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一、


1962年6月22日,周星驰出生于香港九龙区。


小时候,周星驰家中非常贫困,一家五口人,挤在狭窄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架子床。


那时候,家里偶尔吃一顿豉油泡饭,就会让周星驰高兴好几天。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但是,虽然家中穷困,母亲凌宝儿还是会坚持给周星驰和姐姐妹妹买体面的衣服。


带他们上街时,凌宝儿也非常留意,避免他们去到鱼龙混杂的地方。


凌宝儿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希望孩子们有个好榜样,终有一天,能够成为“体面人”。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周星驰后来说,母亲对他的影响很深,他电影中那些漂亮又强大的女孩,大多都是他心底里母亲的形象。


母亲对他们姐弟三人非常疼爱,但是母亲的爱情却是失败的。


在周星驰的记忆里,父亲母亲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因为母亲不是那种柔弱的妇女,所以打起架来毫不示弱。


最终,在周星驰7岁那年,父亲母亲用离婚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感情。


那之后,妈妈一人拉扯着姐弟三人,日子越来越难。


二、


1970年,周星驰8岁。


那一年,18岁的李修贤,刚刚考入“邵氏”公司开设的第一期艺员培训班。


那一年,30岁的李小龙,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了从好莱坞回港拍片的意愿。


很多电影公司向李小龙伸出了橄榄枝。
但李小龙提出“个人片酬1万,制作经费不少于60万”的要求。


吓退了那些财力薄弱的公司,最后,只剩“嘉禾”和“邵氏”两家公司抢人。


嘉禾的邹文怀本不抱太大希望,毕竟,拼财力,他不是邵逸夫的对手。


不料,李小龙竟然和“邵氏”谈崩了,邹文怀趁机入手,抓住了这棵“摇钱树”。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1971年10月3日,李小龙和嘉禾合作的首部影片《唐山大兄》在港首映,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感官体验。


片中,李小龙与恶徒激斗,凌空飞脚,以及高亢的啸叫等极具个性的武打噱头,令观众如痴如醉,影院内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发出一阵欢呼。


这其中,就包括9岁的周星驰。


和母亲看完《唐山大兄》后,周星驰哭了。


他终于有了真正的偶像,有了他想要成为的样子。他要成为功夫英雄,要像李小龙一样“锄强扶弱”。


从那以后,练习武功几乎占据了周星驰所有时间。


他把黄豆炒热了,将手放在里面反复插。想以此,练成铁砂掌。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因为怕出意外,所以他只练右手。


可是,当他的手练得像老人的手一样粗糙时,这个行为,被他的母亲喝止住了。


不过,当时周星驰认为,自己的武功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甚至认为,自己的武功是全世界同龄孩子中最好的。


于是,读书不好的周星驰,想到了证明自己的办法。


他找到校长说,我要在学校开班收徒,教授武功。


校长莫名其妙的盯着他,很久之后,回了两个字,出去。


虽然受到打击,但周星驰没有放弃对梦想的坚持。


梦想的力量,支撑他走过童年,直到今天。


三、


1978年,16岁的周星驰,中学毕业。


他先去到一家茶楼做跑堂,后来,又去到一家电子厂做工人。


但是,这些工作并不是他的志趣所在,因此,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厌倦了。


1980年,18岁的周星驰应聘成为丽的电视台的群演,从此踏入演艺圈。


那一年,27岁的吴孟达,因为成名太早,迷失在名利之中,整日花天酒地,欠下30万元的赌债,一夜破产,并被无线电视台雪藏,一度想要自杀了事。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那一年,28岁的李修贤,首次参与幕后工作,策划并参演了王钟执导的《金手指》,开启了他的警匪片之路。


不温不火的他们,冥冥之中,像在等待着周星驰的出现。


1981年,19岁的周星驰出演了个人首部电视剧《IQ成熟时》。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虽然在其中只是一个跑龙套的,但周星驰感觉离梦想越来越近。


也是在那一年,邻家女孩戚美珍成功考进无线艺员训练班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街坊邻里。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周星驰听说后,心潮澎湃,当即鼓动做勤杂工的好友梁朝伟,一起报考了第11期艺员训练班。


结果,梁朝伟首次就被录取,而周星驰考了两次。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从那之后,梁朝伟开始迅速走红,并且成为无线电视台追捧的“五虎之一”,而周星驰则开始了长达6年的跑龙套生涯。


1982年版的《天龙八部》,周星驰出现在第23集,是乔峰的18名随从之一。


当众人指责乔峰时,他上前一步欲为其辩解,却被乔峰挥手制止,于是周星驰就连一句对白也没有,便低头退下了。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幸亏,周星驰当时就站在乔峰身后,所以每当镜头带到“乔峰”身上,观众就能看到周星驰。


周星驰努力地利用面部表情,配合着几位主角的表演及剧情发展,衍生出一套“脸戏”。


在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有一场戏,宋兵乙周星驰被献给梅超风,一掌拍死。


演出前,周星驰主动跟副导演商量,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九阴白骨爪,结果被导演责骂,占用时间太长。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但实拍时,被拍死的一瞬间,我们还是看到了周星驰表情的变化。


