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道路運輸局與委員探討,答覆提案並聽取“十四五”建議

“不僅是提案辦理答覆,更為‘十四五’規劃有關生態道路建設內容聽取委員和專家意見。”會議剛開始,上海市道路運輸局規劃和科技信息處負責人說明來意。

4月15日下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徐匯校區會議室,有關加強上海城市生態道路建設議題的提案辦理答覆座談會在這裡舉行。市道路運輸局規劃和科技信息處與設施養護監督處的4名工作人員向這件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劉宇陸作辦理答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態技術與工程學院院長李法雲、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斌應邀參會。

這件由8位委員聯名提交的提案由劉宇陸發起,在今年1月中旬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通過討論匯聚多位委員智慧。提案提出,要把生態道路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國際化形象的起步點和支柱點,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公路建設情況,科學採用能源化、資源化、綠色化施工手段;科研單位要加大對環保建設材料的研發投入;開展路域生態系統長期定位監測與調查,構建大數據資料庫;加快構建路域生態建設技術標準體系。

疫情沒有影響提案辦理工作。作為主辦單位的市道路運輸局對提案建議進行認真研究,自3月上旬開始多次與劉宇陸等委員進行電話溝通,詳細瞭解提案建議的內涵,經多次討論後形成辦理答覆的初步意見。

座談會上,市道路運輸局表示,將採納提案建議,在“十四五”行業發展規劃、科技研究相關工作中高度重視路域生態發展相關工作,同時圍繞綠色公路、綠色養護等方面開展研究試點工作。

“道路建設的生態性與城市整體生態性關係密切。未來五年,路域生態建設該注重哪些環節,也請政協委員和專家多提建議。”在職能部門誠懇相邀下,與會者就道路生態領域開展深入探討。李法雲從路域生態學的定義、路域生態系統結構、路域生態工程技術發展趨勢、上海城市路域生態現狀與問題等方面作介紹;徐斌則從路域生態的“大循環”“中循環”“小循環”三方面介紹路域生態學研究進展;劉宇陸從生態道路建設對長三角城市群綠色一體化發展將起到的作用分享觀點。

臨近尾聲,與會者達成共識:將在“十四五”期間就路域生態方面進行更深入探討,共同推進開展上海生態道路相關工作。“切實感受到對政協提案的重視和‘開門做規劃’的胸懷,希望在規劃編制中能進一步用好包括提案辦理協商在內的政協平臺,納眾智、聚共識。”劉宇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