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邂逅

公交车上的邂逅

今天帮大宝去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宝妈。她坐在我的旁边,刚坐稳车开起,她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你也是送宝宝来上幼儿园回去的?”“是的,你怎么…”刚想反问然后我瞥到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异常醒目的幼儿园接送卡。原来她家宝宝也是今年刚入园,在小6班,和我家同校不同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两位“相见恨晚”的宝妈互相分享各自宝贝入园的情景,再拉拉扯扯闲话家常,聊到了各自的一些家庭情况。

她也是一位80后的二宝妈妈,不过她家大宝已经上大一了,今年刚好19岁。我惊讶地嘴巴都合不住了,满眼怀疑地看着她,然后在心里默默地算着她生大宝时的年龄…..就算她是80后群体里最靠前的人,她家大宝今年19岁了,那她那个时候差不都20岁吧?但看她相貌,不像是要40岁的人,难道是未成人?我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直溜溜地响….

她没有明说生大宝时的具体年龄,只是说那个时候还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没有办理结婚证。再加上当时经济条件差,所以生产时选择了他们租赁房附近的一家私人诊所。这家诊所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医生,她曾经在医院产科工作,负责接生。另一个就是医生的婆婆,打个下手。至于卫生条件,软硬件设施可想而知。她跟我描述当时生产时的情景时,语气里满是心酸。

当时陪她一起去诊所待产的是她小姨,但是生产时她小姨临时有急事离开了一会儿,因为她估计着孩子还需要很久才能出生,毕竟大多数人头胎生得都不是那么顺利。她老公还在厂里工作,抱着跟她小姨同样的想法,他打算下了班以后再去。可事情往往让人出乎意料,她生产得特别快,特别顺利。

当时诊所里没有秤,无法给孩子称重,医生就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估算孩子大概有10斤重!!天啊!听到这个数字时,我又一次惊呆了!10斤重的新生儿,是个什么概念?巨婴!要知道,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是在5斤到8斤之间,超过8斤的孩子就超级大了,一般都要剖宫产,否则产妇生产时很痛苦,也很危险。可她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顺产,而且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万一出现难产……想想都觉得后怕!!!她自己也觉得后怕,说到“我当时生完一点力气都没有,万一碰到坏人,把孩子抱走,我真……”也许是被这种可怕的想法吓坏了,她都不敢说出口了。我完全能体会到她现在的心情,不过幸运的是,她很幸运。

等到她的亲人赶到时,看到一个那么白白胖胖的男宝宝又惊又喜。身体稍微有点力气了,她就带着孩子离开了诊所,是走着回去的,大概有一公里的路程。

这位宝妈还说,她的第二个宝宝出生时体重也是9斤多,巨婴,还是顺产。不过这次医院条件就要好多了。如今她家的大哥哥特别疼爱弟弟,小宝宝出生时大哥哥还特意写了一篇作文,写到“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有一个妹妹,可是我想有一个弟弟,现在我终于有一个弟弟了!”她还说,她家大哥哥一直都跟着奶奶在老家生活,留守儿童,所以跟她们有代沟,平时都不太爱说话。可是只要是他弟弟的事儿,他都会说一些。曾经他很认真严肃地跟她妈妈说“不管你们过得怎么样,一定要把弟弟带在身边”说这句话,宝妈的眼睛湿润了,用手擦了擦。这份对大宝的愧疚让她忍不住落泪,尽管我和她只是萍水相逢,闲话家常,可是也被她家大宝的这句话感染到了,眼睛发酸。只有留守儿童才能真正体会到“留守”的痛,大宝已经是一个受害者了,他不想自己的弟弟也跟他一样重温噩梦。

我的一位好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她在医院工作,平时工作很忙很忙,根本顾不上孩子。那天聊起各自的近况时她说“你在孩子身上少付出的,终有一天孩子会以另一种方式让你偿还”细思极恐,那后来一个个上演的伤心故事原来是一种早有预谋的“报复”!

感觉越扯越远了,话题再聊回我在公交车上认识的那位宝妈。她家大宝今年高考考得不是很好,最后上了上海的一个大专。她说要公布成绩那一晚,孩子爸爸可开心了,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就等着儿子的喜报。结果得知成绩后,爸爸一句话都没有说,接连一个星期都没有跟她儿子说话。她儿子也赌气,不理他爸,抱怨到“他都没有管过我,教过我,凭什么现在怨我?生我的气?”孩子的抱怨深深地刺中了他们的心,也惊醒了他们。至于后来发生的事儿,就是爸爸很用心地跟孩子一起选择大专专业。

公交车终究是要到达目的地的,故事也终究是有结尾的。不知不觉,我和那位宝妈竟然聊了有一个小时,为此我还差点错过了车站。临走时,我急忙忙地喊到“再见啊!说不定还能再见到呢!”

公交车上的邂逅

这一路车,本以为是漫长的颠簸和无聊的等待,谁曾想,竟变得如此精彩。感叹之余我还惊讶,为何两个第一次见面的人竟能聊一路,如此地坦诚,“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萍水相逢竟成了他乡故知。我们都是彼此故事的聆听者,身处自己的故事中,也身处故事外。相逢相知,真的很奇妙!

期待,下次在某个街角的再次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