在龙套生涯的6年里,周星驰说,自己得到的唯一的正面角色,是儿童节目里叼着棒棒糖的黑僵尸。


四、


1983年,从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周星驰被安排到儿童节目《430穿梭机》担任主持人,同时期的主持人,还有曾华倩,蓝洁瑛,郑伊健等。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主持儿童节目的时候,周星驰常常离开剧本,给自己加戏,被导演骂,也不在意。


和传统儿童节目主持人不同,他从不取悦小朋友,而会凭着心情反应,有时候甚至直接黑脸冲小朋友们发脾气,也因此遭到过投诉。


不过,也有人喜欢他的真实,6年时间里,他抽空看了不少国外电影,学习故事的创作。


他说,这6年他理解了创作就是“乱搞”,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要自由的发挥。


周星驰当时没有拍电影的机会,只能旁观别人,但看着别人演屏幕上那些高大全的偶像形象,他常常觉得可笑,他认为那些太假。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于是,在他后来的电影中,主角多半是模仿偶像的滑稽可笑的小人物,这是他典型的“无厘头“方式,不断的嘲弄和解构人们已经形成的对英雄概念的模式和成见。


1987年,25岁的周星驰,为了得到演戏的机会,主动要求调到戏剧组,但依然在一些不咸不淡的单元剧集里演出,并无太大起色。


那一年,34岁的吴孟达,已经改过自新,再次受到监制们的争相邀请,片约不断,开启了他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


那一年,35岁的李修贤,在“金公主”的支持下,成立了万能影业有限公司,并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幕后班底。


而周星驰如日中天的日子,即将到来。


五、


1988年,26岁的周星驰,在夜店遇到李修贤,一番细谈后,李修贤力邀周星驰参演自己的电影《霹雳先锋》。


周星驰没有令人失望,在片中表现上乘,一举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此后,周星驰开始被无线重视,片约增加。


也因此,有了李修贤一手捧红周星驰的说法。当然,周星驰是个重义之人,几年后,则还了这份恩情。


1989年,香港电视台开拍电视剧《他来自江湖》,邀请周星驰和吴孟达在片中饰演一对父子。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拍戏间隙,两人渐渐从闲聊,变成对剧情的讨论和对剧本的更改。


这等于喜剧之王与他的开创元老的初试牛刀。


播出后,大家发现,副线剧情中的吴孟达和周星驰父子,大有喧宾夺主的势头,他们演绎的非典型父子关系,一正一邪,亦师亦友,给无数观众留下新鲜印象。


当然,这种颠覆式的表演方式,让两人初尝成功滋味的同时,也承受着褒贬不一的评价。


编剧对他们的印象特别不好,因为他们不按要求说台词,还进行了自己的创作,加入了自己的元素。


但是,这样做,却为他们迎来了机会。


六、


1990年,导演刘镇伟在《他来自江湖》中,发现了吴孟达和周星驰的另类表演,邀请他们出演《赌圣》。


电影中,颠覆式表演一如既往,周星驰树立了一个另类英雄的形象阿星。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他不需要刻苦学习赌术,而只靠特异功能,就能叱咤赌坛。


吴孟达扮演的三叔,害人利己,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


两人的配合表演,水到渠成的逗乐了无数观众。


这部电影成为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开山之作。


1990年,《赌圣》在香港连映28天,狂揽4100万的票房。


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票房纪录。


从此,周星驰一发不可收拾,成为香港影坛的当红明星,被观众亲切的称呼为星爷。


那段时间,在无线综艺节目中能看到他唱歌,在无线台庆中能看到他说相声。


于是,如日中天的星爷,被独具慧眼的向华强兄弟看重,签下了多部影片的合约。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赌圣》之后,在“永盛”和“大都会”的操盘之下,星爷陆续拍摄了《赌侠》《整蛊专家》《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国产凌凌漆》《唐伯虎点秋香》等作品。


那些年,只要是星爷主演的电影,就有票房的保证。


星爷甚至连续四年夺得香港电影的票房冠军。


1991年,李修贤发现,自己的“万能公司”出品的电影多数票房平平,若不及时做出调整,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于是,李修贤找到已大红大紫的周星驰,拍了《龙的传人》。


上映后,此片票房超过2300万港元,成为“万能”当时票房最高的作品,一举救活了万能公司。


1992年,香港票房前五名,全是星爷主演的电影。


1994年,星爷与“永盛”约满,自己出头创业,成立了彩星电影公司,头炮便是《大话西游》。


星爷,在那些等待天亮的日子


但是,这部影片在当时,票房并不理想,多年后才被影迷们从网络世界里挖出来,并开始流行。


也是在那一年,32岁的星爷开始尝试做编导,他渴望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


1996年,星爷再次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星辉”。


从那时起,星爷逐渐开始不在接拍他人执导的电影,全力投入自己的作品中,陆续制作了《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等作品。


每一部,都成为经典。


但是,因为“星辉”公司完全属于星爷,并且只服务于星爷,所以它产量不高,作品无几。


不过,这符合星爷"高标准"的性格,所以影迷们愿意等。


如今,星爷57岁,我们相信,星爷定能够再创辉煌。


关注@叫我小恶魔 头条号,获取更多八卦爆文。比如《王晶情史,和他与向家的瓜葛》《孙红雷是如何打好一手烂牌的》《吕良伟情史,和出演黑道内幕》《周迅的漫漫情史》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