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為特困群眾“照亮未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姬姣姣

“自從她們孃兒倆住進醫養中心,不僅看病不用來回折騰,而且吃得好、住得好,俺還能在中心幹活掙錢,這日子放在以前連想也不敢想!”4月18日,正在沁陽市崇義鎮醫養中心忙碌的苗莊村村民郭開群說。

郭開群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愛人患腦癱,屬於二級殘疾,女兒小潔又罹患天生脆骨病不能行走,他每天在家忙於伺候母女倆,生活極度貧困。

沁陽市積極探索的“醫養結合”民生保障體系,讓郭開群卸下了“包袱”,看到了希望。

2018年年底,沁陽在焦作市率先啟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失能失智重度殘疾人集中醫養工作,探索通過構建“託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新醫養格局,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家庭養老的無縫對接,建立有動力、可持續的減貧工作機制。

醫中能養,養中能醫。“醫養中心構建起‘有病治病、無病頤養、全程託護’的一站式服務體系,特殊貧困群眾能享受到治療、護理、疾病預防、大病康復等醫療服務,同時也能享受生活照護、精神心理、文化活動等其他服務。”沁陽市崇義鎮醫養中心負責人楊延麗介紹。

醫養中心的經費從哪裡來?

沁陽市按照“財政列支一部分、相關部門整合一部分、社會各界捐贈一部分”的原則,整合殘聯、民政、人社、慈善等部門資源支持醫養中心建設。同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入住後,剩餘資源

面向社會開放,實行有償服務,保障醫養中心持續發展。

為推動醫養深度融合,沁陽又建立了以沁陽市人民醫院和沁陽市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和醫養中心為成員單位的兩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截至目前,沁陽已建成醫養中心10個,設置床位400張。該市現有151名兜底保障人員符合入住條件,部分人員已分批陸續入住。

“通過‘扶貧搭臺、黨政主導、綜合監管、醫共體運營’的工作機制,建立免費醫養服務體系,努力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戶不漏、一人不落,確保弱勢群體生活得到長久保障。”沁陽市委書記盧希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