,尝仗剑以从。失败后,寓居平凉;嗣以贸迁至洛,爱娶而家焉,遂为洛阳人。

阿衡以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一生,年十岁忠朝公归主。母王氏,辛勤抚养,教之读书,辄颖悟,里人誉之。年十五入泮,以家寒不克上进,改习商。店主姬书贵,颇通汉字经籍,阿衡耳儒目染,实樹他年为教服务之基。

马自成阿衡传


马自成阿訇《古兰经》译稿

年十九,请于母,入学读经。历从陕、豫各大阿林游,不数年,造诣甚深。年二十五,应洛宁长水镇之聘,为该地教长。到任后第一新猷,即组织中阿小学校。时当清末,民气未开,矧在内地蔽塞之区,是知阿衡之思想诚有大过人者。盖自寻学之始,即目击旧制教授法之不合实用,至是乃得实现其理想。顾以一身当中阿两文教席,未匝年而积劳成疾矣。及既霍然,更入王宝云大阿衡之门听经,旋又任辉县薄壁镇教长职。

未几,晋城来聘,遂如晋。该地社首马君图、马维和……皆一时俊彦。阿衡既与之游,于是兴教计划始得具体实现焉。先后创设崇实小学,改良旧制大学,立回教俱进会,他如发行教刊亦在拟议之中;于是晋地教务,耀然焕发。

马自成阿衡传


马自成阿訇著《历源真本》

是时有耶教闻人李佳白,召开各教宣传会于开封,柬请文殊寺派员讲演。该寺自忖缺乏是项人才,乃专员赴晋,请阿衡担任。阿衡以教体攸关,毅然往。甫下车,即届开会期,一席宏论,四座皆惊,李佳白方知回教之有人;而阿衡之名,乃大噪。

返晋后,以年余经营,建总寺一所,盖欲合各方而并之,立中阿大学于其中;中途因故未克实现,总寺遂移作崇实中学校舍。民国十五年,辞卸本兼各职,南游至沪,与哈德成、达浦生大阿衡商讨古兰经之汉译问题,而于“停止者”与“被停止者”论列尤详。十六年,再执教文殊寺。

马自成阿衡传


马自成阿訇之子马宏毅译《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

十八年,应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之聘来平,任认主学及经解二讲席。盖其学问博治精深,而于此二门尤自有其独到之处,故有是任,而阿衡替圣传道与启迪后进之素愿,乃得充分发挥。尝以“古兰降自真宰,为世宝筏,其义明显,而穿凿附会者障之,有如日月之蒙云翳,乃疾呼‘回到古兰去’!”之语以警众。又尝日:“观天道之常,知非偶然;察天道之变,知非自然”。其研究之深切也类如此。至于剖悉历源,以事实证明克尔白在中国西北,尤有独得自秘。十九年北平《月华报》增辟古兰经解,聘阿衡为导师。二十一年成达马松亭阿衡赴埃阿诸国,阿衡代主训育。二十二年任回文课程主任,翌年主稿回文各科课程标准。今春主讲《月华报》之哲学讲座。

马自成阿衡传


《月华》悼念马自成阿訇逝世专栏

阿衡赋性坦自,仪容和蔼,而律己尤严,斋拜天命,未尝或懈。待人接物,一以诚恳出之。治家条然有理。以积年劳瘁,于二十四年五月十日,在晋归主。临危时,喃喃念主不置。圣云:“好结末是在行计较的人上”,其阿衡之谓乎!

传者曰,教门之在中国也,湮设于风俗之中,不能振拔者有年矣!而时髦之士,又惊为顺时维新之说,以比附潮流。安得纯洁高尚经师以阐扬吾教真义提醒民众为己任,今幸得其人矣,而又不克享遐龄,竟赍黄志以殁!呜呼,其殁安拉之要为钦!非下民所可知也。

——载《月华》1935年第7卷第1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