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口罩,校方稱非強制,網友:誰又敢不捐呢

據媒體報道,近日廣東湛江市某小學,號召家長捐贈防疫物資,為開學做準備。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給部分家長造成困擾。有家長反應,學校要求他們採取在群裡接龍的方式,公佈捐贈物資的內容和數量,這讓部分本不打算捐贈的家長,不得不捐贈。

小學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口罩,校方稱非強制,網友:誰又敢不捐呢

在他們看來,打著自願的名義,實際上卻有強制之嫌。對此,校方卻表示,以接龍的方式把接受捐贈的物資公佈於眾,是為了讓捐贈的過程更加透明和公開。可以說,當事雙方各執一詞,似乎都很有道理。

開學在即,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那麼,怎麼做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是當前急需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學校為了充足物資,做好完全的準備,號召家長們捐贈,有其一定的道理。而把捐贈的內容予以公開,讓捐贈變得透明公開,似乎也很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在疫情防控期間,任何防疫物資都是珍貴且稀缺的,家長們也不希望自己捐贈的物資,被不明不白地使用。只是學校要求大家在家長群裡接龍,是否有些考慮不周。畢竟班級群裡,家長彼此之間多少有些認識,而這樣一條龍下來,那些沒有捐贈的家長,就很容易成為大家關注焦點。這無論於家長來說,還是於孩子而言,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小學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口罩,校方稱非強制,網友:誰又敢不捐呢

在筆者看來,既然是自願捐贈,那麼,就既要考慮到捐贈,又要保障自願。而群裡接龍,會讓很多家長,迫於壓力不得不捐,難免把自願變成了變味的強制。試想一下,全班人數固定,捐贈人數明晰,而那些沒有捐贈的家長,會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而此時,即使其他家長和老師不說什麼,成為少數不捐者的壓力仍舊會很大。而且,很多事情,小孩子之間也會有比較,背上心理負擔。而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敢不捐呢?所以說,家長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在筆者看來,捐贈公開可以,但是,一定不要給孩子和家長造成壓力。可以說,如何公開是一種策略,需要學校相關負責人深思熟慮。

小學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口罩,校方稱非強制,網友:誰又敢不捐呢

另外,對於這所學校,組織家長捐贈防疫物資的事情,是否有必要,也是大家討論的焦點。可以說,每一個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地為孩子找到口罩,而學校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對此,很多家長表示自己無力,也無暇捐贈。而且,籌集物資,應當由學校與更有能力的企業溝通,而非把希望寄託在家長身上。所以說,對於學校的做法,家長提出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如果站在學校的角度考慮問題,其動機也有其合理性。大家知道,學校是一個公共場所,需要考慮得更加全面,家長或許只要考慮自己的孩子,但是學校要考慮的是所有的孩子。而且,比起中學生,小學生缺乏自制力,管理起來更加困難。因而,學校考慮的周全一些,物資準備充足一些,也有一定的道理。

小學號召家長為學校捐口罩,校方稱非強制,網友:誰又敢不捐呢

比如,大人都知道口罩不能亂脫亂放,但小學生可能並不在意這些,有可能隨手就會扔掉,那就需要有備用的口罩補充,解決問題。因而,在學校裡儲備適量的防疫物資,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作為學校,讓家長捐贈物資,也應該採取完全自願的原則。而對於家長來說,也應該切合實際,如果確有困難,完全可以選擇不捐贈。

因而,此事的爭論焦點不在於捐還是不捐,公佈還是不公佈,而是如何讓家長感受到自願而非強迫。畢竟,讓自己的孩子得到安全保障,是每個家長的責任與義務。但是,給學校捐贈物資,並不是每一位家長必須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採取合理的方式動員家長,就成了難題。可以說,學校和家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如何在行動上協調一致,尚需調整與考慮。

最後,開學在即,希望每一所學校都能從實際出發,有序地做好開學準備。同時,也希望在一些事情上,學校和家長都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協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