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论语·八佾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古代少数民族

这一章,就是孔子看待周边少数民族和汉族地位的一篇。

解读: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可见,孔子的民族情结是很重的,他非常看不起周边的所谓蛮族。

深入解读一:何谓华夏?

唐代孔颖达对《春秋左传》的注解: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华美,礼仪

在孔颖达眼里,区分汉族和“蛮夷”的区别在礼仪和服饰文化。汉族是礼仪文化方面完全碾压周边民族的。

这也是汉族莫名的心理优势所在。

深入解读二:华夷之辨

华夏族和蛮夷的区别,在历史演进中,恐怕不是这两点就可以说明的。

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血统论是非常落后的

其实它包含了三个方面:

  1. 血缘衡量标准,
  2. 地缘衡量标准,
  3. 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

只有结合这三个方面,才能充分理解华夷之辨,他是血统、地缘、文化三者而成的一个概念。不单单是单纯的民族分类。

深入解读三:汉族文化范围,及远近认知

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认知

其实这种认知,是一层一层的外扩,从核心认知,一步步实现了人群区分。离着认同主体越远的人群,关系越是紧张敌对。

通过这个方式,一方面维持住了中华文明的流传,一方面阻隔着其他民族文化的入侵。繁荣时通过逐步扩大范围,影响周边。衰落时,护住核心。

深入解读四:汉族的心理优势就是建立在这三个区分上

历史上汉族的心理优势建立在哪?从儒家华夷之辨说起。

分裂也比“蛮夷”强

  1. 血统上,汉族自称炎黄子孙,而蛮夷血统都是古代的犯罪之人,被驱逐之人。
  2. 地缘上,汉族占据这物产丰富的地区,蛮夷居住在蛮荒之地。
  3. 文化上,汉族礼仪周全,蛮夷近乎野人。

现在来看,这三种优势其实都与世界主流不符,以血统、地缘、文化来区分人群的理念,真是非常落后的。现在流行的话,是民族的就是世界,民族特色是最有价值的。大家也应该互相理解,和睦共处。都是地球村民,谁也别嫌弃谁,本领再大,也不是月球居民。多看相同处,少看差异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