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廁所英雄》劇照

1.廁所=妻子

走到糞缸旁,他嫌缸沿髒,就抬腳踩上去蹲在上面。我爹年紀大了,屎也跟著老了,出來不容易,那時候我們全家人都會聽到他在村口嗷嗷叫著。


幾十年來我爹一直這樣拉屎,到了60多歲還能在糞缸上一蹲就是半晌,那兩條腿就和鳥爪一樣有勁。

這是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馬桶還沒有普及,農村大部分廁所就是一口缸。在《活著》中,餘華把福貴老爹入廁這個畫面,刻畫得入木三分。

21世紀,日本的馬桶蓋子賣斷貨了!可以用溫水洗屁屁的馬桶和那口缸一對比,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明的變遷。

然而,春節看的一部印度電影,又把我拉回了現實世界--《廁所英雄》。都說“亂世出英雄”,一個廁所,能造就什麼英雄呢?


你想有個妻子,得先有個廁所。

廁所=妻子

多麼痛的領悟!然而,這就是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覺。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2.左手=衛生紙

《廁所英雄》是由什裡·那拉揚·辛執導,阿克謝·庫瑪爾、布米·佩德卡爾主演的印度女權主題影片。該片講述了新娘賈耶嫁給凱沙夫後,發現家中沒有廁所而堅持離婚,最終掀起一場女性廁所革命的故事。

影片開頭,是早上4點半左右,一群印度婦女一手提燈,一手拿著水壺,有說有笑地走向野外。深更半夜,這麼多女人要去哪兒呢?印度是強姦案高發地區,半夜跑去野外,豈不是很危險?原來她們是去野外,釋放體內憋了一整天的洪荒之力。這就更讓人困惑了!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印度人不在家裡修建廁所呢?

為什麼她們去廁所不帶紙巾,而是拿一個水壺呢?

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正是因為印度人太愛乾淨了,他們才要去戶外解手,用左手代替衛生紙。

印度教的傳統教義,是鼓勵人們在戶外解手的,連露天排便也被認為是聖潔的。相傳大自然有淨化的能力,骯髒的東西就該化於自然。

在印度,很多廁所都沒有備衛生紙,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水槽或水杯。便後一瓢,順手用左手清理菊花,動作和力道任你想象,最後再把手洗乾淨。至於會不會把手放在鼻子旁邊聞一聞,就不得而知了。

在印度人看來,衛生紙擦不乾淨,而且貴得要死。印度人覺得紙巾擦完,屁股有遺留的糞便,多噁心!用水洗又便宜又幹淨,還能減少紙巾對肛門的摩擦,降低痔瘡等疾病的發生概率。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然而,印度的人口超過13億,國土面積僅有298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中國的3倍,這樣的排洩量可想而知,所以,印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廁所”。

“別想挑戰我們的文化,孩子!”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我死了,你們就隨便建廁所。”

影片中首先反對建廁所的人,就是女主角的公公,他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印度教對“潔淨”有著非常偏執的理念。比如進廟必須脫鞋,因為鞋子上滿是汙穢,是不潔之物。而廁所是一個裝排洩物的地方,注重潔淨的印度教徒,怎麼能忍受呢?他們甚至可憐城裡人,因為沒有寬闊的野外可以解手,而不得不忍受廁所的汙穢。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電影女主角賈婭出生在一個開明的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家裡從小就有廁所。可是,她因為愛情,嫁到了一個連公共廁所都沒有的農村,更別提家裡的私人廁所。有一次她在火車上蹭廁所時,被貨物堵在了廁所裡,火車直接把她帶走了。忍受了半年沒有廁所的日子,她毅然下定決心:

無廁所,不婚姻!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離婚率很低的國家。受家庭和傳統觀念的影響,離婚對兩個家族的影響都很大,尤其是女方,會被社會輿論唾棄。儘管如此,兩個相愛的人,還是冒著離婚的巨大風險,只為了爭取一個修建廁所的權利。

幸好,他們勝利了!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3 .印度=王炸

關注印度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印度有13億人口,人口密度高,衛生條件差,醫療資源也有限,然而,目前只有9205人確診,這是怎麼回事呢?是因為印度溫度高嗎?莫非,印度是疫情的“世外桃源”?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們用腳趾頭想一想,就能猜到:檢測不到位。

沒有檢測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就沒有感染。

真正的感染數據是多少呢,誰也不知道!除了政府治理水平、醫療水平等硬件外,印度有一個讓全球人牽腸掛肚的問題就是:危險的貧民窟。

孟買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貧民窟。1.7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聚集了100多萬人。且不說生活空間狹窄,光是垃圾和排便問題就讓人頭疼:平均1440人共用一間廁所。這麼多人被封閉在一個溼度大、氣溫高的罐子裡,很容易引起病毒傳播和突變。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想想就覺得恐怖!如果印度貧民窟爆發疫情,那無疑是一個“王炸”!希望各國可以多多關注印度的疫情,以免更殘酷的人道主義災難發生。

4.權宜之計≠徹底的解決方案

影片中,男主角無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他很聽父親的話,所以跟心愛的女朋友分手,36歲時娶了一頭水牛當妻子。父親說,只有擁有兩個左手拇指的人,才能嫁給他。男主角想到一個權宜之計:做了一個假拇指。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當妻子賈婭想要一個廁所的時候,父親強烈的反對,並以絕食反抗。男主角又想到了各種權宜之計,去臥床不起的鄰居家蹭廁所,去附近的火車站蹭廁所,後來直接偷了拍攝組的移動廁所,還開心地把這個方法稱為“徹底解決了問題”。可是,權宜之計≠徹底的解決方案,賈婭想要的是一個私人廁所。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不去改變什麼,那麼什麼也不會改變。

在印度,想要改變宗教、傳統觀念,無異於拿雞蛋碰石頭。神奇的地方在於,女性作為廁所最大的受益者,並沒有積極爭取修建廁所,甚至公開反對。

男主角的奶奶衝到孫媳婦兒家裡,理直氣壯地指責她不懂忍讓和妥協。女主角的媽媽批評女兒家醜外揚還要離婚,讓整個家庭蒙羞。婦女聯合會的女人們更是奇葩,居然沒有廁所有什麼關係,難道我們都像你一樣離婚嗎?孃家也沒有廁所啊?!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只有當個人利益受到侵犯,才會為此而去捍衛。在影片的結尾,婦女聯合會的女人們幡然醒悟、奮起反抗,就連印度教宗師也高興地說,要把“人類不應該面對太陽或月亮行方便”寫進經文。

擁有私人廁所多麼幸福?看完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你就知道了

魯迅曾說:古國的死亡,就因為大部分的組織被太多的故習慣教養得硬化了,不再能夠轉移,來適應新環境。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懷經驗教養得聰明瞭,於是變性,知道在硬化的社會里,不妨妄行。單是妄行的是可與議論的,故意妄行的卻無須再與談理。唯一的療救,是再另開藥方。

改變,雖然痛苦,但是朝著美好的方向前進,怎麼痛苦都是值得的。或許,印度的廁所革命,需要的是“教育”這一劑良藥,像女主角一樣,從觀念上改變。

您或許還想看:

1 、病毒來襲,印度封國,你不知道的實情:印度人的復仇情結

2、《傳染病》:曾被人罵爛片,現在卻被贊“預言”,真相是什麼?

3、快死的人就讓他死掉好了?英國首相高燒不退,自己打臉,真是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